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经济学作业

管理经济学作业

2 0 1 1 级研究生《管理经济学》作业1. 为什么管理者要注意管理创新(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举例说明)答: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当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持续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将呈递减趋势。

管理创新是企业、政府等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它是企业、政府等组织面对技术、市场、服务对象等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2)以企业为例,企业留住顾客办法就是使顾客价值最大化,提高顾客满意度。

顾客在购后是否满意,取决于产品绩效与顾客期望的比较。

产品绩效也就是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 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主观的;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在不同的消费者之间不能进行比较;同一种商品的效用对同一个消费者也是不同的,会随着消费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不同的商品效用对同一消费者可以进行比较。

而且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持续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将呈递减趋势。

所以同一个产品的效用对同一个顾客在不同时间是不一样的。

因此,消费品必须向为顾客增加价值方向转变,而不能保持不变。

这就要求我们要随时关注顾客需求的变化,需求变化,企业也应该相应变化,应对变化的最好方法就是创新。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企业经营决策有什么启示答:(1)消费者行为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而且,物品的效用越大,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

2)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
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效用是一种心理感觉,取决于消费者的偏
好。

所以,企业要使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能满足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的偏好首先取决于消费时尚。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消费时尚,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

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

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的影响。

一种成功的广告会引导着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

(3)消费者行为理论还告诉我们,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如果一种产品仅仅是数量增加,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就低了。

因此,企业的产品要多样化,即使是同类产品,只要不相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启示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并且注意产品的更新换代。

3. 举例说明,是否所有的物品在消费过程中都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答:不是。

比如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的边际效用不是递减的,而是不变的。

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意味着人们不会因为拥有更多货币而感到满足甚至痛苦。

货币效用为什么不变呢这是因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交易媒介的物品,也就是说,拥有货币就等于拥有任何一切物品,这是其他物品办不到的。

因此,你总是可以把货币调整到给你带来最大边际效用的物品上。

4. 政府对某些产品征税,目的是为了限制这些产品的生产,应当考虑哪些因素,这种征税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答:征税以后,这种产品的价格会升高,进而抑制消费,从而达到减少生产的目的,但这里还应考虑产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于1,当价格增长1%时,需求减少会小于
1%,这样的结果是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收入增加了,不是减少了。

如果这
些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当价格增长1%时,需求减少会大于1%,这样才会使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收入减少,才能起到限制这些产品生产的目的。

5. 中国有句古语:“谷贱伤农” 。

意思是粮食丰收了,粮价会下跌,致使农民的收入减少。

请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答:农民的收入取决于两个因素,粮价和产量,是二者的乘积。

但这两者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表现为产量大,粮价就会低,粮价降低,会刺激对粮食的需求,需求会增大,但因为粮食的需求弹性小于1,也就是假定粮价下降1%,需求增长将小于1%,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的问题。

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粮食的需求弹性小,降价不会刺激需求大幅度增加,而是需求增长幅度会小于价格下降幅度。

6. 在确定企业适度规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答:企业的规模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必须适度。

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适度规模的大小是不同
的,在确定适度规模时应考虑
的因素有两点:
第一,本行业的技术特点。

一般来说,凡需要投资量大、所用设备复杂先进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

如冶金、机械、汽车制造、化工等重工业企业,其规模就较大。

反之,就较小。

第二、市场的需求条件。

凡生产市场需求量大、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企业,适度规模就较大。

相反,生产市场需求量小、标准化程度低的产
品的企业,适度规模也应该小。

所以,服装行业的企业规模就较小。

7. 美国的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是中国钢铁工业劳动生产率的8 倍,但中国生产1 吨普通钢材的成本却比美国低。

为什么答:技术效率是以实物的投入- 产出比来度量(在质量相同条件下)经济效率是以生产单位产量的成本来度量。

技术先进性并不一定保证经济效率高。

技术效率是以实物的投入- 产出比来度量(在质量相同条件下),经济效率是以生产单位产量的成本来度量。

企业从事生产,要产出产品或提供劳务,一定要有诸多投入。

通常,我们将企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

钢铁企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在美国,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成本都比我们国家高,所以美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成本高。

8. 浅谈C-D函数与城镇化发展。

答:所谓生产函数是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任何生产函数都以—定时期内的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一旦生产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原有的生产函数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20 世纪30 时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和柯布根据美国1899—1922 年的工业生产统计资料,得出了这一时期美国工业生产的生产函数为Q= ALA a *KA B,Q为产量,L
和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量,A a和B为3个参数,其中A代表
综合技术水平,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劳动力素质、引进先进技术等。

O Va , [3< 1当a + B= 1时,a和B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
相对重要性,a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B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 若a + B> 1 ,则为规模报酬递
增;若a + B= 1,贝U为规模报酬不变;若a + B< 1,则为规模报酬递减。

技术进步是除劳动力和资本以外, 一切能够使一定数量的投入组合产生出更多的产品的所有的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

从C-D函数可以看出,A越大,产出越多,也就是技术越先进,产出越多,这样就会导致农业引进大量现进技术, 技术引进后, 完成同样的工作花费的时间少了, 农民就会有大量的空闲时间, 所以他们会进入城市打工,进而会导致城镇化发展。

9. 贡献与利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在管理决策中如何运用这两种决策分析法答:区别:贡献=增量收入- 增量成本;利润=收入- 成本
联系:贡献=利润+固定成本在管理决策中,利润分析法的决策原则是“赔本的买卖不能
做”,即利润必须大于0。

而贡献分析法告诉我们,有时候“赔本的买卖也能做” ,只要单价高于单位变动成本即可。

所以,利润分析法用于长期决策。

而贡献分析法只能用于短期决策。

10. 投资与经营费用有何区别
答:投资是指当前的一种支出,这种支出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期内连续给投资者带来效益。

经营费用一般是指流通企业对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除经营成本以外的所有费用。

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这些费用在流通企业通常称为经营费用。

投资与经营费用不同;
投资决策有两个重要特点(1)在投资决策中,需要把近期的现金收支
与远期的现金收支相比较,因而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2 )在投资决策中,需估计未来的收支,风险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

而经营费用是指为了获得一次性收益的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