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增强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包装盒上的数学,导入新课(5分钟)
1、师:同学们,先让我们走进生活,来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数学。

(课件播放)大家请看这是一个包装盒,这样的包装盒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其实,在包装盒上就有数学知识,同学们想想看,这上面有哪些数学知识呢?
生:提出有关图形、面积等的问题。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本节课我们就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基本的“图形问题”开始研究!
大家请看,这几个包装盒是什么形状的呢?(出示课件)
生:长方体,正方体
师:现在我沿着这些物体的外沿给它“画个像”,然后把它藏起来,就得到了这样的一些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3、师:要想研究立体图形,我们还得借助手中的实物来研究,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学具摸一摸,然后用手指沿外沿滑动“画个像”,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不能想象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样子呢?(生活动)
4、师:好了同学们,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刚才摸到了什么?
生:说一说,同时(课件展示:面、棱、顶点的形成过程)在数学上给出专门的名字并板书。

(板书:面、棱、顶点)(简单介绍面、棱和顶点)
二、循序渐进,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观察,了解“面”、“棱”、“顶点”的数量。

(2分钟)
师:那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呢?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先
(1)独立数一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数量。

然后与同桌
(2)交流结果和数法。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交流:长方体面的个数你们是怎么数的?长方体棱的条数你们又是怎么数的?
师:这堂课我们将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继续研究长方体。

2.渐次展开,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6分钟)
(1)动手操作,探究“棱”的特
师:(电脑演示:高楼抽象出框架)看,一座高楼大厦的建造一般是以长方体框架为基础的.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建筑师”.试着用小棒来搭出长方体框架,从中寻找长方体更多的奥秘.
课件出示:先来听活动提示——材料中配有颜色不同的小棒和连接小棒的接头;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仔细观察完成的作品,结合活动单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师: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比比哪组合作得最棒,收获最多.
(学生操作)
师:哪一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搭成的长方体?两位同学结合活动单,一人演示,一人交流.
生:我们一共使用了12根小棒.分别是蓝色的、绿色的、黄色的,每种颜色各4根.同种颜色的小棒在搭的时候都是相对的,我们发现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师: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是这样吗?老师注意到,刚才还有小组搭出了不同的长方体.仔细观察你们搭出的长方体,也有这样的特征吗?
生:有.
师:在你们搭出的长方体中,有没有哪个小组使用了红色的小棒?
生:没有.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而红色的只有3根.
师:你觉得至少需要几根?
生:4根.
师:在搭框架的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长方体棱的特征.来,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2)、变式呈现,认识长、宽、高(3分钟)
师:同学们,如果我画下一个长方体,是什么样的呢?瞧,(电脑出示直观图)从这幅图上我们能看到几个面?为什么只画了三个面呢?
师:长方体不是六个面吗?生:挡住了。

师:你看到了几条棱?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面”和“棱”。

寻找看不见的棱,知道在直观图中用虚线来表示看不见的棱。

(课件出示三条看不见棱)师:原来看不到的3个面看到了吗?
师:补上了三条看不见的棱,现在一共画出了长方体的几个面?(6个)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回想一下这个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想好了吗?睁开眼睛,再和屏幕上的比较一下.一样吗?
师:(电脑演示)如果擦去一条棱,你们还能想象出它原来的样子吗?再擦去三条,还能想出来吗?想一想,最少保留几条棱?你还能想象出它原来的样子?(学生指出保留的三条棱,电脑随之出示)
师:仔细观察,他所指的这三条棱有什么特点?像这样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它们的长度在数学上还有专用的名称.通常把水平方向的叫做长、宽,竖直方向的叫做高。

变换教
具的摆放位置,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哪些棱的长度。

(3)展开想象,探究“面”的特征(6分钟)
师:根据长、宽、高的数据,你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吗?想想它的6个面应该是下列图中的几号图形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长方体边观察边思考,在小组内商量商量.
生:前面是④号.
师:你是怎么看出的?到前面来结合这幅图说说你的想法.
生:因为前面的长是9厘米,宽是4厘米,和④号图是一样的.
师:从棱联想到面,真会思考!你们还发现哪些面是几号?
(电脑随之验证学生所选择的面)
师:根据长、宽、高,我们找到了这个长方体的6个面.仔细观察这6个面,你又有什么发现呢?
生:相对的面是完全一样的.
③变化棱的长度,认识特殊的长方体。

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棱的变化过程。

观察发现:长方体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寻找身边这样的特殊长方体。

三、自主探究,发现正方体的特征。

(5分钟)
课件展示:(1)长方体变魔术,继续变化棱长,得到正方体。

(2)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自主探究正方体。

(3)讨论交流正方体的特征:
6个面,都是正方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都相等;8个顶点。

相机揭示棱长的定义。

(4)比较发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并说一说理由。

相机出示集合图。

小结: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下面我们就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四、巩固练习,发展能力。

(6分钟)
1、展开想象,正确选择。

根据所给数据选择对应物体。

(1)长、宽、高分别是60厘米、50厘米、160厘米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
(2)长、宽、高分别是10米、2.5米、3米,教室、公共汽车、家用冰箱
(3)长、宽、高分别是6厘米、6厘米、6厘米,魔方、粉笔盒、骰子
(4)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1厘米,数学书、新华字典、文具盒
(5)当长、宽、高分别是20厘米、15厘米、0.1毫米,猜猜是什么物体?
师:真有想象力!课件出示: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2、“破损的长方体”。

五、畅谈收获,总结课堂。

(2分钟)
谈话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收获吗?现在,如果请你来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你有什么话想说呢?生:自主发言说一说。

小结:本节课同学们经过自主探索,在操作中探究了棱的特征,又由棱联想到面,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并独立探究出正方体的特征。

特别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