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需求分析说明书

城市规划需求分析说明书

城市规划管理系统需求说明书班级:地信10-2班小组:第三组小组成员:魏北、王海涛、刘凯迪、张经纬、卫亚蕾日期:2013年3月10日1 引言1.1编写目的城市规划即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项资源、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

城市规划业务需要收集、处理、分析展示大量的与规划区地表空间位置相关的空间和属性信息,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已跟不上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城市需要一种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规划和管理。

而GIS 技术可以保证基础数据详尽、可靠、准确,大大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GIS软件可以方便快捷的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利用数据库管理数据,可以动态的更新、增补,可以进一步地促成城市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

1.2背景随着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城市在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诸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可以说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高低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达的重要参数,所以对城市进行合理而健康的规划和管理极为重要。

从目前国内规划管理系统的应用现状来看,许多规划管理软件都是业务管理(MIS) 和图形处理(GIS) 功能分离,不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即使有少数的系统实现了图文表一体化的管理,也存在地图编辑功能不强或者成本较高的缺点。

美国ESRI公司在新一代GIS软件ArcGIS 9中推出的组件产品户ArcEngine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行性。

对于城市规划局来说,使用本系统,可以很好地避免传统的数据模型对城市规划支持的不足,充分发挥GIS 数据模型在城市规划中的优势,使城市规划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

1.3定义GIS的全名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一般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

ArcGIS Engine是随ArcGIS 9一起推出的一种新的开发者产品,它包含了创建和部署用户GIS解决方案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内容。

ArcGIS Engine是用于构建定制应用的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的GIS组件库。

1.4参考资料2任务概述2.1 目标使用Arc Engine组件作为开发规划管理系统的工具之一,利用Oracle9i、ArcSDE和ADO技术等实现一个规划管理系统系统,使Arc Engine的深度应用在规划管理系统中得到推广,并使该系统服务于各城市规划局的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以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

2.2用户适用于各城市规划局2.3 假定和约束3 需求规定3.1对功能的规定3.1.1 用户管理功能城市规划局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由机构内各个部门的多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在机构组织内按职能分类有不同的岗位,具体岗位会有一名或多名成员负责,即系统的使用者对功能的需求是有差异的。

城市规划管理中不同的用户对数据的访问也有着不同的限制,而且城市规划管理局处理的数据也是须要安全保护的。

系统应该具备用户管理的功能,给不同身份的系统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集,来有效地体现职能划分,并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访问对用户管理依据城市规划局的管理组织机构。

3.1.2“一书两证”报批功能城市规划管理的主要职责是城市用地的规划和建设工程的管理,其主要业务可以用“一书两证”加以概括,即对建设项目选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和建设工程规划的管理,并通过向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下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来进行城市规划建设项目的管理。

“一书两证”的审批业务所涉及的数据包括各类表格样式的文档数据和各种图件形式的空间数据,同时需要实现基于图文数据的业务审批流转与管理。

要求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应根据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业务流程,提供辅助日常办公与文档处理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要具有集成图文数据管理的功能。

3.1.3地图显示及编辑功能因为“一书两证”办理过程中要以基础地形图、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等各种规划成果为依据,审阅建设项目申报者提交的数字地图材料,所以须要频繁使用数字化地形图。

对地形图的显示要求在系统中集成,从而实现图文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由建设项目申请者提供的地形图数据在系统中的出现是作为建设项目申请表的附件存在的,这就需要对申请表及其附件文件作集成管理,实现由文查图的功能。

管理人员在“一书两证”办理过程中需要绘制用地红线图和道路红线图、并对这些图做出一些标注来指明规划条件和审批意见。

实现红线图的编辑功能,其重要意义在于集成审核和批复的办公集成,这样可以使管理人员的工作一站服务完成,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复杂度。

3.1.4 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功能通过空间数据中的可量化因素,例如规划指标和路网指标等的空间分析可以提供一种直观的统计分析结果,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对空间分析功能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地平衡分析。

用地平衡是城市规划中进行用地控制的主要指标,在城市规划总体规划阶段就会给出规划期内参照用地平衡值,是衡量用地分配是否合理的最主要的依据。

2)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有指导意义,合法的城市规划成果具有法律效力,这就要求前期规划成果中的技术指标必须严格遵守。

因此需要具备技术指标分析功能。

3.1.5图文数据检索系统是图文一体化的系统,因此系统中数据检索分为普通数据检索和空间数据检索两部分。

(1)普通数据检索:有法律法规检索和对一书两证办理案件的检索。

城市规划管理实际上一种依法行政的管理行为,城市规划管理行政人员经常需要对法规进行检索和调阅。

检索的依据根据工作需要,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根据时间段对申报项目的检索;根据申报项目对相应图件附件的检索;根据建设单位的检索;根据申请表状态分类的检索。

(2)空间数据进检索:包括对城市总体规划以及能反映城市现状的各种地图文件的检索,对这些地图的空间数据检索可以为管理人员提供真实的现实地形情况,例如地形,周边环境,人口、土地利用等信息。

从而帮助规划管理人员更好地考虑审核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特定因素以及其它相关行政管理部分情况。

检索的依据根据工作需要,对空间数据的检索主要包含以下几类:指定位置检索空间数据,如土地使用性质查询等;检索特定空间位置周边建设项目分类情况。

数据检索功能的输入是检索分类和检索条件,处理是利用数据库或GIS;软件的空间查询功能,输出是各类型检索的结果。

3.1.6三维显示模拟为了更好地表达设计方案,规划师一直希望在设计方案建造实施前将之形象地表现出来。

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中的三维显示模拟需求,主要是要求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已有数字地形图等数据,通过系统提供或外部提供的建模功能,将传统二维表现形式数据提升到三维空间数据,并提供这些三维空间数据的显示模拟,典型的应用即建筑景观设计方案的三维模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同设计方案的对比。

3.1.7对外公示监督城市规划管理属于依法行政,在国家推行政务公开的大环境下,市规划局也要将职能机构、办事流程、办公依据等对社会公布。

城市规划法还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公布,所以城市规划的成果及建设工程管理情况都要做到对外公布。

落实公示监督机制要求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为社会提供政策允许的公开信息,并要接受群众意见,作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3.2对性能的规定3.2.1精度电子地图:采用的小比例尺为1:5000,人口较多,建筑密集的局部地区采用1:1000的比例尺。

面积的计算精度:1平方米路程的精度:10米高程的精度:0.1米3.2.2 时间特性要求响应时间:每次操作,系统响应时间尽量低于5秒更新处理时间:监测数据每次更新时间为一天,空间分析与决策信息更新时间低于一周数据转换与创数时间: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需要根据当时网络传输速度而定。

运行时间:尽量大可能,使系统在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正常运行,停止运行的时间,尽量缩短在半天以内,并且在22点之后到次日早上6点之前进行。

3.2.3灵活性系统使用数据精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对数据处理后不损失精度,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确保数据安全,不泄露数据。

系统运行时不丢失损坏数据,能够快速响应,并确保对信息分析的准确度。

3.3输入输出要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是一个连续有序、循环往复、不断完善的过程,贯穿整个过程、系统依靠的根本就是“数据”,数据的收集整理是项目实施的最大难点。

从系统建设之初就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采集、分析、整理工作,使新系统的数据条理化、范化。

通过对某市规划管理业务的分析调查,经过数据分类整理后,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使用到的数据主要包括文本数据和空间数据两类。

文本数据包括与审批相关的项目描述数据,各种法律法规和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等;空间数据包括城市空间数据信息、规划设计数据信息、规划审批红线数据信息等三大类。

3.3.1城市空间数据信息包括基础地形图、城市用地、道路网信息、市政管线、建筑信息、用地审批红线等。

基础地形图主要是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

地形图较详细的反映了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是其他空间数据的定位基础,使用频率较高,对现势性要求较高。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2000)主要用作项目审批的工作底图和审批红线信息载体。

中小比例尺(1:5000-10000)主要用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宏观控制。

3.3.2 规划设计数据信息规划设计信息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以及其他各种专题规划(如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城市防灾规划、市政设施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以及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如用地现状、建筑质量基础信息等,主要是供规划审批时参考。

3.3.3 规划审批数据信息规划审批信息主要是在规划管理审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审批红线,包括用地审批红线、市政审批红线和相关的审批文本信息。

这些审批红线既是以前项目审批的结果,也是以后进行项目审批的参考。

3.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系统应该支持大量数据存储,用于存放地形图、栅格地形图等大数据量数据和其它办案和存档数据。

3.5故障处理要求列出可能的软件、硬件故障以及对各项性能而言所产生的后果和对故障处理的要求。

3.6其他专门要求系统应该提供安全的数据访问和功能使用策略,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同时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便于以后对系统升级,要有统一的界面格式。

4 系统运行环境4.1网络环境基于TCP/IP的WlndowsNT网络环境。

4.2 服务器端环境1) 硬件环境标准配置 : 标准PC服务器PII/400;256M以上内存;10G以上硬盘最低配置: PII/266;128M内存;6G硬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