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及案例分析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及案例分析

孟加拉乡村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
• 国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做法 •
2008年12月银监会出台《银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 机构的指导意见》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化经营显现了 好的发展势头。
证监会:创业板重点扶持九大领域企业发展
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明确表 示创业板将重点扶持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九 大领域企业上市,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 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 服务等领域企业。以及其它领域中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成长 性强的企业。
• 一方面,目前资本市场上存在众多类型的投资者,比如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 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中外资的私募股权基金等,这些投资者并不缺钱,缺的 是好的项目;另一方面,存在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有好的项目,好的盈利模 式,但是却缺少资金。
• 资本市场上最缺的是可以将投资者和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的投融资服务机构 。由于这类机构的缺乏,使得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机构投资者,出现了“融资 难”的问题。
目前日本、德国和美国直接融资比重分别50%、57%和 70%。
据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国企业贷款、企业债和股票 融资比重为89.5%、8.6%、和1.6%。
目前我国直接融资比例相当于美国70年代水平。
中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目前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中:
利用企业自身积累的自有资金 和通过银行贷款来扩大生产规模占 了主导地位。 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仅占2.38%
这说明我国中小企业多是内源融资作为主要融资方式,而银行贷款发 行股票或债券等外源性融资还很不够。
在成熟的资本上,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案选择,贯穿 了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同时也明确保荐机构应审慎推荐八大领域企业,主要是纺 织服装,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等公用事业,房地产 开发与经营、土木工程建筑类,交通运输,酒类、食品、 饮料,金融,一般性服务业及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抑制的产 能过剩企业。
建行将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列为全行重点加快发展业务
近期总行又提出:公司类贷款要重点支持低碳经济、绿色经 济、循环经济的发展,支持涉农业务、小企业业务、民生 领域业务的发展。小企业贷款实行计划单列,其他产品不 得占用;对于申请增加小企业贷款规模的分行,总行将根 据其风险管控能力、组织机构建设(小企业经营中心)和 人员落实情况等,适当调剂增加。
国家信息中心和国务院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等机构的调查 显示,中小企业短期贷款缺口大,长期贷款更无着落。81 %的中小企业认为一年内流动资金部分或者全部不能满足 需要,60.5%的中小企业没有1至3年中长期贷款。融资 渠道狭窄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英国麦克米伦爵士是现代金融史上第一个正视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人。1931年 ,提交给政府的《麦克米伦报告》中称,由于融资体制存在缺陷,中小企业和金融 机构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鸿沟,此后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便被命名为“麦克米 伦鸿沟”。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中小企业自身局限难以符合融资条件: 缺少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 缺少将中小企业与投资者联系在一起的中介和机构。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融资有四个特性(一般意义上的分析) 第一,经营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第二,实物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 第三,类型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导致融资复杂性加大
,融资的成本和代价高; 第四,信息透明度低,进而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这几个特点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就目前 的中国而言,在这些问题中最大的障碍就是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无 力提供必要的抵押品——鉴于中国在内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动 产几乎是实践中唯一被银行等贷款机构认可的抵押物,而中国目前仍 然实行土地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制度,导致很多私有企业并不拥有 可用做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或房屋建筑。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式 及案例分析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成长300--创新融资+财务顾问
助推中小企业成长计划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
建行山东省分行推出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理财产品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与担保难题
2010年5月11日,建行山东省分行首支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理 财产品――“乾元”2010年第1期中小企业信托贷款集合型 人民币理财产品成功募集资金2亿元。
基金担保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为中小企业项目融资提供不低于50%的融 资担保,二是基于“增长和环境”引导项目设立,旨在为少于100名雇员的 中小企业在投资可以带来重大环境利益项目时提供融资担保;
日本政府依据1958年颁布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设立了中小企 业信用保险公库,与各都道府成立的信用保证协会共同组成了日本的中小企 业信用担保体系。国际银行充分依托政府出资成立的担保基金,积极为中小 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同时给予较低的贷款利率。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大 约有30%会在2年内消失,60%在4到5年内退出 市场,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 融资的可能性。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表现为中小企 业投资规模逐年增加,而资金筹集渠道不畅;中小企业的 规模扩张普遍伴随着资金紧张的局面,并且受到国家宏观 经济金融政策的直接影响。而且目前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指导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统一法 律;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主要依赖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 资,但又无法获得与国有企业一样的贷款条件、抵押、担 保等各种信用环境;我国资本市场中股权融资门槛较高, 中小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的机会非常有限;证券监管部门对 企业发行债券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和规模控制,中小企业 几乎没有发行企业债券筹资的可能性。
(做上述分析,在于我们充分的认识问题,寄希望与政府与金融机构 及早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更要从自身寻找一些解决的办法,政府与 银行只能从大的政策环境上出台政策和措施,不可能解决所有企业的 问题,根本还在我们自身。)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
•依托政府出资成立的担保基金,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009年5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划拨3.75亿美元用于提高中小企 业协会(SBA)的贷款担保额度,以帮助中小企业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 依照SBA当前的做法,1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最高担保额度为85%;超过15 万美元贷款,担保额度为75%。新计划拟将所有贷款担保额度提高至90%。 欧盟通过欧洲投资基金(EIF)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传统的融资方式有三种:
债权融资。如商业贷款、过桥贷款、公司债券等; 股权融资。如通过优先股进行股权融资和用普通股进行股权融资等; 介于两者之间的结构性融资,也叫夹层融资。比如可转债、债权加认股权 证等。
•金融脱媒
• 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使企业有了更多(银行外)直接融资渠道。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3、担保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导致中小企业高比例拒
贷 据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拒贷的比例高达23.8%,
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2.3%,二者合计总拒贷率 高达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 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 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 机构受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 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 ,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 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山东分行也先后创新推出了: ----中小企业信托贷款集合理财产品融资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商用物业租金收益投资类理财产品
今年以来,我行通过“利得盈”、“建行财富” “乾元通财”资 产池 及上述创新类产品,共为40家优质客户融资75亿元 ,在 银行信贷规模紧张的情况下,较好地解决了企业资金需求.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2、国有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 第一,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风险文化
、审批制度流程,考核体系等还不利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大力发展 。(整体而言,最近两年国有银行有很大改善) 第二,由于资金来源以及自身经营能力有限,加之市场定位不清,现 有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目前发展战略的重 点在于与国有商业银行竞争、争夺城市的大企业,客观上减少了对中 小企业的融资。 第三,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上浮在相当程度上还无法弥补其风 险,只能通过设置“补偿性余额”、收取违约延期支付费用等等弥补 这种风险。这些措施导致了额外的交易成本,且对中小企业而言带有 较大的歧视性。 第四,中小企业在申请贷款时面临的程序、过程极为繁琐,耗时长久 ,造成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融资隐性成本极高。 第五,票据市场、应收账款融资、保理以及融资租赁等主要面向中小 企业客户的融资工具及其市场极为落后。
速度,提高市场影响力、美誉度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后将逐步形成银行贷款、上市及增发新股、发行公司债或可 转债,发行企业债和中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及多元化融资的
格局。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指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方式,包括 上市、私募等股权融资方式和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短 期票据等债务融资方式。
• 省内,直接融资的比重不断上升。
• 邹平县境外上市企业累计融资80亿元 • 全县已有魏桥纺织、西王糖业、群星纸业、宏诚家纺等6家企业先后分别 在香港、新加坡等国成功上市,累计融资80亿元人民币。境外上市企业个 数、融资金额均居全省第一。企业境外上市已经成为邹平县利用外资的主要 方式和最大亮点。借力资本市场也成为近年来邹平县“农”字号企业发展的 一大特点。通过上市,不仅为企业增加了直接融资渠道,提供了更加快捷、 有力的资金支持,更为企业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