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901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8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901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8年四川大学经济学院901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政治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1.垄断答:垄断是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或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产生垄断的原因是:①对关键性原料的独家占有,专门的生产技术知识也由独家占有。

②拥有一种产品或加工过程的专利权,在其有效期内其他人不能进行生产。

③政府颁发的特许权,允许独家经营,以排除例如外国厂商的竞争。

④一个行业的技术设备非常庞大,如需充分发挥其效能只要一家厂商就够了。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工资答:①工资的实质及决定资本主义工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资本主义劳动力价值与工人的必要劳动相对应,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必要劳动凝结而成,其最低限,即最低工资,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②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些派生的新工资形式,比如刺激工资、雇员利润、福利金。

③影响实际工资的因素a.实际工资的变动直接受名义工资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工资量的变动会引起实际工资量的相反的变动。

b.在名义工资一定的条件下,实际工资水平受物价水平、服务价格水平、房租高低、税收的轻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资本集中答: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形成的各个资本的合并。

它是通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许多小资本联合成少数大资本而实现的个别资本的迅速增大。

资本集中不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

也不受社会财富增加量的限制。

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是竞争和信用,它们可以使资本迅速增大。

在资本主义激烈的竞争中,由于大资本拥有较优越的生产条件,处于优势地位,因而能够战胜许多中小资本,从而兼并这些中小资本,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大的资本;或者两个实力相同的资本出于更高层次竞争的需要而联合成一个规模更大的资本。

同时,由于信用的发展,一方面大资本能得到巨额贷款,增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在信用的基础上股份公司可以广泛的形成和发展,这样就加速了资本的集中。

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答:公有制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要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当前,我国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5.现代企业制度答: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特征,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完备的企业制度体系,而不是指企业某些方面的几项制度,更不能把它归结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

②现代企业制度反映的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并不存在对应关系。

一些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不等于说这些企业已经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③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所有制形式没有必然的联系。

④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现代公司制企业,而不是泛指任何公司制企业。

⑤现代企业制度主要适用于通过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经营和专业化管理,能带来更高经济效益的行业和部门,它不必要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经济部门。

6.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简答题1.简述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答:(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货币的起源看,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货币之所以能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并具有价值;但它又和其他商品不同,它是唯一专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产生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一极是货币。

商品的内在矛盾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

(2)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②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③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④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

⑤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2.简述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与途径。

答:(1)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①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a.加速流通资本的周转,可以减少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占用量,从而相应增加生产资本的占用量以扩大再生产,增加剩余价值量,也可以用较少的预付资本维持同样的生产规模。

b.加速生产资本的周转,可以节省生产资本的预付量,用较少的生产资本得到同较多生产资本同量的剩余价值量,或者用同量的生产资本获得较多的剩余价值量。

②加速可变资本的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从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年剩余价值率是指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可变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可变资本的周转,就会使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减少,而使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

剩余价值实际上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从而使得剥削的劳动量增多。

③资本周转速度不仅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剩余价值的流通也有影响。

剩余价值的流通,首先是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资本周转速度快,意味着剩余价值的实现也快。

另一方面,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也有利于实现剩余价值向生产资本和资本家个人消费资料的转化,从而有利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2)加快资本周转的途径加快资本周转必须从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基本因素入手,努力缩短资本的周转时间。

其主要途径有:①从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转化的过程看,要充分掌握生产要素供应的市场形势与变化规律,与信誉好、能力强的供应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解决好运输、仓储问题,并合理控制原材料的储备量,努力使供应与生产相适应等。

②从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转化的过程看,要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包括劳动生产率在内的全部生产要素的产出率,以减少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时间;要加强设备维护,提高机器设备的完好率,并安排好劳动班次,以提高机器设备使用率和减少生产间断的时间;要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或培育新品种,缩短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等。

③从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过程看,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把握好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规律,全面做好市场营销工作;要注意提高和保护企业的商誉、品牌等无形资产,用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