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命题考卷分析成绩评定应注意的问题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院教〔2006〕21号关于印发《考试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试卷整理等应该注意的问题》的通知各系、部、教学中心: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务处研究提出了有关考试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和试卷整理装订等应该注意的问题,现印发给你们,望你们按此通知的要求做好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和试卷整理装订等工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务处二○○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主题词:考试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试卷整理通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务处 2006年5月25日印发共印30份关于考试命题、试卷分析、成绩评定、试卷整理等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考试命题1.试卷命题的期望值Eζ表示什么答:试卷命题的期望值Eζ是命题时对学生考试平均成绩x的预计,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是命题教师对于教学情况掌握程度的衡量尺度,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x与期望值Eζ符合(值越接近)程度越好,说明命题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得非常清楚,命题的质量越好;反之,则说明命题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甚了解,命题的质最也就越差。
2.期望值Eζ与平均值有什么关系答:按教育部有关的规定,试卷命题的期望值Eζ应符合不符合此条件,即视为命题情况异常,就应对此情况进行分析。
期望值Eζ一般应选择在70-80间为宜,Eζ值低于70,不及格率会超过15%以上,高于80则不及格率会低于5%,过大过小的不及格率都将有碍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3.命题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答: (1)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命题。
课程教学大纲不仅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命题的依据,超过或者低于课程教学大纲的试卷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2)命题设计思路清晰。
是指在命题时应当遵守命题的一些基本规则,主要有:◆符合课程教学大纲,符合程度越高越好;◆选择恰当的期望值Eζ和难度;◆在命每一道试题时,要考虑整个试卷的覆盖面、题量、难易、重点、综合性提高性试题等及其相互搭配。
◆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期望值Eζ和难度的要求,合理调整各道试题的分值。
(3)题量适当。
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做完试卷,也要避免多数学生在不到考试时间一半就缴卷离开考场。
(4)难易程度。
试题的难易程度要搭配恰当。
基本题要考虑只要学习努力的学生一般都能取得合格成绩;在另外一些题中,应取难度不同的试题,有稍难的试题,是针对取得中等成绩学生而设计的,这些学生应该能够做出来;有较难的试题,这是针对取得良好成绩学生而设计的;有难的(综合性、提高性题目)试题,这是针对取得优秀成绩学生而设计的。
(5)覆盖面。
试题应基本覆盖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出现某个章节的内容试题特别多,而另外一些章节的内容一个题都没有的现象。
(6)试题中综合性、提高性题目的水平。
在试卷中也应该有一道或二道试题是具有综合性质(即要使用许多章节的知识点才能解出的)或提高性质 (即教材中不能直接找到答案,而必须通过认真思考,使用抽象、分析、概括等思维方法才能获得题解的)的试题(但分值不宜大)。
二.试卷分析4.为什么要重视考试统计值答:考试的数据统计值是考试情况客观情况的反映,它集中地反映了考试的总体情况。
因此,考试分析首先应当从考试的统计值是否正常开始。
如果产生了考试统计值是一回事,分析又是一回事,就会给外界造成这样一些不良的印象:一是对考试分析不认真;二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修养欠缺,对考试理论基本不懂;三是一所理工科大学为主的高校,其教师数理基础差。
例如考试统计结果明明是分布不正常,而考试分析中却说是“分布正常”;明明是平均分数过低,不及格率过高,而分析中仍然说是“教学质量有保证”;明明是标准偏差 过小,而分析中还在说“命题恰当”等。
据此,我们必须重视考试统计值,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
5.是分析考试试卷的成绩,还是分析学期成绩答:只分析考试成绩,不要分析学期成绩。
这里需要特别请各位老师注意的是,虽然只要求分析考试试卷的成绩,但考试成绩与学期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给出学生学期成绩时要公正、公平,要有依据,必须要避免:一是所有学生平时成绩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二是把平时成绩当作"调整"学生学期成绩及格的手段——考差了,多给点平时成绩,送其“过关”;三是随意给出,没有根据;四是对个别学生没有任何充足理由而给予及格。
6.考试试卷分析的范围多大为好答:以教师的讲课教学班为单位 (以下简称为教学班)。
同一门课程,同一个教师,同一个时间开设的所有学生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分析。
在分析范围内的所有试题册使用同一份样卷、同一个参考答案、同一个评分标准和同一份课程考试情况分析表。
参考答案、评分标准、课程考试情况分析表的原件装订在教学班试卷的第一册,其余各试卷册可使用复印件。
7.学生卷面成绩统计与画直方图有什么关系答:学生卷面成绩统计是按习惯上成绩的统计而设计的,它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画直方图。
当标准偏差落在正常范围时(127≤≤σ)时,按成绩统计表画直方图基本能够反映成绩分布的情况。
若标准偏差值过大或过小,按成绩统计表画出的直方图就有可能不能真实地反映成绩分布的情况。
8.最高得分Mmax 、最低得分Mmin和全距H答:最高得分Mmax表示学习最佳学生所能取得的成绩,最低得分Mmin表示学习最差学生的成绩,全距H则表示学习最好学生与最差学生考试成绩差别的程度。
若最高得分Mmax达不到优秀标准,或虽达到优秀但优秀人数的比例极低,则说明难题的命题方面与学生学习情况有偏差;若最低得分Mmin达不到30分,或虽然达到30分以上但不及格人数的比例过大,则说明基本题的命题方面与学生学习情况有偏差。
全距是一个参考值,一般全距大,标准偏差σ也大。
9.标准偏差σ表示什么答:标准偏差表示试卷命题或学生考试成绩的区分度。
区分度在考试上的意义是好的学生应当考出好成绩,差的学生应当获得低的成绩,通过考试能把好、中、差的学生区分开来。
标准偏差是学生试卷改出后通过计算而得,其计算公式为:式中σ——标准偏差n——参加考试的人数x——平均成绩i x ——第i 个学生的考试成绩一份好的试卷,不是标准偏差越大或越小越好,而是应该有恰当的值,按教育部的规定,标准偏差应满足标准偏差超出此范围,说明试卷命题或教学中存在问题;若12>>σ,则表示难题过易或权重过大(即所占的分数太多),以至于原来只能考得中等及其以上成绩的学生都考出了优良的成绩,这就便这部分学生的2)-(i x x 变得很大;另一方面基本题太难或基本题权重过小,以至于原来可以考及格的学生考不及格,考不及格的学生成绩极低,这就使得这一部分学生的2)-(i x x 变得极大。
若 7<<σ,则表示难题过难或权重过小(即所占的分数太少),以至于原来应得优良成绩的学生不能获得优良成绩,这就使这部分学生的2)-(i x x 变得很小;另一方面基本题太易或基本题权重过大,以至于原来只能考及格的学生考出较好的成绩,考不及格的学生也考及格,这就使得这一部分学生的2)(i x x -变得极小。
对于标准偏差σ超出标准不多时可以简单地分析,超出标准值过大的在课程考试情况分析表中就必须进行认真的分析。
10.统计样本范围答:在进行成绩统计分析时,因作弊、缺考、缓考等没有成绩的学生不作为统计样本。
11.学生卷面成绩分析可以考虑写些什么内容答:学生卷面成绩分析可以考虑写以下一些内容:(1)学生成绩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若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例如偏态、过陡或过平甚至双峰或三峰等,此时即应分析造成分布不正常的原因。
所谓偏态是指分布中心两边不对称,高分(右偏)或低分(左偏)过多的现象;过陡是指分数过于集中于分布中心的两边(σ值过小),高分和不及格学生人数过少的现象;双峰、三峰是除了分布中心一个峰外,还有其它的分布中心,形成马鞍形。
(2)不及格率是否过高或过少,一般不及格率应控制在10%左右。
若过高或过少均应分析原因。
(3)平均成绩是否过高或过低,一般平均成绩应在70-80间。
若过高或过低均应分析原因。
(4)标准偏差值是否正常,一般应在7一12间,如果没有落在此区间,就应分析原因。
12.改进课程考试及教学工作的建议和设想写些什么可以针对学生卷面成绩分析出来的问题,提出改进考试和教学工作的建议和设想。
但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不要今年说的是这些问题,明年的考试总结中仍然是这些问题,数年"一贯制",几年没有作丝毫的改进,这说明考试总结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只是一个形式。
三.成绩评定13. 以书面形式考核的课程,考核成绩可以是卷面成绩,也可以学期末(或课程结束后)的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但平时成绩不得超过30%)。
考试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记分。
考查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学生平时听课、完成实验、实习、作业、参加课堂讨论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测验成绩等进行综合评定。
考查成绩的评定,可以采用百分制,也可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分。
实验课占课内20学时以上的课程,实验课成绩可单独考核,其成绩按30%比例计入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
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同其它课程一样,进行单独考核和评分。
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毕业实习均按五级分制评定成绩,并均以一门课程计算学分。
14.集体阅卷。
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原则上应该集体阅卷,以减少判分中的误差,提高阅卷的正确度。
15.使用红笔。
批阅考卷时一律使用红笔,不要使用兰笔或黑笔。
16.成绩上交后,自查试卷检查的问题,不应在试卷上乱涂乱改,应附有“试卷复查记录单”。
成绩上交前应在试卷改动之处签有教师姓名。
在试卷复查中,凡是错改的必须改正,而宽严不纠。
17.使用加分形式。
为了使累分时少产生错误,在判阅试卷时一律给做对的分数,可以直接写出给定的分数,也可以写成"+(分数值)";不要使用"一(分数值)"、"扣 (分数值)"的形式。
18.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能否合并答:不提倡评分标准和参考答案合并成一个文件。
19.对于大作业或论文形式考核请教师针对本课程特点制定出评分标准。
现将机械系制定的非试卷考核评分标准参考格式提供给大家,仅供参考。
小论文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或成绩段),评定标准如下:(1)优秀:观点明确、新颖、材料详实、充分,结构完整、谨严,论证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已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程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完全达到课题要求。
(2)良好:观点明确,材料详实、充分,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
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作者确已较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