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IS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GIS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第一节编制依据...............................................2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3)第一节工程概述 (3)第二节结构概况 (3)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 (4)第一节施工测量方案 (4)第二节基础结构施工 (5)第三节常见砼裂缝的预防与处理 (8)第四节预埋件的施工 (9)第四章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 (9)第一节质量目标 (9)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及各部门主要职责···························10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10第五章安全保证与控制措施 (12)第一节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 (1)2第二节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12附表1:GIS基础水化热验算及养护方案·························13ﻬ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一节编制依据1、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2005)。

3、工程测量规范(GB22026—2007)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7、省,市及电力行业有关文明施工安全标化现场管理规定;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述工程名称:220千伏定海变电所——220kVGIS、110kVGIS基础工程建设地点:浙江省舟山市盐仓街道西北侧建设单位:舟山市电力公司设计单位:浙江省电力设计院监理单位: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土建施工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节结构概况1、220kVGIS、110kVGIS地基处理采用Φ500预应力砼管桩;2、基础为钢筋砼结构,垫层砼强度为C15,基础、电缆沟砼强度为C25,后浇带砼强度为C30,二次灌浆采用C30细石砼。

3、钢筋:Ф-HPB235,Φ-HRB335.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案第一节施工测量方案:充分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不仅能使220kVGIS、110kVGIS基础开工前测量工作顺利进行,而且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都有重要影响。

一、工程定位:1、做好建筑物定位和基础工程测量放线.包括主要轴线的控制,基础开挖与施工的放线、抄平、竖向控制与标高传递等。

2、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总平面图按控制点放基础开挖灰线,用经纬仪进行复核测定后,做好龙门桩、引桩,并做好记录。

定位测量后,先有专职测量员,技术人员测量复核后,请监理单位签证认可,方可进行施工.出现大的误差,必须找出原因,请建设、监理单位协调,不得擅自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并校核轴线及标高。

3、本工程测量时使用型号规格为DS30型的水准仪;经纬仪采用型号规格为ET—02。

二、水准点的引测和标高控制:1、依据工程图所提供的各座标测量点和测绘单位提供的高程依据,在现场四周可靠位置设立永久控制水准点,有 2处。

须复测方便、合理、稳固安全、不被移动、破坏,并砖砌保护井,砼灌筑密实加盖保护。

对控制水准点标高,在基础施工阶段要进行复核,发现误差及时调整。

当基坑底砼垫层施工时,将设计高程引入GIS坑内的预应力桩身上,以控制其高程与平整度。

在模板工程施工时,下部750mm高处的标高在外模板上弹线并且钉铁钉来控制,中间部分在基础墩的钢筋上做标记来控制标高,上部结构模板与基础标高齐平.2、轴线控制根据《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和评定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

1-2005》,以及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轴线,轴线标在钢管有砼支护的龙门架上,用红三角标注,最后将GIS的平面布置尺寸用墨线弹在砼垫层面上,并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

三、沉降观测:根据设计院图纸提供沉降观测点布置,用成品沉降观测点作为施工阶段的观测点,施工期间每月观测一次,直到移交给建设单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并做好沉降观察记录资料。

第二节基础结构施工一、土石方开挖土方开挖原则:挖土拟采用机械挖土,人工配合修平,开挖时桩周边0.2米范围内用人工进行挖土。

1)机械设备:挖土机:1台WY—200挖土机2)施工方法:挖土选择1台WY-200挖土机,人工配合进行。

挖出的土石方堆于现场基坑外。

3)质量保证措施:a、因该GIS地基处理是采用Φ500预应力管桩,挖土机无论是在挖土,还是在作水平运转土方时,严禁碰撞管桩,并由专人指挥.B、在挖土机挖掘过程中出现基底以下是建筑垃圾或淤泥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及现场监理。

二、垫层施工(1)土方开挖完成后,报请现场监理进行验收,才能进行垫层施工,用平板震动器振压,2m直尺刮平,保证厚度及平整度。

(2)、垫层采用现场自拌砼,配备1台J350型搅拌机,平板震动器,并且用2m直尺刮平、木蟹搓平后抹光。

三、桩顶与承台连接: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桩顶与承台连接施工,连接按2002浙G22《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第36页。

四、模板工程: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在模板铺设前均匀涂刷脱膜剂二度,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

模板采用φ48钢管扣件固定。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时的侧向压力等。

在模板安装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五、钢筋工程:1、一般规定:1)钢筋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

进场后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

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为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3)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

2、钢筋加工、焊接:1)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

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施焊。

焊工必须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焊接操作。

3、钢筋绑扎:3。

1、钢筋绑扎:1)施工顺序:清理垫层→垫层上画线→绑板下层受力筋→绑板上层受力筋2)绑扎要点清理垫层或砼表面的杂物,用粉笔在垫层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马凳的规格,间距按规范施工,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3.2、支墩钢筋绑扎: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主筋间距和数量,与上层钢筋固定,待上部支模前再进行水平筋的绑扎。

支墩筋控制保护层采用水泥砂浆垫块绑在支墩立筋外皮上,间距两道,以确保主筋保护层厚度的正确。

六、混凝土工程:1、砼配制:本工程基础砼采用C25商品砼浇筑,严格控制砼坍落度及水化热。

2、砼运输、浇注方法:砼由商品砼厂在集中搅拌场统一搅拌完成后,有砼专用车送至施工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泵送,将砼直接送至GIS基础内。

3、砼浇捣的要求:1)浇捣砼时应分层分段连续进行(以后浇带为界),每层浇捣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220mm。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要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好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 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配备4台振捣器,增加一台备用.3)浇捣砼应连续进行。

不得留间歇,必须一次浇捣完毕。

4)浇捣砼时应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加固及调整。

4、施工管理:根据气温及其他因素,请砼公司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确定合理的砼配合比、坍落度、水化热等,现场按规范留置砼试块。

施工质量的关键是砼浇捣质量的控制,所以所有确保质量的措施都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其主要措施包括:一是要加强振捣密度,提高振实效果;二是要加强混凝土浇捣后的养护。

基础混凝土施工前,项目部有关人员必须对各施工班组进行全面技术及安全交底,在浇捣过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检查监督,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以杜绝各种隐患.混凝土浇捣中,由项目部管理人员轮流值班,及时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对施工的技术质量、进度及安全进行监督。

第三节常见砼裂缝的预防与处理:1、本工程的施工时间刚好进入冬季,由于冬天温度较低,而砼内部温暖较高,为了防止由于温差而出现裂缝,特地根据砼的配合比经砼公司试验室通过计算水化热的温度(见附表1),而本工程面积不是很大(287m2),高度只有75cm,共计砼215m3,且砼等级为C25,故在砼浇捣完毕、表面整平、待砼初凝后,采用毛毯覆盖,并且在毛毯上浇少量的水进行润湿保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