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Pro Tools音频工作站完成5.1声道的音频制作

利用Pro Tools音频工作站完成5.1声道的音频制作

利用Pro Tools音频工作站完成5.1声道的音频制作利用Pro Tools音频工作站完成5.1声道的音频制作24对音乐或者音频进行后期制作即可实现。

Pro tools音频工作站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音频的创作效率。

迄今为止,尚未有另一个系统可以象Pro tools一样提供如此全面,如此强大的编辑工具,这些功能远远超出了基本非线性编辑中对音频进行剪切、复制、粘贴一类的简单功能。

Pro tools软件具有单键编辑的操作功能和各种高效的操作方式,利用它们对制作内容进行组织、操作、查看非常便捷。

每个工具都是按照录混音实际操作的需要精心斟酌设计。

3利用Pro Tools音频工作站完成5.1声道的音频制作的系统流程 Pro Tools音频工作站是目前最先进的工作站之一,那么这样的工作站怎样来完成5.1音频节目的制作?一个优秀的数字音频工作站,应该能为创作人员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以下,将从前期准备、后期编辑、放声系统的设置与调校三部分对环绕声系统使用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3.1前期准备由于环绕声节目的制作比过去的立体声要复杂得多,所以不能将制作立体声节目的理念沿袭到制作环绕声节目中。

5.1环绕声的拾音一般要求录制信号应具有宽频带、高信噪比、大动态和高量化精度和采样频率等特征。

只有这样,记录下的声音才能更好地对原始信号进行还原再现。

专业声卡一般提供较低的延迟,较容易实现多轨同步录音。

其次,能够同时播放至少8个音频轨。

由于可以进行同步分轨录音,所以计算机音频工作站能够同时录入几个音频轨似乎并不显得十分重要。

但作为计算机音频工作站至少应该可以同时播放8个音频轨,以满足2轨人声、2轨立体声MI DI音乐、l至2轨声学乐器、2至3轨单独电子音色的需要。

3.2后期编辑混缩5.1声道节目在音频工作站Pro Tools系统里可以进行编辑缩混。

在ProTools下,我们能够用耳朵、眼睛、手并用去做混音,使这一过程变的相当容易。

ProTools 软件的工作界面允许对混音的各个方面进行处理,软件和控制台之间共享信息,您做的每一项操作在两者之间是相互映射的。

电脑系统对混音数据进行处理,而您可利用直观的ProTools用户界面去操作具体的混音步骤。

ProTools软件提供了多种可变通的方法进行控制和制作自动缩混。

所有处理都是非破坏性的,并在可恢复的友好环境内完成。

而在一些特别的音乐节目制作中,你也无须离开ProTools环境就可制作环绕声。

ProToolsTDM软件能够混录多种流行的环绕声格式包括LCRS,5.1,6.1,和7.1格式, 并且可几种环绕声格式的制作可同时进行。

一旦完成了session的环绕声混音,您就可以将混录的session 交付给您的客户了。

ProTools可以同时将声轨分配给多个输出目标,从而提交不同需要的文件格式。

它通过共享多个不同混音格式的声像信息完成这个过程。

例如,如果您是按7.1格式做的混音,您可以通过分配系统的多重输出,获得一个5.1或立体声混音。

这让您可以同时制作多重混音格式。

4总结显然,利用流行并享有盛誉的Pro Tools音频软件来完成对5.1声道的音频制作是极佳的选择。

但是5.1 声道环绕声节目制作目前还处在发展阶段,面临的困难也比较多,要走的路也很漫长。

希望通过能提供给音频爱好者关于Pro Tools 软件的信息以及对5.1 声道环绕声节目制作工艺流程的一个参考。

注释: 顾肖联.电视音响创作技巧.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X:282-299. 胡泽,雷伟.计算机数字音频工作站.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X:439-454. 韩宪柱,刘日.声音素材拾取与采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X:179-194. 陈晓兵.数字音频工作站ProTools 如何实现高低端设备的紧密结合.哈尔滨:科技信息出版社,201X:11内容简介:PWM型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摘要:D类音频功放具有高效、节能、小型化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产品、家庭AV设备及汽车音响等多个领域。

文章设计了一款工作于5V电源电压并采用PWM来实现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整个系统包含了输入放大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PWM型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摘要:D类音频功放具有高效、节能、小型化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便携式产品、家庭AV设备及汽车音响等多个领域。

文章设计了一款工作于5V电源电压并采用PWM来实现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整个系统包含了输入放大级、误差放大器、比较器、内部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全桥开关电路及基准电路。

通过引入反馈技术来减小系统的THD指数,采用双路反宽调制方案不仅抑制了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静态功耗,而且达到了去除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低通滤波器的目的,减小了系统的体积。

关键词:PWM;D类功率放大器;效率;失真度中图分类号:TN949.199文献标识码:B The Design of a Class D Audio Poer Amplifier ith PWM Modulation CAI Yan-an, LI Wen-fang Abstrat: W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ien, energ saving and small size, the lass D amplifier is used extensivel in portable appliations, home AV equipment, ar audio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Class D audio poer amplifier ith PWM and 5V suppl is presented. The entire iruit ontains a preamplifier, an error amplifier, parators, osillator, gate-driver iruit, full-bridge, and referene iruit. Feedbak is applied to redue the total harmoni distortion. A dual PWM sheme is used to minimize stati poer onsumption of the sstem, and it also removes the LPF, makes the sstem smaller. Keords:PWM; Class D poer amplifierP; effiien; Distortion 引言 D类放大器是一种具有极高工作效率的开关功率放大器,被放大的信号并非为直接输入信号,而是经采样变换为脉宽变化的开关信号,使功率开关管均处于开关状态。

理想状态下,功率开关管导通没有电压降,关断时没有电流流过,效率可达100%。

但实际中,由于受器件限制(如开关速度、漏电流、导通电阻不为零等)和设计上的不完善,其实际效率通常可达到90%以上,同线性放大器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已经在一些高档产品中得到应用并投放市场。

设计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保证高保真度、提高效率和减小体积。

1D类音频功放的系统设计所设计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该放大器结构是基于双边自然采样技术方案实现的,在任一时刻输出所包含的信息量都是单边采样方案的两倍,通过双边自然采样还可以把输出音频信号中大量的失真成分移除到人耳所能感应到的音频带宽范围之外,达到去除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低通滤波器的目的。

在图1中,对电容Cs充放电的电流I1、I2由Vout1、Vout2、Vin、R1、Rf1、R2和Rf2共同决定,其中电阻和电容必须具有良好的线性度和匹配性,以获得良好的闭环性能。

开环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模型如图2所示。

此时系统输出为:Vout1= HfVin+Vn(1)开环系统的总谐波失真为:式(2)中的Vin为放大器的输入信号,Vn为引入的谐波失真,Hf 为传递函数。

具有反馈环路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模型如图3所示。

此时系统的输出为:其中Hfb为闭环模型的传递函数,G为反馈增益。

为了得到相等的放大倍数,设计传递函数为:Hf = Hfb Krit S, Hassan Q. Class D audio Amplifier ith trim-able Ramp Generator design theor and design implementation for portable appliations.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e on Design Tehnolog of Integrated Sstems, 201X, 208-21作者简介:蔡艳艳(1982-),女,河南郑州人,毕业于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黄河科技学院,研究方向为电路与系统、图像处理,E-mail:51861557@qq.。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

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

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周边成为了各种人群众聚集的地方,由于高校周边的特殊性和社会治理相对滞后性,高校周边安全隐患突出。

这既有高校自身教育的因素,也有社会治理不到位的因素。

为此,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创新高校周边环境治理路径,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创新治理路径高校周边环境是指以高校校园为中心,受到高校辐射带动,并与高校相互影响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

高校周边环境是因高校而存在,反过来对高校的改革发展又产生影响。

高校周边良好的环境,能有效地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反之,则直接影响高校的安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就当前高校周边安全隐患和治理路径创新做一粗浅探析。

一、高校周边安全隐患主要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我国逐步进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办学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剧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最直接的一个表征。

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学生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得高校成为了一个“商机无限”的地方,因此,高校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各式各样人群的到来。

大量人口的聚集和相对滞后的社会治理,使得高校周边的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高校师生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高校的聚集功能十分明显,一方面,高校把各类优秀人才和学生招进校园,另一方面各类捕捉“商机”的人员也聚集到校园周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