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试题一、填空(30分)1、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辩证论治)。
2、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3、相乘的实质是(相克太过),相侮的实质是(反克)。
4、血液正常运行的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心搏动正常)(脉管完整)(血液性状正常)。
5、“汗为(心)之液”6、肺的肃降功能主要表现在(吸入清气)(将水谷精微输布全身,内入脏腑)(保持呼吸道的洁净,有排痰功能)。
7、脾统血的机理是(脾气固摄作用)。
8、阳黄多因(湿热)侵犯肝胆所致。
9、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降)为主。
10、宗气的生理功能有(贯心脉)(行呼吸)。
11、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1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13、一源三歧是指(督、任、冲脉)。
14、外寒侵袭机体致病有(中寒)(伤寒)。
1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有一定的季节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可单独存在,也可两个以上全犯机体)(侵入途径:口鼻、皮毛)。
16、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
17、白色主(虚)证;黄色主(湿)证;赤色主(热)证;青色主(寒、痛、风)证;黑色主(极)证。
18、内伤久病的虚证见于浮脉其机理是(虚阳浮越)。
19、促脉呈(数而不规则)间歇;结脉呈(缓而不规则)间歇;代脉呈(缓弱而有规则)间歇。
20、补阴阳以补(肾)脏腑为主。
21、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22、实热证出现“四大症状”是(阳明经证),治法是(清热生津),所选方剂是(白虎汤),方药组成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23、“是结不是结,(三江)(蹄头)穴(血)”。
24、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25、中医的八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26、中草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动物)(矿物)。
27、神曲消(谷)食,麦芽消(草)食,山渣消(肉)食。
28、中药“川军”是指(大黄)这味药。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1、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脏腑是(3 )(2)心(2)肝(3)胆(4)小肠(5)肾2、具有清洁、收敛、肃降等作用的事物属( 4 )(2)木(2)火(3)土(4)金(5)水3、主筋的脏腑是( 2 )(1)心(2)肝(3)脾(4)肺(5)肾4、“伤于( 4 )者,下先受之”(1)风(2)寒(3)暑(4)湿(5)燥5、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 5 )(1)心(2)肝(3)脾(4)肺(5)肾6、下列功能属脾的是(2 、3 )(1)藏血(2)主运化(3)主肌肉(4)主血(5)主筋7、肾阳虚性胎动不安用( 4、5 )(1)苏梗(2)黄芩(3)白术(4)川断(5)杜仲8、下列症状属寒邪特性者是( 1、3 )(1)精神倦怠(2)四肢僵硬(3)脉象迟紧(4)口渴贪饮(5)皮肤瘙痒9、下列症状属血虚者是( 2、5 )(1)精神兴奋(2)脉象细涩(3)呼吸低微(4)耳鼻发凉(5)体瘦毛焦10、黄苔主( 2、4 )证(1)湿(2)热(3)寒(4)里(5)表11、下列药物具有堕胎作用的是(1、2、3 )(1)枳实(2)大戟(3)桃仁(4)白术(5)杜仲12、湿热黄疸可用下列药物( 1、2、3、4、5 )治疗(1) 柴胡 (2) 大黄 (3) 郁金 (4) 栀子 (5) 黄连13、可用于消化不良治疗的穴位是(1、2、3 )(1)后海(2)关元俞(3)脾俞(4)姜牙(5)邪气14、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1、2、5 )(1)当归(2)白芍(3)党参(4)甘草(5)熟地15、三黄汤的方药组成是( 2、4、5 )。
(1) 黄芪 (2) 大黄 (3) 黄精 (4) 黄芩 (5) 黄连三、判断(20分)11、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宗气。
B12、肾的功能可影响大便排泄。
A13、药物的升降浮沉既可在物,也可在人。
A14、王不留行入药需炒黄(或响或香)。
A15、湿邪可以化燥。
A16、脏腑功能异常可产生风、寒、暑、湿、燥、火。
B17、补中益气汤可用于三脱症的治疗。
A18、白苔主虚证。
B19、参苓白术散可用于消化不良性泄泻。
A20、“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
A四、简述(20分)4、为什么说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答:(1)随着条件的改变,阴阳的属性可以发生变化。
(2)事物的不限可分性,决定了阴阳的无限可分性5、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为血帅:气能生血,气能摄血,气能行血。
血为气母:血是气的载体,血给气以营养。
6、瘀血的类型及成因?(1)血行不畅瘀阻于脉络之中,原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
(2)血离经脉瘀滞于组织间隙,原因:外伤、气虚、血热等。
7、牛产后患外感风寒表虚证用下列处方合理否(列条说明)?麻黄45 桂枝30 杏仁40 细辛30 神曲50 麦芽100 甘草20水煎、浓缩,候温灌服(1)产后,麻黄用量太大(2)细辛为毒药,用量超量(3)麦芽回乳,产后不宜用。
(4)解表药不宜久煎,故不宜浓缩8、请回答下列处方问题?当归100 厚扑30 香附30 枳实40 黄芪50 生地30 麦冬30 元参30 大黄90 火麻仁50 麻油1000(1)该方以八法中的什么立法?攻补兼施(2)功效?润燥滑肠,理气通便(3)主治?年老、体弱、久病、产后等津枯肠燥的便秘(4)若为孕畜又如何加减?减大黄、枳实,加白术、黄芩等保胎药。
五、病例分析(15分)乳牛,8岁,该牛不好好吃喝已有数日,当地兽医给打了一针,灌了一付药,仍不见好,故来此就诊。
现症检查:精神沉郁,营养不良,行走无力,后肢下部粪便污染严重,舌质如棉,脉象沉而无力。
请回答:1、该牛患得是什么证(请用八纲辨证)?里虚证2、该牛患得是什么病(请用脏腑辨证)?脾不健运3、此时该牛的口色表现为?白色4、治法?补气健脾,和胃渗湿5、方名及药物?参苓白术散一、填空(30分)1、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2、五行属性的归类方法有(直接取象类比)(间接推演络绎)。
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纳和传化水谷)。
4、肺的宣发功能主要表现在(呼出浊气)(宣发水谷精微到全身)(宣发卫气和津液)(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
5、脾气的运动特点以(升)为主;胃气的运动特点以(降)为主。
6、“爪为(筋)之余”。
7、津液的生理功能有(滋润营养)(组成和补充血液)(排运废物)。
8、为了加强补血药的补血作用,常配伍补气药,其机理是(气能生血)(气能摄血)。
9、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10、一源三歧是指(督、任、冲脉)。
11、导致“内燥”的原因有(五脏积热伤津)(慢性消耗性病证阴液耗损)(吐、汗、出血过多)(湿邪化燥)。
12、影响正常口色的因素(季节气候)(家畜种类)(年龄)(其他)。
13、黄苔主(热)(里)证。
14、促脉呈(数而不规则)间歇;结脉呈(缓而不规则)间歇;代脉呈(缓弱而有规则)间歇。
15、补气血以补(脾胃)脏腑为主。
16、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17、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所致,治法是(清心泻火),所选方剂是(三黄汤),方药组成是(黄连、黄芩、大黄)。
18、肝胆湿热用(茵陈蒿汤)方剂治疗;胃肠湿热用(白头翁汤)方剂治疗;下焦湿热用(八正散)方剂治疗。
19、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20、中医的八法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21、咽喉病加(桔梗);前肢病加(桂枝);后肢病加(牛夕);腰部病加(杜仲),皆取于(引经报使)之意。
22、中药“国老”是指(甘草)这味药。
23、四君子汤的方药组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
24、中医“治变”原则的“三因制宜”是(因畜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25、“气为血帅”体现在(气能生血)(气能摄血)(气能行血)。
二、选择(15分)(1—5单选、6—10双选、11—15多选)1、主宰水液代谢全过程是(5 )(1)心(2)肝(3)脾(4)肺(5)肾2、“君主之官”是( 1 )(1)心(2)肝(3)脾(4)肺(5)肾3、主运化水谷的脏腑是(3 )(1)心(2)肝(3)脾(4)肺(5)肾4、“伤于( 4 )者,下先受之”(1)风(2)寒(3)暑(4)湿(5)燥5、泻肺火宜用( 2 )(2)黄连(2)黄芩(3)黄柏(4)黄芪(5)黄精6、气滞性胎动不安用( 1、4 )苏梗(2)黄芩(3)白术(4)砂仁(5)杜仲7、下列症状属风邪特性者是( 2、5 )(1)起卧不安(2)四肢抽搐(3)神志不清(4)口渴贪饮(5)皮肤瘙痒8、下列症状属气虚者是( 2、3 )(1)精神兴奋(2)脉象无力(3)呼吸低微(4)耳鼻发凉(5)午后潮热9、中兽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1、2 )(1)整体观念(2)辩证论治(3)治病求本(4)扶正祛邪(5)望闻问切10、下列脏腑与呼吸密切相关的是( 4、5 )(1)心(2)肝(3)脾(4)肺(5)肾11、下列药物具有止痢作用的是( 1、2、3、4、5 )(2)黄连(2)黄柏(3)青皮(4)白头翁(5)黄芩12、下列药物具有通鼻窍作用的是( 3、4、5 )(1)大黄(2)芒硝(3)辛夷(4)白芷(5)苍耳子13、可治破伤风的穴位是( 3、4、5 )(2)玉堂(2)通关(3)开关(4)锁口(5)百会14、四物汤的方药组成中有(1、2、3 )(2)当归(2)白芍(3)熟地(4)甘草(5)川军15、具有补气功效的方剂是( 1、2、3 )(1) 归脾汤 (2) 四君子汤 (3) 参苓白术散 (4)四逆汤 (5) 四神丸三、判断(20分)1、内伤性致病因素主要是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
A2、五行中的相生与相克均属于正常现象。
A3、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
A4、穿山甲入药前需经土炒。
B5、气升降出入的表现是脏腑的功能活动。
A6、头为诸阴之会。
B7、后海穴在肛门下阴门上。
B8、外感六淫,内生五邪。
A9、风湿症难愈的主要原因是湿邪存在的缘故。
A10、“是结不是结,三江、蹄头血”。
A四、简述(25分)9、为什么说“升降在物,也可在人”答:在物:(1)和性味的关系: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味属酸、苦、咸、涩,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为沉降药。
(2)和药物质地轻重的关系:花、叶及质地轻的药物,大多能升浮,子、实、矿石及质地重的药物,大多能沉降。
但“旋复花独降,牛蒡子独升”。
在人:(1)和炮制关系:生用主升,熟用主降,酒制能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2)和配伍关系:少量升浮药物在一队的沉降药物中,随之下降,反之亦然。
少数药物可引导其他药物上升或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