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教育案例一、基本情况(一)、教育对象自然情况郑XX,男,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
1、教育方面:该生有一定认知能力,对教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能够掌握一部分,但在课堂上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强制性的语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会摇椅子、下座位,没有上课的概念,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不主动发言。
老师上课的内容只能接受一部分。
语数作业需要家长或者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不能独立的完成。
但是作业主要是自己进行书写。
数学上,会数50以内的数。
语文上,认识很多字,会写自己的名字。
会进行简单的涂色,但有时会涂到外面,需要进行指导。
喜欢唱歌、听音乐,会唱很多儿歌。
听见别人唱歌,会拍手、会跟唱。
2、自理方面:该生能进行自理,生活、自己的起居、衣物、书包等都是自己整理的,会自己穿脱鞋袜、衣物,会自己上厕所,自己提裤子。
3、交际方面:课间与同学交往,一般都是被动进行,一般独自一人玩耍,不能与同学一道进行游戏。
能与别人打招呼,懂礼貌,口齿较清楚,但是眼睛不看向别人。
4、情感方面:比较开朗,听话,喜欢和熟悉的、喜欢的人亲近。
每当看见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都会敬礼。
不高兴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会发脾气。
5、运动方面:动作协调能力较好,手脚能灵活协调一致地跑步、上下楼梯等,喜欢排球。
喜欢听欢快的音乐,会跟着音乐的节奏不时的进行动作。
6、兴趣方面:喜欢和熟悉的、喜欢的人亲近。
每当看见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都会敬礼。
喜欢排球。
喜欢听欢快的音乐,会跟着音乐的节奏不时的进行动作。
7、优势:..该生比较乖,很配合教师。
8、弱点:不肯主动说话,需要有东西进行刺激。
9、教育需要:根据该生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别人交谈不主动、不积极,虽然在家中家长也进行了训练和强化,但不太稳定,较长的句子还不能说,字数较多的句子说时舌头不灵活,一直向下压着,只是在个别发时才能到位,分析出仍需要进行语言训练。
根据该生自理能力不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分析要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
根据该生不高兴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会发脾气,上课有时会乱跑的情况,分析得出该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行为习惯的训练。
该生的认知能力不强,对许多事物的认识都不够,比如颜色,大小、多少等,分析在认知方面要重点训练。
(二)、行为情况行为一:该学生看到小朋友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小朋友犯了错误了,就抑制不住的笑别人。
行为二: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书写课堂作业,该生还没等老师把话说完,就拿起自己的本子就写,也没有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是什么,等到交作业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事错误的,老师让郑将错误的进行改正重新写,他就大哭、尖叫,并且把作业揉在一起,以此来发泄。
行为三:中午午会的时候,老师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教育。
同学顾佳琪在和同学做鬼脸,老师批评了顾后,郑不停的在笑,兴奋不已,当老师批评郑宇豪自己的时候,他还在自控不了的状态下兴奋不已。
行为四:老师教学生读汉语拼音“zcs、zhchsh”时,该学生不知道怎样摆放舌位。
把“zcs”读成“zhchsh”,把“zhchsh”读成“zcs”。
对于前后鼻音该学生也不能分清楚。
不肯主动说话,需要有东西进行刺激。
..二、个别化计划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三)..三、教育实施策略1、及时观察该学生的情况,并记录下来,对学生进行了解,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家长。
观察记录学生:郑宇豪教师:唐娟观察记录学生:郑宇豪教师:唐娟..增进师生间的共同交流的机会与情感。
2、个别训练时注意多进行学生喜爱的户外活动,自闭症学生的动作创设和普通孩子一起活动的机会。
带领孩子参与到户外各类活动中,我就隔一次课安排一次很喜欢到操场上玩大型运动器械,能力特强,他们的运动量也很大,老师也有意识地引导自闭症学在活动中鼓励他们互相交流。
训练的学生一起进行户外活动,生之间一起交流,让他们学着和普通孩子一样的学习排队,玩跷跷板,并学念简单的儿歌。
、训练策略3 策略一: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学生接受性语言能力,学习听懂指令并能执行。
游戏法是一种十分理解别人的语言开始。
对自闭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必须从听懂话、有效的方法,贴近学生生活的游戏可以为其创设一定的交流情境,激发其说话的愿望。
1活动:小鸟飞:老师就设计了游戏“小鸟飞”“大风”“快”“慢”等词或词组。
为了让学生理解词“飞”,小鸟们边跟鸟大风来了飞得慢些,老鹰来了飞得快些。
鸟妈妈带领小鸟们张开翅膀飞呀飞,”训练初期,他们不太愿意配合,老师可手把“小鸟飞呀飞,小鸟飞呀飞……。
妈妈飞边说:引导学在一种非常融洽的气氛中鼓励、手地带领他们一起飞,还请普通班的学生一起参与,生跟着一起游戏。
:击鼓找物活动2并按则让孩子停下,老师用小棒击鼓,让孩子围着圆桌顺着一个方向走动,鼓声一停,“把球给我”等。
因为孩子对敲鼓很感兴趣,老师老师的指令去找物。
如“把皮球拿过来”、最后让他敲一下鼓,当孩子拿对了就抱抱他,或者向他微笑表示表扬,就利用这一心理特点,然后再进行游戏。
:小动物找朋友活动3游戏《小动物找朋友》这游戏进行练习。
为了训练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有反应,可通过“喵喵开始时让孩子藏在椅子背后,老师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然后叫一小朋友的名字,如:“到”或者伸出头来。
如果孩子没有反,在那里?”要求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能说:***喵,老师就表示:或伸出头时,“到”老师则走到椅子背后给予再次的重复,应,如果孩子能说出”游戏初始阶段,可以两个老师配合或和家长一起对他们进行“你真棒,小猫和你做朋友!..训练。
策略二: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学生的模仿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及他我的认知;指导学生能用请求语和老师交谈。
对自闭症学生来说,他们的一切学习就是模仿。
而且他们善于模仿,模仿能力比较强。
老师为他们创设游戏的环境,让他们在特定的真实的情景中通过学习模仿动作,在做做玩玩的中从而习得模仿性语言,形成语言定势,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
A、模仿动作: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通过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模仿指认五官。
如老师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眼睛。
”让孩子也指着自己的眼睛说:“这是眼睛”学说简单句。
在多次模仿的基础上,孩子就能自己指出五官,并能模仿说简单句了。
老师还可用歌曲《五官歌》让学生来学说名称,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
B、模仿语言:游戏《我会说》老师创设游戏的情景:一个小朋友(由中班学生扮演)在看书,忽然,他大声地说:老师我要喝水。
然后反复说几次,老师引导自闭症学生模仿,用此办法还可模仿说:我要玩------等等。
另外《传话游戏》也是孩子模仿老师语言的一个很好的游戏。
策略三:用游戏法提高自闭症学生的游戏能力,从而促进其应答性语言的发展。
孩子游戏行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言的发展。
在孩子的游戏中,老师以游戏的口吻介入孩子的游戏,进行指导和点拨,在提高孩子游戏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如在《娃娃家》游戏中,老师带领他们学做小客人,这时大班孩子会热情的招待他们,老师可在一旁提示孩子,鼓励他们学说道谢的话。
开始孩子对于老师的提问会没有任何反应,大约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能跟着说,这时,老师要及时地给予表扬。
再过一段时间,只要得到暗示他们就能自己说:谢谢。
接着,老师可提出更高一点的要求如:鼓励学生主动去请求别人帮助。
随着游戏的深入进行,孩子的游戏能力逐渐提高,他也想用语言来交流,当老师的提问时,孩子也愿意回答你。
坚持一段时间,孩子的游戏水平会逐渐提高,同时说话的兴趣也同样会提高。
四、主题活动设计创设各类游戏环境:创设角色游戏、主题活动、区域活动的环境,为自闭症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机会。
A、角色游戏..游戏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为了引导自闭症学生玩角色游戏,老师经常带他们到普通班级参与角色游戏。
当孩子们跨入普通班级门口时,老师首先提醒他们与班级老师打招呼:“老师早”、“老师好”等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模仿其他小朋友扮演喜欢的角色,如医生、超市的营业员等。
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角色与角色之间要发生联系,而自闭症学生又没有能力去联系、沟通,这时,老师要鼓励普通孩子去与他们沟通,向他们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老师的提示下自闭症孩子也要试着作出简单的回答。
有时在活动中,孩子们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如争夺玩具等,这时,老师可鼓励孩子动脑筋,想办法,或者提醒他们说一句好听的话:“请你……”,也可鼓励孩子去求助其他老师:“*老师,我要……”。
在这样的情景中,孩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的问题,说话的欲望就比较强烈,此时说出来的话语与当前的场合比较吻合,而不再出现乱说话的现象。
B、主题活动经常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能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还能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往。
如在《大一岁了》的主题活动中,普通班级的孩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新年的到来,大家都长大一岁了,要努力地学习各种本领,自闭症学生要求仔细地听他们讲话,在活动最后大家一起交换新年礼物时,则要求每个孩子都说上一句祝福的话,在普通孩子的感染下,在老师的引导下,自闭症学生也能说出一句话,如“祝你新年快乐”、“请收下我的礼物”等。
在这种主题非常明了的氛围中,自闭症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高,效果也比较好。
C、区域活动每天的区域活动也是自闭症学生最喜欢的活动。
因为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选择内容。
在活动中可采取大带小的形式,即中大班的孩子带领自闭症学生一起参与活动,相互之间要沟通,哥哥姐姐要问弟弟妹妹玩什么,还要教他们学说玩具的名称,如“娃娃”、“积木”、“皮球”等,让这些孩子即玩得开心,又从中得到了练习说话的机会。
五、教育评价1、针对学生吐字发音不清晰、不准确的情况。
首先,在学校里,我利用他的兴趣点,他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就让他开口说话,一方面加强该生说话的主动性,另一方面,练习生活实际对学生的语言进行纠正。
例如他想喝酸奶,但是酸的发音不是很准确,我就让他反复的发出酸这个音,等到发正确了再让他喝。
再如,他想吃山楂片,但是“片”这个音,他会发成“边”,我就拿着山楂片,让他反复的发音,并且,教他发“p”的音,告诉他“片”的拼音是怎样的,让他照着拼音读,等发正确了再吃山楂片。
其次,我发动家长。
经常将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发音说话等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我也将要给学生在家中训练什么内容也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家中或者活动的时候给学生进行有机的训练。
2、针对学生是非判断方面。
我主要是利用班会、午会、课间等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及榜样示范的引导,让学生首先了解做出正确的行为自己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同学的欢迎,可以成为同学的好伙伴,老师也会进行奖励的,其次,让郑某了解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让他对正确的行为进行模仿与练习,并进行不断的强化。
六、效果与思考(一)、效果1、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1)接受性语言的发展:通过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大大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