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广义相对论_第五章

5广义相对论_第五章

第五章 Einstein 引力场方程爱因斯坦所建立的广义相对论是一个协变的引力理论,它包含两部分。

一部分是等效原理,它说明有引力场存在的时空构成弯曲的黎曼空间,空间度规起着引力势的作用。

另一部分是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它指明空间度规即引力势对物质分布的依赖关系。

5.1 引力几何化等效原理显然要求引力和惯性力可用同样方法来描述,为此首先需要看清惯性力是怎么描述的。

当一个质点相对闵可夫斯基空间中的惯性系作自由运动时,它的动力学方程为,022=ds X d μ(5-1-1) 其中),,,(Z Y X T X ≡μ是惯性系的闵可夫斯基坐标,这里我们采用了并且在以后会经常采用光速1=c 的自然单位制,方程(5-1-1)就是测地线方程。

因为闵可夫斯基度规下克里斯多夫联络为零,测地线方程才简化成(5-1-1)的形式。

利用广义坐标变换来引入非惯性系,它的四维时空坐标记为μx ,并且有),(νμμX x x =相应的反变换为).(νμμx X X =经过简单的数学推导容易看出,上述相对闵可夫斯基空间自由运动的动力学方程(5-1-1)可通过变换化成,022=Γ+ds dx ds dx dsx d βαμαβμ (5-1-2) 其中νμβανμαβX x x x X ∂∂∂∂∂=Γ2。

(5-1-2)式就是非惯性系中自由粒子的动力学方程,式中第一项是粒子的加速度,第二项是单位质量粒子所受的引力(惯性力)。

可见,惯性力场的场强是由黎曼空间的联络描述的。

按照等效原理的思想,引力场与惯性力场在物理规律中的地位应是相同的,因此引力场强一般地也应由空间的联络描述。

依据上一章的黎曼几何知识,联络描述空间的几何结构,现在又看到引力场强通过联络来反映,这种用空间几何来表示引力的想法叫引力的几何化。

联络是由度规张量的微商构成的;因此,如果讲联络描述了引力场强,那么度规张量就相当于引力势。

在牛顿理论中,引力势是一个标量场。

按现在的理论,引力势是一个二阶对称张量场,它有十个独立的分量。

如果时空是平坦的,那么总能找到一组闵可夫斯基坐标使联络恒为零,即使引力场的效果完全消失,这意味着存在全局性的惯性系。

然而,经验却表明这种惯性系是不存在的。

因此,现实的物理时空一定是弯曲的黎曼空间,曲率张量必不为零,从而消除全部引力效果是不可能的。

黎曼几何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弯曲空间中消除任一点的联络是永远可以的。

这意味着在任一时空点的无穷小邻域中引力效果是近似地可消除的,即近似的局域惯性系是永远可以找到的,这正是等效原理的物理基础。

等效原理进一步做出了两个判断:(1)自由下落的局域参考系正是这种参考系;(2)在这种参考系中狭义相对论所肯定的物理规律都成立。

这两点判断正是等效原理所蕴含的假设。

5.2 弱引力场中的自由粒子已经指出,任意引力场中自由粒子的动力学方程是测地线方程.22ds dx ds dx ds x d βαμαβμΓ-= (5-2-1) 现在我们论证,当满足条件:(a )引力场是弱场,即令,μνμνμνηh g += (5-2-2)则有,1<<μνh (5-2-3)其中μνη是闵可夫斯基度规;(b )引力场是静态的,即;00,0,==μνμνh g (5-2-4)(c )引力场是空间缓变的,即,1,,<<=i i h g μνμν (5-2-5)其中,拉丁指标均表示1-3,而约定俗成地希腊指标则表示0-3;(d )粒子的运动是低速的,即,10<<dxdx i(5-2-6) 那么测地线方程(5-2-1)将还原到牛顿方程,22i i xdt x d ∂∂-=ϕ (5-2-7) 其中0x t ≡,φ是牛顿引力势。

按上述条件(a )至(c ),联络μαβΓ是小量。

保留至一级小量,有).(21,,,ραβαρββραμρμαβηh h h -+=Γ (5-2-8) 再利用条件(d ),在(5-2-1)式右边也只保留一级小量,测地线方程简化为:,022=ds x d (5-2-9) .)(200022ds dx dsx d i i Γ-= (5-2-10) 由(5-2-9)式解出.0const is x +=,于是(5-2-10)式变成,21,0022i i h dt x d = (5-2-11) 这正是牛顿方程(5-2-7)的形式。

对比看出,牛顿引力势ϕ与度规分量00h 的关系为.2100const h +-=ϕ考虑到无穷远处引力场消失,度规还原到闵可夫斯基形式,即0=ϕ处有000=h ,则有 ,2100h -=ϕ或写成.2110000ϕ--=+-=h g (5-2-12)这证明告诉我们,引力场中的牛顿方程(5-2-7)仅对在静态的、缓变的弱引力场中的自由粒子才适用。

下面,我们具体讨论一个质量为M 的球状引力源的引力场。

按牛顿引力理论,球状源的外引力势为,rGM -=ϕ 其中G 是牛顿引力常数。

当它是弱场时,上述证明说明 ,2100r GM g +-= (5-2-13) 而弱场条件则表现为.12<<rGM (5-2-14) 定义GM R g 2≡,叫球状源的引力半径。

弱场条件就是,g R r >> (5-2-15)即粒子在比引力半径大得多的地方运动。

我们来估算一下太阳的引力半径,太阳质量g M 33102⨯=,从而算出它的引力半径km R g 3=。

注意到太阳物理半径是km 5107⨯,可见即使对太阳表面附近运动的粒子,弱场条件(5-2-15)也是足够好地成立的。

同时,我们也看到要破坏弱场条件(5-2-15)则是很困难的。

由于牛顿外引力势公式(5-2-13)并不适用于引力源内部区域,所以要实现一个强场,源的几何半径至多略大于它的引力半径。

假设源的质量是一个太阳质量的量级,则这时源的物质密度须高达319102-⋅⨯m kg ;实际上,太阳的平均密度只有3310-⋅m kg 的量级。

白矮星作为演化晚期的致密星,密度也只有312910~10-⋅m kg 。

在观测到的所有星体中,仅有中子星的密度达到了31810-⋅m kg ,因此中子星表面(其实也包括内部)的引力场是强场,它不宜用牛顿理论研究。

5.3 爱因斯坦(Einstein )引力场方程等效原理推广了引力的概念,并暗示了有引力场的时空是弯曲的黎曼空间,引力场的物理效果可通过黎曼空间的度规张量来体现。

为了完成这新的引力理论,需要找到度规场分布的物理规律,即度规场(或推广的引力势)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可是,这方面没有直接可依据的观测知识,所以能采取的途径只能是作猜测性的推理。

参照牛顿引力理论,我们可以得到这些设想。

首先,牛顿引力势的分布取决于静态物质的密度分布,所以度规场应取决于物质的动量能量张量,因为在张量性的物理理论中物质密度是动量能量张量的一个分量。

这样我们把度规场方程的数学形式确立为,μνμνT F = (5-3-1)其中μνT 是物质的动量能量张量,μνF 是由度规μνg 及其微商构成的张量。

其次,牛顿引力方程,42ρπϕG =∇ (5-3-2)是一个引力势的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因此我们要求μνF 最高只含μνg 的二阶微商,且对二阶微商是线性的。

有趣的是黎曼几何中有一条定理:由度规张量μνg 及其一、二阶微商构成的,对二阶微商为线性的张量只有黎曼张量μνλρR 及其缩并,此外就是μνg 自身。

这一数学定理几乎把上述μνF 完全确定了。

按上述推测和数学定理,μνF 最一般只能是,μνμνμνμνγβαg R g R F ++= (5-3-3)其中α,β和γ是任意常参量。

注意到能量动量的守恒,它现在表现为νμT 的四维协变散度等于零,即0;=μνμT 。

因此,μνF 应满足0;=μνμF 。

参照公式(4-3-9)以及(4-5-21),我们看出应取αβ21-=,即把μνR 和R 组合成爱因斯坦张量μνG 。

这样度规场方程(5-3-1)就取得了具体形式,μνμνμνκλT g G -=+ (5-3-4)其中κ叫相对论引力常数,可通过牛顿近似方法来确定,而λ是唯一剩下的任意参量。

最简单的可能是令0=λ,相应的方程,21μνμνμνμνκT R g R G -=-= (5-3-5) 叫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

将方程(5-3-5)的指标上升再缩并,得到,T R κ= (5-3-6)其中μμT T ≡是动量能量张量的迹。

把它代入式(5-3-5)再移项,爱因斯坦场方程获得另一等价的表述).21(T g T R μνμνμνκ--= (5-3-7) 当0=μνT ,即处理物质分布区之外的引力场,我们有,0=μνR (5-3-8)这是真空区的场方程。

5.4 场方程的牛顿近似考虑一片非相对论性理想流体构成的介质,它在某参考系中为静止介质。

由狭义相对论知,非相对论理想流体的动量能量张量为,νμμνρu u T = (5-4-1)其中ρ是物质密度,μu 为介质的四维速度,它定义为,τμμd dx u ≡ (5-4-2) 而τd 是固有时,22νμμντdx dx g ds d -=-= (5-4-3)这样μu 归一为.1-=νμμνu u g (5-4-4)采用相对介质静止的坐标系,μu 有形式),0,0,0,1(100g u -=μ (5-4-5)于是看出,动量能量张量的唯一非零分量是,0000g T ρ-= (5-4-6)相应的张量的迹为 .ρμμ-==T T (5-4-7)然后计算静态、缓变弱场近似下的里契张量μνR ,写出,,,ρλρλμνλνρρμλλλμνλνμλλμνλμνΓΓ-ΓΓ+Γ-Γ==R R (5-4-8)保留至一级小量,联络λμνΓ为().21,,,ρμνμρννρμλρλμνηh h h -+=Γ (5-4-9) 它的分量可明显地写成0000=Γ,i i h ,000021-=Γ,()i j j i ij h h ,0,0021+-=Γ,i i h ,000021-=Γ, ()i j j i i j h h ,0,0021-=Γ,()i jk j ik k ij ijk h h h ,,,21-+=Γ. 因为联络分量是一级小量,里契张量(5-4-8)式右边对联络为二次的项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有.,,λλμνλνμλλμνλμνΓ-Γ==R R (5-4-10)于是,得出所述条件下里契张量分量的简化形式i i h R ,,000021=,()k k i k i k i h h R ,,0,,0021--=, ()k k ij k i kj k j ki j i ij h h h h R ,,,,,,,,0021-++-=, 虽然这是非协变形式,但仍保持了重复指标代表求和的约定.用定义把里契张量换成逆变形式,,αβνβμααβνβμαμνηηR R g g R =≡ (5-4-11)于是看出,在一级近似下有0000R R =,i i R R 00-=,ij ij R R =.为了导出牛顿近似下的场方程,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对应00分量有.21000000⎪⎭⎫ ⎝⎛--=T g T R κ 把有关的量代入,得到.,,00κρ-=i i h (5-4-12)另外,我们已经知道牛顿引力势,2100h -=ϕ因此(5-4-12)可改写成牛顿势ϕ的方程 .212κρϕ=∇ (5-4-13) 对比牛顿引力理论中的场方程,进而定出.8G πκ= (5-4-14)至此我们既论证了在适当条件下爱因斯坦场方程以牛顿场方程为近似,而且把场方程(5-3-5)中唯一的参量用牛顿引力场方程的实验事实确定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