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锂电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锂电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锂电设备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8月
目录
一、锂电池制造工艺:因为复杂且有难度,所以价值高 (6)
1、锂电池结构:不同结构形式、不同材料的工艺相似但装备需全新配置 (6)
2、锂电池制造工艺:前中后三道工序,占比接近35%/30%/35% (6)
(1)锂电前段生产工艺:极片制造关系电池核心性能 (7)
(2)锂电中段工艺流程:效率先行,卷绕走在叠片之前 (8)
(3)锂电后段工艺流程:分容化成是核心环节 (11)
(4)锂电Pack工艺:看似简单但需要与系统性设计结合 (12)
(5)磷酸铁锂和三元:能量密度绕不开的话题,不同材料需要全套设备投资 (13)
二、新能源产业扩张强劲,由政策驱动转变为消费驱动 (14)
1、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消费需求将成最大驱动力 (14)
(1)政策规范日趋成熟,新能源车推广节奏稳定 (14)
(2)补贴政策持续升级,双积分制理清行业发展思路 (16)
(3)消费需求将成最大驱动力,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200万台 (19)
(4)新能源车性能提升显著,盈亏平衡有望提前实现 (20)
2、龙头引领+政策护航,新能源成为汽车厂家必争之地 (22)
(1)特斯拉引领全球风潮,Model 3盈利指日可待 (22)
(2)传统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2020年全球销量有望达400万辆 (24)
三、动力锂电结构性产能过剩,行业格局两极分化 (27)
1、从供给角度看:电芯厂家全球化扩张,全年投资额超过千亿 (27)
2、从需求角度看:2020年全球需求高达324Gwh,当前高端产能不足 (30)
(1)锂电市场持续高景气,需求量不断攀升 (30)
(2)高端产能不足,行业整合进行时 (32)
3、产业链龙头互相背书,马太效应加剧两极分化 (34)
四、锂电设备加快进口替代,产业链龙头相互抱团 (36)
1、动力锂电时代,设备厂商掘金千亿市场 (36)
2、国产设备技术比肩日韩,实现进口替代大有可为 (38)
3、龙头强强联手,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42)
4、龙头抢占优质客户,未来锂电装备行业有望进一步分化 (43)
(1)客户资源不同,导致不同装备厂商对应的市场空间不同 (43)
(2)大客户与小客户的差别,还体现在自下而上传导的资金压力 (45)
48
五、重点企业简况 ..................................................................................
1、先导智能:国内锂电装备龙头,剑指全球市场 (48)
(1)产品技术超越日韩,抢占最优客户、并购泰坦扩大业务版图 (48)
(2)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锂电设备收入连续翻倍无忧 (48)
(3)半年报增长88%,锂电仍然为核心业务,预计全年收入约21亿 (49)
2、赢合科技:国内唯一整线设备供应商,与国轩沃特玛共同成长 (49)
(1)国内唯一整线设备供应商,先后收购新浦和东莞雅康全方位布局 (49)
(2)手握核心客户大订单,与国轩沃特玛共同成长 (50)
(3)IPO后产能扩大,技术与市场大幅领先国内同行 (50)
3、科恒股份:新增订单充盈、业绩无忧,积极推动前端一体化 (50)
(1)收购浩能科技布局锂电装备,锂电业务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50)
(2)浩能科技:以锂离子电池设备为基础,实现涂布机的跨行业应用 (51)
(3)新增订单充盈,业绩增长无忧 (52)
4、星云股份:后端设备自动化先锋,产品线向上游拓展 (52)
(1)产品完整、技术成熟,领先的锂电检测系统供应商 (52)
(2)产品定位中高端,深度绑定优质客户 (53)
(3)IPO募资加码锂电业务,未来战略促进长期发展 (53)
5、金银河:华丽转型的锂电设备新晋厂商,后来居上 (54)
(1)经营重心发生转移,主业向锂电设备扩展 (54)
(2)手握大客户订单,业绩增长可期 (55)
(3)IPO募资突破产能瓶颈,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56)
新能源产业扩张强劲,由政策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

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逐渐由政策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

首先,伴随更多厂商加入新能源大军,市场竞争加剧将导致整车厂下调销售价格;其次,厂家通
过扩产实现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

根据UBS的预测,中国将在2023年实现电动车与燃油车在EBIT层面的盈亏平衡,若考虑我国对新能
源汽车的高额补贴,则这一时间点有望提前到来。

多重因素影响下,
新能源汽车价格将持续下降,需求驱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
力。

动力锂电结构性产能过剩,行业格局两级分化。

锂电行业有效产能依然不足,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持续上升,强者恒强的趋势不可逆转。

从供给角度看,2016年主要动力锂电池厂商合计产能为69.35Gwh,到2020年将有望升至360.55Gwh,期间增速高达51%。

假设前五家(松下、三星、LG、比亚迪、CATL)龙头电池厂产能将按照50%的平均行业增速增长,则2020年前五大公司的产能供给有望达180Gwh。

从需求角度看,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373.4万辆,需要配置的有效产能至少为324Gwh。

在锂电厂商低端产能退出、集中度
提升的背景下,我们假设前五家龙头电池厂出货量将在2020年上升到行业的70%,届时其产能至少需要达到226.84Gwh,有效产能依然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车企和锂电企业已逐步形成联盟关系,未来锂电
企业和整车企业的绑定将进一步发展和强化,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锂电设备加快进口替代,产业链龙头相互抱团。

未来几年锂电企
业的产能扩张与生产线改造将对锂电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形成
持续的需求。

根据我们的测算,2017-2020年,全球动力锂电设备投
资总规模分别达到503亿、754亿、1004亿和1361亿,CAGR为39%。

按照生产工艺细分来看,2020年,搅拌涂布、辊压分切、卷绕、制片模切、检测、物流自动化和PACK对应的市场空间分别为340亿、68亿、272亿、136亿、272亿、136亿和136亿。

伴随国产电芯厂的崛起,国内企业立足于部分高端产品,带动整体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涂布机、卷绕机、分切机等高端设备领域,逐步赶超国外巨头。

据高工锂电预计,到2020年锂电设备的国产率将达到80%,国产设备替代空间巨大。

未来锂电池生产设备的发展规划包括国内和国外两个主线,全球来看,松下、LG化学、三星SDI、CATL、比亚迪等龙头(潜在)大
规模扩产,以先导智能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有望进一步与更多龙头厂商
建立合作关系,实现全球供货;国内市场来看,锂电池设备非标准特
征明显,客户粘性极强,电池龙头与生产装备龙头强强联合趋势愈发
明显,未来锂电池设备行业龙头和电池企业龙头将齐头并进。

目前,先导智能、赢合科技等优质企业已抢先与优质电芯厂家达
成合作,未来锂电装备行业有望进一步分化,一方面,客户资源不同
导致不同装备厂商对应市场空间不同;另一方面,大客户与小客户的自下而上传导的资金压力不同,规模较小的新能源车企更依赖补贴,
对设备企业的赊款问题更为严重,设备企业应收账款承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