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阶段考试质量分析
2012年11月7日—8日,我们学校组织了第四次月考试,这次考试的试题,难道系数相当大,再加上我们学校的学生又是差等学生比较多,为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作为班主任,为此做了下面的工作,以便顺利进行以后得的教学工作。
首先,“低起点,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学生们知道成绩后,我对他们做了三次,共3小时多的思想教育与心里辅导,向他们讲述了两个没有考好的原因。
第一,这次考试,考试题难道比较大;第二,还有部分考试题,超越了我们复习的教学计划,本来应该是咱们复习了能够得分数的题,由于没有复习到,而导致丢了分数,那是应该的。
同时,各种考试,除知识能力检验外,同样兼有心理素质考察的功能。
复习备考不仅是求得知识能力的增长,更是一场心里素质的提升。
站在同等知识能力水平的备考线上起步,能否保持良好的复习心里状态,坚持到最后的冲刺,则往往成为高考成败的关键。
对此,同学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同时还肩负着家庭与师长的期盼,心里压力很大,有些学生出现一些比较大的心里起伏是正常的。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但是,压力过于大,就容易出问题。
必须及时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积极寻找适当的应对策略,将问题消灭在萌芽期或者前期,不能任其恶性发展,将来带着问题进入考场,留下遗憾。
我根据教学的经验,针对目前存在的某些不良表现,采取以下
措施:第一:调整期望值,适当解压。
咱们要正确评估自己,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制定恰当的目标。
也要知道,自己周围的同学中间,在学习方面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同学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在学习上还是磕磕绊绊,也经常产生技不如人的感觉,因此,要有平和心态。
可根据平时检测在自己班级或年级所在位置,设定合理追赶目标,可以根据某些知识快,章节薄弱环节,决定复习的侧重点和方法,制定达到目标的详细计划,怎样实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是作业量不够,上课时候,听课走神了,或者没有把握听课要领,或者是考试题难度较大,还是不适合自己的基础。
要知道,超越别人,首先是要超越自己。
不给自己定高目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看是慢,实则快。
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提醒自己,不能因为一时间的挫折而心焦急躁,也不能因为内容的增加,难道的增大而放弃目标追求,做一个‘撞钟和尚’,始终保持平稳心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第二:强化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可以从三方面尝试。
一是找老师或者信任的同学,请他们帮助分析自己过去或者现在的状况,记住他们对自己肯定和鼓励的话。
别人对自己好的方面的评价就是自己的优点之处,要把他们作为前进的动力。
二是自我暗示,通过回想自己过去学习,考试中的成功情景,进行意识强化,并且追溯这些成功的前提与原因,以供现在或者今后复习时候借鉴。
积极的暗示会带来神奇的效果。
如这次考试比上次考试前进了几名次,这个题是因为审题仔细做对了,某小题尽管失分数了,但是解题方法却是掌握了,经常翻阅一下自己的作业本,
看看前一段的学习记录,会有成就感的。
试想想,如果坚持下来,积累下去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的,因此,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要肯定,有意识强化,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方面都会有所变化的,学习效果会有大的改观的。
第二:咱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详细制定一个反思计划,摘录平时学习心得,抓住复习中的弱点,有目的的逐一落实。
特别是,当自己抱怨复习东西多而杂时,往往会多而生乱,乱而生烦,这时需要冷静思考,将所要复习的内容按照重要性次序或者难易程度排队,依次解决。
每复习完一段后,回头看看复习目录,梳理复习线索,或者结合《考试大纲》的考点提示,自问一下,掌握了哪些?哪些基本掌握但不熟练容易出错误?哪些尚未弄清楚,以便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就,针对性予以突破。
特别是在复习的后期不能沉溺于题海,要回归课本,将教材内容熟悉一遍,能有一个完整把握复习内容的感受。
实际上,每年的不少考题,都在课本上能够找到原形,也可让科任老师帮助,“吃小灶”是解决复习盲目性的有效办法。
第三:注意适当休息,娱乐和锻炼,学会忙里偷闲,给身心充电;调节复习形式,避免单调刺激产生厌倦心里,可将背诵内容制成录音播放;可将鼓励性语言贴在醒目处,时时激励自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候,要想想成功人士的求学的艰辛历程或者有趣故事,调节学习气氛。
我们始终要保持平稳,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是高效率复习的重要保证。
其次,“按照学习规律,科学分配复习内容,合理安排记忆时间”
复习要及时才能有效,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阶段,对于同一内容,我们安排多次复习机会,讲课的前一天咱们复习课本内容是复习第一次;第二次复习是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堂讲练;第三次复习是课后学生整理笔记,做作业;第四次复习是下一次课开始时的作业讲评。
第五次复习是章节小测验及其讲评,第六次复习是学期中考试及其讲评;前几次复习时间间隔比较短,后几次复习时间间隔越来越长,这种把同一复习内容分散在不同时间内进行的方法要比集中复习效果好得多。
其原因是再记忆赶在遗忘前面,巩固了记忆。
在学习活动中,总是开头的和结尾的阶段学习效果好。
为了收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们要把最重要的记忆内容安排在最有利于记忆的时间里,也就是一节课开始后的前面几分钟和结束前的后几分钟,前者复习上次课的知识要点,纠正上一次作业的错误;后者小结当堂课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
再次,“采取阶段复习方法,务实基础,提高水平。
1》复习课本,课本是复习的主要内容,从高三的第二个月开始,到高考前面的倒数第三个月,我们以课本为主,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当然课本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我们要基于课本,但是不拘泥于课本,多联想相关的知识,各科目内部尽量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
2》专题练习,咱们要做好复习阶段的对应练习,咱们要主动调整学习活动,做对的,要强化方法与技巧;存在问题的,主动去找
老师,听老师的耐心讲述,把听讲时候的心得写下来,咱们要做好错题集,做好错题集的订正工作,咱们要会看书,不能盲目做题,必须在搞清楚概念原理,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去做题,这样的练习题才是有意义的,对于课本与复习书中的典型例题,要深刻理解,并学会解题后的反思,反思题意,防止误解,经常复习回忆曾经做错误的题,达到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