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类型
有发生学联系的土地刻面的重复 组合型
具足够一致性的景观组成,一个 或多个土地素的组合,与周围地 区相分开 景观的基本单元,岩性、形态、 土壤和植被均一致
1:1500万 1:1500 万 ~1:500 万 1:500万~1:100万
1:100万~1:25万 1:8万~1:1万
>1:1万
第二节 土地分级
第一节 土地类型
一 、基本概念
3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 别
(2)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类型强调的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土地利用类
型一方面反应出土地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也反应出 社会属性,即人类活动所赋予土地的属性。因此在划 分土地类型时也应适当考虑到土地利用类型。
第一节 土地类型
第二节 土地分级
三 、土地分级的目的
2 土地分级也是土地类型制图的基础。 由于受土地类型图的比例尺和负荷量的限
制,只能表示出某一等级的土地单位,用于作 为土地类型图的基础制图单位,因此,土地分 级是否恰当,不仅直接关系到土地分类的科学 性,而且也间接影响到土地类型图的科学性和 实用性。
第二节 土地分级
第二章 土地类型
上一章讲述了土地、土地资源
的概念,分析了土地的特性,叙述 了一下土地科学国内外发展简史。 这一章我们讲一下土地类型、土地 分级以及土地分类。
第一节 土地类型
一 、基本概念 1 土地类型分类
土地自然类型的分类,它是以土地 自然属性的差异性为依据,可以根据土 地的某一自然属性或土地的自然综合特 性进行分类,其目的在于研究土地类型 的空间分布规律。
定义 大气候区域
适宜的制图比例 尺
<1:1500万
土 地 大 区 ( land 代表大陆构造的区域形态 division)
土地省(land province) 第二级构造或大型岩石组合
土地区域(land region) 岩性单位,或各处都经历了可对 比的地貌演化的相邻岩性组合
土地系统(land system) 土地刻面(land facet) 土地素(land element)
(3)自然属性考察分两方面:景观形态特征(地形地貌、植被 类型等)和土地性质(土壤性质、气候性质等)。它们在不同层 次的土地类型划分标准上的重要性不同。
(4)性质一致性是相对的——根据划分尺度不同或划分标准的 详细程度不同,同一类型的土地一致性不同。于是产生了各种土 地类型划分系统。
第一节 土地类型
土地类型是地球表面规律分布、面积大小不同、 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 同一种类型的土地单元应具有:
1 相似的外貌形态,一般以其地貌、植被、土 壤类型为代表
2 相似近的成因及可以比拟的、相近似的土地 性质,如地形坡度、水文条件等大致相同的自然生 产能力
3 相同类别和程度的土地利用适宜性或因素的 限制性
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 分类归并的产物。
b 由于土地各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 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 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 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 间单元划分为一种类型组合,即土地类型。
第一节 土地类型
一 、基本概念
土地单元是一组相联系的土地,它们在土地系统 内和某一特定的地形相关。
第二节 土地分级
四 、土地分级系统
1 英澳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
一个或几个地区的组合,它的
土地系统
地形、土壤出现重复的组合型( 相当于地方),在这个土地系统
澳
中的地形、土壤、植被重复出现。
大
一组相关的土地利用相似的土地点
利
土地单元
(即地形、土壤、植被一致)
第二节 土地分级
一、 土地分级概念
所谓土地分级就是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 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 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 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处于同一级别的土地单位,不仅在土地的 综合属性上有相对一致性,而且在土地利用性 质上也有相似性。
第二节 土地分级
二 、土地分级的要求
这些都是现代土地分级系统的早期形式
第二节 土地分级
四 、土地分级系统
1 英澳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
土地分级系统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克里斯琴 和斯图尔特于1953年在《凯瑟琳-达尔文地区的调查 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土地系统”(land-system) 和“土地单元”(land-unit)术语。
土地系统是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的组合,它的地 形、土壤、植被出现重复的组合型。也就是说土地系 统包含不同类型的土地,它们按一定的规律出现。
一、 基本概念
4 关于土地类型概念的几点说明:
(1)土地类型是一组具有共性的空间单元或土地单元,同一类 型内的土地也许有差异,但比类型间差异要小。 (2)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自然属性;它与土地利用类型有 区别(P11 ),但划分土地类型时也要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相同的 土地类型应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农业适宜性、土地保护和改造 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措施。
二、 土地类型研究内容和意 义
土地类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土地分类 与土地分级,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地理环 境的分异规律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土地 类型的研究,不仅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 的深化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开展土地 评价、土地承载力研究以及土地利用规划 和管理等实践任务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工作。为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开发及土 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土地类型调查
土地评价
土地适宜性分类 土地生产潜力分级 土地利用类型 基准地价分等
……
土地类型图
第一节 土地类型
一 、基本概念 3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
别
(2)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一定土地类型经过长期开发改造
而形成的具有特定土地用途、利用方式的地域单位, 即土地利用相同的单元土地或土地资源。
四 、土地分级系统 1 英澳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
前四级实际上是自然地理区域单位,即 自然区划研究的对象,后三级才是土地分级 单位。
土地系统
英
土地刻面
国
土地素
第二节 土地分级
四 、土地分级系统 1 英澳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
1973年,著名英国土地研究专家米切尔在土地评价时发 现:三个级别之间有时会出现用上一级描述太过简略,用下 一级描述又太过复杂的情况,于是在三个级别前后加上过渡 级别:土地链、土地丛和土地亚刻面。在1979年发表的《资 源与规划》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十级土地分级系统。 P17: 表2-2; P18:图2-3
第一节 土地类型
一 、基本概念
2 土地类型 广义:是指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
它包括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上的土地类 群归并,此外还包括研究土地类型的结 构和动态演替机制和规律等。
第一节 土地类型
一 、基本概念
2 土地类型
狭义:源于自然地理学,也称景观形态单元或者
土地单元。 a 是指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
3 分级系统应力求简明。
第二节 土地分级
三 、土地分级的目的
1 土地分级主要是为土地分类服务。 土地分级是采用地域系统研究法划分不同级
别的具体地段,或逐级合并为更高一级的的土地 单位。而土地分类是采用系统分类研究法,对同 一等级土地单位进行分类,得出级别高低不同的 的各种土地类型。土地分级是土地分类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只有完成了土地分级才能开展土地 分类研究。
相、限区和地方的比较
土地级
地形
气候
水文 土壤 植被
相 地貌面
小气候
土壤水性 质相同
变种 群丛
限区 地方
初级地貌形态 小气候组 (简单、复杂)合
初级地貌形态 组合
地方气候
排水和潜 水条件相 同
水文复区
变种 群丛组 组合 合
复区 复区
第二节 土地分级
四、 土地分级系统 2 前苏联景观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
1932年,S.W.伍德里治在《侵蚀轮回与地形表现》中 把“平地”(flat)和“坡地”(slope)作为最基本的土 地单位。
1933年,J.F.昂斯特德在“区域地理系统”中提出一 个划分区域的六级系统:“相貌”(feature)、 “地方” (stow)、 “片”(tract)、 “副区”(sub-region)、 “小区”(minor-region)和“大区”(major- region)。
4 相同的土地保护、改造和生产力提高的措施
第一节 土地类型
一 、基本概念
3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 别
(1)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 土地资源类型主要是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
价值或功能(由自然性质和社会经济特性共同决定的) 的差异性而划分的。即在考虑了土地自然属性的基础 上,又进一步考虑土地的利用价值(如生产潜力、适 宜性、地价等)或土地利用功能(如利用现状类型)。 因此,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 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四 、土地分级系统
关于土地分级系统,迄今尚无统 一的认识。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各 国学者提出了许多土地分级系统方案 (30多种)。
第二节 土地分级
四、 土地分级系统
1 英澳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
1931年,R.波纳在《区域调查和大英帝国农业资源 估计的关系》中首次提出“立地” (site)和“区域” (region)的概念。。
亚
土地点
在内部性质和土地利用特点更为 一致的区域(类似于限区和相)
第二节 土地分级
四 、土地分级系统
1 英澳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
受到澳大利亚分类系统的影响,英 国牛津军事工程实验处在1966年提出了 一个比较复杂的土地分级系统。
英国牛津军事工程实验处的土地分级系统表(林超,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