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与法治《我与社会》全文课件1

道德与法治《我与社会》全文课件1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拓展延伸 ➢ 在社会中,我们会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
车司机、银行职员等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 系。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试着绘制自己的社 会关系网络图。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8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 他不畏 困难的 坚强意 志和为 阿拉伯 民族统 一与幸 福而奋 斗的远 大抱负 。

9.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 系当今 考试的 实际培 养分析 问题的 能力; 学生对 唐朝人 衣食住 行的时 尚和博 大宏放 的精神 面貌的 了解, 感知科 举制度 的创新 对社会 进步的 促进作 用;想 象唐朝 人的生 活,培 养学生 丰富的 想象力 。
这属于( B )
A.血缘关系 C.业缘关系
B.地缘关系 D.亲缘关系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李枫今年度过了一个十分充实的暑假。和
几个同学一起参加了暑期夏令营,开阔了视野, 增强了合作意识,也提升了个人的生存能力。 之后到乡下外婆家住了几天,在果园里采摘水 果,体验了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回到家后又帮 助隔壁的赵爷爷学会了用电脑上网,他感觉到 了极大的满足感。
会的一员
社会关系的类型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课堂练习
1. 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
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下面的社会
生活情景能给我们美好感受的是( D )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 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 之分忧。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
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相关链接
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
在家庭 在学校 在小区 在社会 在国家
子女 学生、同学 业主、邻居 行人、观众、顾客…… 公民、建设者……
……
……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血缘关系: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 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地缘关系: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 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 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依据生活经验,感 受社会的丰富多彩。
感受社会生活
1.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探究与分享

5.了解“三角贸易”的背景,知道“三角 贸易”路 线和内 容,能 概括出 殖民扩 张的大 致手段 。
6.说出玻利瓦尔在拉美独立运动中的主 要事迹 ,简要 了解拉 美其他 国家和 地区的 独立运 动。
7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是学习和模仿 中国文 明的史 实,懂 得善于 学习和 模仿他 人是提 高自身 素质的 一种重 要途径 。
No ➢ 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 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课堂小结
绚丽多彩
我与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
感受丰富 认识深刻
我们都是社 个人与社会关系
①边远地区支教 ②公交车上主动让座
③随手乱扔垃圾 ④搀扶盲人过马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2.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 系分为不同的类型。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 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

3.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 使学生 认识到 历次危 机爆发 的形式 虽有所 不同, 但就其 根源来 讲,都 是源于 资本主 义社会 的基本 矛盾。

4.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 讲述, 使学生 认识到 罗斯福 新政在 维护资 本主义 制度的 前提下 进行调 整改革 ,克服 了危机 ,但不 能根本 消除危 机。引 导学生 辩证地 看待资 本主义 国家的 改革和 内部调 整。
教材3、4页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读 一读课本上他的日记节选。
➢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 下来,与同学分享。
2.感受社会生活的意义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 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 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 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探究与分享
教材5页
➢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 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 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 分别应该怎样介绍?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1 我与社会 课件(共21张PPT)

1.书面语是由口语加工而成的,大多 采用书 面形式 表达, 由于言 者与听 者、作 者与读 者不是 直接接 触,所 以在修 辞上要 求有严 密性、 系统性 和规范 性。

2.本文是一篇充满激情、现场发挥的 讲演词 ,口语 色彩极 浓,从 而更好 地表达 了自己 的感情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