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燃煤改燃气锅炉房设计1、总平面布置1.1 总平面布置本工程锅炉房位于XXXXXXXX 厂区西南角,为框架结构单层建筑。
占地面积475 m 2,建筑面积475 m 2,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项目东侧为空地,南侧为厂区院墙,西侧为绿地水塘,北侧为厂区钢材库,与新建锅炉房项目直线距离14m ;项目东北侧为厂区发酵车间,为单层建筑,与锅炉房直线距离32m 。
与相邻建筑距离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2006 )第3.4.1 条表3.4.1 的规定。
锅炉房共设有三个直通室外出口,其中锅炉间设两个直通室外出入口,满足相关规范及使用要求。
1.2 环境景观和绿地布置新建燃气锅炉房北侧厂区主干道,是厂区环境景观的重要部分,本工程设计在满足锅炉房建筑工艺要求的同时,注重环境设计,为美化厂区创造条件。
在锅炉房厂区西侧为现状绿地水塘,东侧为现状空地,为建筑周边绿化预留了充分条件,根据厂区环境设计效果,可结合具体的使用功能有重点的进行绿化树种的选择。
在建筑前区以草坪绿地为主。
点缀观赏性强的花卉、灌木。
1.3 竖向设计(1)锅炉房场地竖向设计依据:场地标高和市政管网现状,采用雨污分流。
(2)锅炉房建筑内的污水及废水由污水、废水管排入室外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 3)锅炉房场地内地表雨水排放采用雨水井,汇集到地下管网,最终排入城市管网。
1.4 交通组织厂区道路联通锅炉房三个直通室外出入口,将厂区的锅炉间、燃气调压柜等按厂区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要求布置在建筑前厂区道路内。
出入口设于锅炉房两侧立面方向,便于市场生产使用及安全疏散。
2 、装机方案根据目前厂区燃煤锅炉房蒸汽实际需要负荷确定将厂区现有2 x 10t/h , 1 x 4t/h燃煤蒸汽锅炉替换为3台燃气蒸汽锅炉,其中2 台额定蒸发量3t/h ,1 台额定蒸发量2t/h ,均配套低氮燃烧器。
常规状态下开启燃气蒸汽锅炉1 台,额定蒸发量3t/h (一用一备),根据负荷情况再增开1 台额定蒸发量2t/h 的燃气蒸汽锅炉,最大负荷时为3 台锅炉全开使用。
锅炉额定蒸汽压力:1.25MPa 。
额定蒸汽温度:184 C。
3 、主机技术条件对本项目锅炉的生产厂家,必须具备自主生产3t/h 及以上容量燃气蒸汽锅炉的能力和运行经验。
要落实国家关于贯彻执行《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和《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的有关意见。
对锅炉生产单位的要求:(1)对已经通过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的锅炉设计文件,应当按照《锅炉节能规程》的要求,及时增加相应的节能设计内容,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出厂的锅炉产品能效达到规定能效指标要求。
(2)应按照《锅炉节能规程》的要求向使用单位提交锅炉产品能效测试报告。
有条件的单位应当尽量在出厂前完成锅炉能效测试;需要在现场进行能效测试的,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时间安排告知办理使用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燃气锅炉技术参数:(1 )3t/h 燃气热水锅炉额定蒸发量:3t/h额定蒸汽压力:1.0MPa额定蒸汽温度:184 C锅炉设计热效率:100.8%燃烧方式:微正压给水温度:20 C排烟温度:W 140 C适用燃料:天然气天然气燃料消耗量:<232Nm 3/h锅炉NO x排放浓度:w 100mg/Nm3工作噪音< 50dB(A)2 )2t/h 燃气热水锅炉额定蒸发量:2t/h额定蒸汽压力:1.0MPa额定蒸汽温度:184 C锅炉设计热效率:100.6% 燃烧方式:微正压给水温度:20 C排烟温度:W 140 C适用燃料:天然气天然气燃料消耗量:<155Nm 3/h锅炉NO x排放浓度:w 100mg/Nm3工作噪音< 50dB(A)锅炉给水水质经软水处理后满足GB/T12145-2008 的相关要求。
锅炉自带运行自控系统,并能实现多台联控。
4 、热力系统4.1 蒸汽、凝结水和锅炉排污系统根据本项目燃气锅炉房确定的热负荷及装机方案,锅炉房安装2 台3t/h 燃气蒸汽锅炉和1 台2t/h 燃气蒸汽锅炉,正常生产时为两台3t/h 燃气蒸汽锅炉一用一备,视生产用热需求确定锅炉的开备数量。
最大负荷三台锅炉全部开启使用。
单台锅炉额定蒸汽压力为1.25MPa,蒸汽为饱和蒸汽,蒸汽温度为184 C。
1 、蒸汽系统锅炉房蒸汽管道采用锅炉主蒸汽管分别接入分汽包的系统方式,生产工艺用蒸汽、采暖季换热器用蒸汽可根据用气量大小直接从分汽包上接出,分汽包上设两个用汽接口,分别为工艺用汽接口、采暖用汽接口(供厂区采暖换热设备)。
生产车间内蒸汽计量和减压装置利用现有设置,不需重复购置。
分汽包上另设一支蒸汽管供热力除氧设备,蒸汽管上设减温减压装置。
分汽包供汽压力为1.25MPa ,供蒸汽温度为184 C。
蒸汽系统疏水均排至连续排污膨胀器,除氧器溢流水经水封装置与放水管一起接至连续排污膨胀器。
2 、凝结水系统生产工艺用蒸汽的凝结水拟做回收利用,即凝结水经回水管进入软水箱供锅炉系统使用。
3 、锅炉排污系统锅炉排污系统包括连续排污与定期排污。
本项目锅炉房内三台锅炉共用1 台连续排污膨胀器,定期排污则通过锅炉定排管直接排入除渣沟最后进入排污降温池。
锅炉下联箱的紧急放水接至本炉的定排管上。
锅炉连续排污量最大按10% 计算,经换热回收后,排污冷凝水温度降至65 C,排入排污降温池,在排污降温池内降至排放标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4 、化验取样冷却器本项目为三台锅炉以及除氧器分别配备化验取样冷却器,共设置四台,分别与污水管网连接。
4.2 锅炉給水系统锅炉给水系统由全自动软水器、软水箱、除氧水泵、除氧器、除氧水箱、给水泵等组成。
锅炉给水系统原水为市政自来水,经全自动软水器处理后至软水箱,再经除氧水泵将软化水打入除氧器,除氧后的达标水再由给水泵送至锅炉节能器,水在锅炉节能器内与烟气进行热交换,换热后送至锅炉进水口。
锅炉节能器的热效率一般为锅炉运行最大负荷(8t/h )的5~6% ,总热回收量500kW ,锅炉给水温度提升30 C,给水经换热后进入锅炉系统。
三台锅炉共用一台全自动离子交换器,为双头双控;除氧水泵共设两台,一用一备,给水泵共设六台,均为一用一备。
除氧器选用全自动过滤式除氧器,为三台锅炉共用一套设备。
4.3 辅助设备431除氧设备技术参数432锅炉给水泵技术参数技术参数433软水泵技术参数434软化水装置技术参数435锅炉房主要设备列表表5-1 锅炉房系统主要设备列表436原锅炉房拆迁工程量表表5-2 原燃煤锅炉房拆迁工程量表5、烟气系统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炉膛以辐射传热方式传热给炉水,烟气到达锅炉尾部后由后部排出并进入节能器,加热一次管网回水。
经余热回收后的烟气温度可降低到100 C以下,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锅炉烟气分别通过各自烟道汇总到一座烟囱排入大气。
烟囱直径为① 700,高度为12米(暂定,最终由环评确定)。
每台锅炉的烟道设置防爆门及电动烟道蝶阀各一个。
6、热力管网本项目内厂区蒸汽管网需同步改造,锅炉房主体外供热管网采用架空方式敷设主要室外蒸汽管网敷设工程量详见表5-3。
表5-3 本项目室外蒸汽管网敷设工程量7、燃气系统(1 )工程概况本工程由市政管网接中压天然气管道至热源厂厂区内调压柜,降压后由管道送至炉前燃烧器,与锅炉送风混合后入炉燃烧。
燃料种类:天然气额定负荷时最大耗气量:700Nm 3/h供气压力:燃烧器阀前动态压力为15~20kPa。
(2 )设计界面本项目燃气系统由当地供气管理部门根据建设需要进行设计。
8、暖通系统(1) 采暖厂区各建筑物均采用机械循环、垂直双管式采暖系统,各建筑物室内采暖设计温度如下:值班室、控制室、更衣室、传达室:18C水泵及水处理间、天然气计量间12C浴室25C卫生间16 °C室内采暖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
散热器采用钢制散热器。
(2)空调本工程值班室、控制室夏季设分体空调。
(3)通风锅炉间采用机械通风系统,正常换气次数6 次/ 小时,事故换气次数12 次/ 小时。
排风机采用防爆型轴流风机2 台,平时开启1 台,事故时开启2 台。
排风机应与锅炉间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联动,燃气浓度超标时自动启动。
卫生间、浴室设机械排风,排风量按每小时10 次换气量计算。
9 、电气部分9.1 概述设计范围包括2 x 3t/h、1 X2t/h 燃气锅炉、天然气调压站及配套设施的电气部分设计。
9.2 供电电源及装机功率本期工程电源引自厂区变电站,系统采用0.4kV 电压。
本工程主要电负荷包括锅炉的燃烧器、给水泵、化学水处理系统以及天然气调压站等用电负荷,总装机功率65kW 。
为保证锅炉房系统用电的可靠性,本工程电源引自厂内10kV 总变电站2 段低压侧工作段,由厂内提供双路电源,从而确保设备系统的安全。
根据电网对工业用电负荷的考核要求,在低压工作段上装设集中式无功补偿装置,确保工业用电负荷的功率因数在0.95 以上。
9.3 电气设备选择(1 )低压配电柜采用抽出式开关柜;(2)照明开关、插座均选用86 系列,除注明外均为250V-10A ,暗装;(3)电缆桥架采用托盘系列,风机、水泵等电缆均沿桥架敷设;(4)锅炉间所有电器设备均选用防爆设备,电气管线做防爆密闭处理。
9.4 配电装置布置锅炉房内设低压配电间,内设0.4kV 低压配电柜。
9.5 电气二次部分9.5.1 监控厂用电源的控制纳入热控专业的控制系统。
在集中控制室由控制系统监控的设备范围如下:0.4kV PC 进线断路器、联络断路器;0.4kV 馈线断路器、联络断路器。
以上电气设备通过在控制系统的软手操实现一对一控制,采用硬接线的方式实现与控制系统的连接。
9.5.2 监测厂用电源系统的测量按照《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配置。
由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取消常规测量仪表。
向控制系统传送的模拟量信号为4~20mA 标准信号。
380V 厂用电源系统采用380V 智能测控保护装置输出4-20mA 标准信号,采用硬接线方式接入控制系统。
380V 智能测控保护装置安装在380V 开关柜内。
9.5.3 继电保护380V 厂用低压动力中心进线、联络和馈线的保护采用开关本身的微机型智能脱扣器或380V 智能保护测控装置。
380V 电动机回路的保护采用开关本身的微机型智能脱扣器或380V 智能马达控制器。
保护动作信号送往控制系统。
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连接方式采用硬接线。
380V 智能保护测控装置和380V 智能马达控制器安装在380V 开关柜内。
9.5.4 交流不停电电源UPS本工程设置一套交流不停电电源UPS。
UPS 包括整流器、逆变器、静态转换开关、旁路变压器、手动旁路开关和交流配电屏等。
交流不停电电源UPS 不自带蓄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