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各项管理制度汇编1场长职责1、负责猪场的生产计划制订、分解和落实工作。
2、负责猪场生产的组织管理、监督指导和协调工作。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实施考核、奖惩。
保持本场内部技术员、饲养员等员工相对稳定,不允许在外兼职。
4、负责生猪饲养生产过程中饲料、兽药等物质品质的控制,不断改善饲养技术,提高防疫能力,确保生猪饲养质量。
5、负责人员调配、制定生产操作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文明生产。
6、加强员工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
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在场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场内部的生猪生产和日常管理。
2、协助场长制定年度发展规划,生产计划和财务预算等方案。
3、根据本场情况会同技术人员,科学制定全年防疫、消毒、投入品采购等计划4、根据年初制定的规划、计划和方案,负责监督实施到位。
5、调动本场员工的积极性,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实施考核、奖罚。
6、对本场职工开展生产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7、保持本场内部技术员、饲养员等员工相对稳定,不允许在外兼职。
兽医岗位职责1、组织实施全场的日常消毒工作。
每天上、下午观察生猪动态,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对疑难杂症及时上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诊,尽快查明病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每天做好兽医免疫、诊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3、在诊疗过程中,要尽早、及时,合理使用药物,应根据其临床症状,对症下药。
遇到疑难病情不能诊断时,及时采血或病料送检,进行实验室确诊。
4、做好生猪的药物预防等保健工作。
5、发生传染病和疑似传染病时,及时上报。
扑灭传染病要按“早、快、严、小”的原则。
6、对有下列情况的病猪应放弃治疗,采取淘汰处理办法:对无经济饲养价值的猪;对病危或愈后不良的猪;对有严重肢蹄疾病的猪;对存在器质性繁殖疾病的猪;对有严重恶癖的猪。
7、指导饲养员做好对病猪的护理工作。
8、认真及时做好疾病的诊治记录,各圈舍的用药记录,猪的死亡记录,病死猪的剖检记录,疫病的监测记录,病死猪的处理记录等。
9、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积极推广应用兽医科研的新成果,新技术。
饲养员工作职责1、严格执行场部规定的喂料次数、喂料量进行饲喂,注重喂料效果、减少喂料应激和饲料浪费。
2、每日必须对圈舍内外清扫一次,始终保持舍内环境清洁卫生,做到门窗清洁,房顶不留尘,卫生包干区整洁舒适。
讲究职业道德,场部将不定期进行卫生和饲养情况检查,检查不合格,限期改进,屡教不改的,处以20元的罚款,经提醒警告无效者,停止其工作。
3、饲养员要经常观察生猪,及时掌握不同阶段的饮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4、服从本单位技术员的工作安排,协助做好行免疫接种、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工作。
5、按照规定要求做好场区、器具等清洗消毒,严禁私自进入其它生猪养殖场。
6、饲养员有特殊事情,一律向管理人员请假,如未经同意,作旷工处理,每天扣款20元,饲养员临时空闲时,场内部另行安排。
免疫档案管理制度1、免疫档案应保持其连续、完整和记载信息的真实性。
2、防疫人员每次防疫后,应及时规范填写免疫证和免疫记录。
免疫记录应载明防疫品种、病种、数量、耳标号、免疫日期、疫苗名称、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接种剂量、日期、免疫人员以及治疗、驱虫、消毒情况等。
3、建立疫苗出入库台账。
出入库台账应载明疫苗来源、疫苗名称、生产厂商、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及出入库数量、领用人等。
4、每月向所在镇畜牧兽医站报送防疫情况月报表,自觉接受镇畜牧兽医部门的防疫指导、防疫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
5、在免疫档案归档期,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及时向防疫人员收集应该归档的原始资料并保存。
6、免疫档案保存时间为2年,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档案保存期为3年。
猪场劳动管理制度1总则1. 为了建立猪场的科学化运行体制,严肃工作纪律,规范员工行为,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场员工必须遵守“猪场管理制度”,若有违反将根据有关条例作出相应的处罚。
3. 本场员工务必熟知本制度的一切内容,任何人不得以未知悉为由逃避责任。
4. 本管理制度由全体员工监督执行,如有未尽之处将随时修订。
考勤制度1. 员工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或早退。
正常工作时间为:8:00-12:00,14:30-18:30。
2. 实行自行签到制,托人签到及代签到者均视为迟到。
不签到则视为旷工。
3. 上班时间,不得从事个人事务活动,如洗脸、吃早餐、洗衣服等。
4. 迟到超过15分钟者,扣工资5元,当月累计达10次者予以辞退。
5. 迟到超过30分钟视为旷工。
扣除当天工资,当月累计旷工达3天者予以辞退。
6. 员工有病或有事须向场长请假,场长则向总经理请假,每天只准假1人。
员工请假应提交书面报告,特殊情况可用其它方式先请示批准,假后补交书面报告。
未经批准或假期已满未获准续假而不回场上班,视为旷工。
7. 员工每月请病事假3天内不扣工资,超过3天则按月工资比例扣除所超时间的工资。
8. 因工作需要离开猪场,视为公出。
公出者应向猪场管理人员说明事由、地点,回程时间等情况,事情紧急未及请示而出行,返回后应补充说明情况,否则视为旷工,一切费用自理。
9. 未经批准不参加场办组织的学习、会议则按旷工处理。
10. 每周允许利用休息时间外出1次,24:00时前必须回场,外出第二次须经总经理批准,每次外出员工不能超过2人。
员工职责1. 遵守猪场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规定程序工作。
2. 服从管理,听从安排,积极完成本职工作及管理人员交办的各项事务,严禁推诿、搪塞、消积、拖延。
3. 本场员工在职期内,不得再与他方有雇佣关系,并不得从事与公司有关的个人业务。
4. 文明用语,严禁使用粗话、脏话辱骂他人或打架斗殴。
5. 员工之间应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严禁拉帮结伙,散布谣言、制造是非、挑起事端。
6. 员工应积极、主动地提出促进生产的各种建议。
7. 对待顾客礼貌热情,主动介绍,耐心解答。
8. 爱护猪场及他人财物,严禁以任何形式占用或盗窃。
损坏应予赔偿。
9. 加强道德修养,诚实做事,严禁投机取巧、不负责任、敷衍了事。
不做有损于公司利益和形象的事情。
10.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入厕后冲洗干净。
11. 按时用餐,提倡使用公勺、公筷。
12. 节约用水、用电。
水、电、气使用后即时关闭,并仔细检查后方能离开。
13. 工作时间不能离开岗位,不得无故回宿舍休息,每次通私人电话不得超过5分钟。
14. 办公用品、医疗器械、修理工具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放回原处,不可乱丢乱放。
15. 员工借阅资料、书刊,须要办理手续,未经登记不得带离办公室,借出后要妥善保管不得损坏。
16. 员工因岗位调整或辞职须把使用工具、设备、饲养的猪只交接清楚;辞职须提前15天向总经理报告,并把借阅的书刊、资料和钥匙归还清楚。
17. 员工要热爱学习、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18. 如实、认真、准确地填写各种报表、档案,要求格式正确、字迹工整。
19. 每天娱乐活动不得超过23:30时。
20. 遵守国家法律,禁止一切违法犯罪活动。
防疫制度1. 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指导思想。
2.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严格执行本场的猪群免疫程序,建立有效的预防体系。
3. 禁止在场区饲养其它动物。
定期对猪场环境、猪舍做好消毒、杀虫、灭鼠工作。
4. 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增强猪的抵抗力。
5. 严格遵守疫苗的使用程序:①防疫员预通知接种时间;②饲养员提前一天统计受免猪的数量,并投喂2天电解多维;③饲养员领取疫苗。
④防疫员如实接种;⑤饲养员监督实施。
6. 健全后备种猪、基础种猪的免疫档案。
7. 上班时必须穿工作服,禁止穿着工作服和鞋外出。
8. 猪场以自繁自养为主,引种时要了解对方当地疫情及种猪免疫情况。
引进种猪后,并在隔离舍观察45天,补免有关疫苗,经确定为健康猪方能转入生产区。
9. 发现病因不明的患猪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死猪要及时清理出场烧毁或深埋,并对停放猪尸的圈舍及场地用高效消毒剂消毒,尽快消除病源和阻断传染途径。
10. 定期给猪投喂预防性药物,但免疫期间不能投药(患猪除外)。
11. 员工未经安排不得擅自离场,走村窜户接触周围农户的牲畜,不得将外人带入猪场。
12. 出入随手关门,禁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猪场。
13. 任何人不可将生肉及其制品带入场内。
14. 员工不得相互窜岗,各舍设备和工具不得窜用,严禁借给场外人员使用。
消毒制度1. 常规消毒为:后备舍、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育肥舍隔两天一次,产房和保育舍隔天一次。
消毒剂要交替使用,每周更换1种。
2. 场区和圈舍内走道每周用3%的烧碱溶液消毒1次。
3. 消毒池用3%烧碱作消毒液,4天更换1次。
4. 调出的空圈和产床首先用3%烧碱溶液消毒后,再用其它常规消毒剂消毒。
5. 水井或大水池3~5天用氯制剂消毒一次,大水池15天洗1次。
6. 每栋猪圈的脚踏消毒池和猪场小门消毒池用3%的烧碱做消毒液,隔天更换一次。
7. 员工进入猪场和圈舍,必须双脚踩踏消毒池。
8. 员工每次外出回来必须用消毒液洗手,用紫外线照射15分钟,更衣、换鞋、洗澡后才可上班。
9. 种青料的员工每次进入猪场都要用消毒液洗手和踩踏消毒池,并要换鞋子;炊事员购物回场时除采取相同的消毒措施外,还必须更换衣服才能继续上班(换下的衣物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
10. 外来物品(含食堂采购食品)必须用紫外线照射15分钟方可进入场区,行李、箱包等大件物品则需打开照射30分钟以上。
11. 饲料袋收好放入消毒室用紫外线消毒。
12. 采精室的接精杯、分装瓶、输精器(管)等清洗后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放入干燥消毒箱消毒,温度计、玻棒用70%酒精浸泡消毒,使用时必须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13. 采精或输精前必须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双手、公猪的腹部及包皮、母猪的外阴及周围,再用清水洗净,用卫生毛巾擦干后方可操作。
14. 待产母猪上产床前2小时要用火焰枪对产床、保温箱、料槽、防护栏进行彻底消毒(小心使用,注意烧坏电线、灯头等)。
15. 接产用的纸巾、垫子须用紫外线消毒后方可使用。
16. 接产前必须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外阴和乳房并擦干。
17. 断脐、断尾时必须用碘酒消毒断端。
18. 切除猪体溃脓组织时需用双氧水清洗创口创面。
19. 被病、死猪污染的地方,首先用3%烧碱全方位消毒,再用其它消毒剂消毒。
20. 注射器、针头、止血钳、手术剪煮沸消毒,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1. 注射常规药品用碘酒消毒,接种疫苗用70%酒精消毒。
22. 特殊情况下,车辆需要进入场区必须全方位消毒。
23. 本场工具如在外使用必须消毒后方可收回。
24. 配制消毒液时要严格按要求浓度稀释,先把清水加到一定量,再加适量的消毒剂,摇匀后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