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 答案和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 答案和解析

(1) ;(2) ;(3) ;(4)
三、解答题
17.已知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18.已知 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 ,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设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19.在 中,角 的对边分别为 ,且 , ,求 的大小.
20.如图,正方形 的边长为1, 分别为边 上的点,且都不与 重合,线段 的长为1, 的面积用 表示.
在△BDC中,CD=2,由正弦定理得:
∴BC=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
∴AB= ≈1.4km
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考点: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及二倍角公式
12.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则
∴由公式得n=(2013+1)÷2=1007,∴由四个数为一行得1007÷4=251余3,
A. B. C. D.
8.在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 , ,且 ,则 的面积为()
A. B. C. D.
9.已知 是等比数列, , ,则 ()
A. B. C. D.
10.某学习小组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为了测量如图所示不能到达的 两地,他们测得 两地的直线距离为2 ,并用仪器测得相关角度大小分别为 , 则 两地的距离大约等于()(提供数据:2)求 的面积 的最小值.
21.根据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有: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①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②
由①+②得,sin(α+β)+sin(α–β)=2sinαcosβ③
令α+β=A,α–β=B,则 ,代入③得:
16.(1),(3)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MAB= -α,∠AMB=α-β,过M作MC⊥AB于C,设CM=x,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 ,
又因为x=BM•cosβ= >n时没有触礁危险,即mcosαcosβ>nsin(α-β),(1)正确;
=tanα-tanβ,(3)正确
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6.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 得
考点: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7.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等比数列性质
8.A
【解析】
试题分析:由余弦定理 得
考点: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9.C
【解析】
试题分析:由 , 可知 是等比数列,公比为4,首项为2,所以其和为
考点:等比数列及求和
10.B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ADC为等边三角形,∴AC=2.

(1)类比上述推理方法,根据两角的和差的余弦公式,求证: ;
(2)若△ABC的三个内角A、B、C满足cos2A–cos2B=1–cos2C,试判断△ABC的形状.
22.在数列 中, = ,其前 项和为 ,且
(1)求 , ;
(2)设 ,数列 满足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使 成立的最小整数 的值.
∴由题意2013这个数为第252行3列
考点:数列与函数的综合;数列的函数特性;归纳推理
13.27
【解析】
试题分析:由等差数列{an}的性质可得:其前n项和Sn, 成等差数列,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4.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及同角间三角函数关系
15.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A.第253行第1列B.第253行第2列
C.第252行第3列D.第254行第2列
13.已知数列 是等差数列, 是其前 项和,若 ,则 =_____.
14.已知 , ,则 _________
15.在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已知 , ,则 =_____________.
16.如图,一船在海上自西向东航行,在 处测得某岛 的方位角为北偏东 角,前进 千米后在 处测得该岛的方位角为北偏东 角,已知该岛周围 千米范围内(包括边界)有暗礁,现该船继续东行.当 与 满足下列_____(填序号)条件时,该船没有触礁危险.
17.(1)3(2)
【解析】
试题分析:(1)中由 将所求式子转化为 表示,从而求其值;(2)中将原式转化为 的形式,进而可转化为 表示求值
试题解析:(1)
(2)
考点:同角间三角函数关系
18.(1) (2)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出公差,由此能求出 ;(2)由 整理得 ,采用分组求和法可求数列 的前n项和
3.若 ,则 为()
A.5 B.-1 C.6 D.
4.若等差数列 满足 ,则当 =()时, 的前 项和最大.
A.8 B.9 C.10 D.11
5.若 ,则 ()
A. B. C. D.
6.已知 中, , , ,则 等于()
A.30° B.30°或150° C.60° D.60°或120°
7.已知等比数列 的公比为正数,且 ,则 =()
试题解析:(1) 成等比数列

(2)
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
19. , 或 ,
【解析】
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 ,结合0<B<π,可求 ,又由acosA=bcosB利用正弦定理,倍角公式可得 ,利用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类讨论即可得解
A.1.3 B.1.4 C.1.5 D.1.6
11.在 中,已知 ,则 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B.等边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
12.用正奇数按下表排列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一行
1
3
5
7
第二行
15
13
11
9
第三行
17
19
21
23


27
25
则2017在第行第列.()
【最新】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的值等于()
A. B. C. D.
2.若数列 , , , , ,……,则 是这个数列的第()项.
A.8 B.9 C.10 D.11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2.D
【解析】
试题分析:由数列各项可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所以 是这个数列的第11项
考点:数列通项公式
3.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
4.B
【解析】
试题分析: ,所以数列前9项和最大,
考点:等差数列性质
5.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诱导公式及二倍角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