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空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

3L-10/8型空气压缩机维护检修规程1维护l.i日常维护1.1.1日常维护内容a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压缩机的启动、运行与停车,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禁超温、超压、超电流运行。

b严格执行润滑管理制度,做到''五定”(泄点、泄人、泄质、定时、泄量)“三过滤”(领油大桶到固泄贮油箱、油箱到油壶、油壶到润滑部位过滤)。

c备用的压缩机应排净积水,每周盘车两次,每次数圈。

d及时消除油、气、水管路接头、法兰等密封点的泄漏,不能消除的应挂牌示意。

e及时消除油污、灰尘,保持压缩机及环境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f对松动的管道紧固件及时调整加固。

1.1.2日常巡回检査内容a每小时检查一次各气缸夹套、水冷器、油冷器排水状况,注意冷却水排岀管水温:是否带气现象,以査明冷却器泄漏情况。

b每班二次监听气阀动作情况,判断弹簧阀片是否完好,并及时处理。

c每班至少一次观察曲轴箱油色,以判断是否有带水、带气现象而引起油质的变化d每小时检查、并记录一次各级时排气温度和压力、电机电流和温度、油压等运行参数。

e维修工或操作工每天二次手感检查曲轴轴承盖和电机轴承盖温升情况:并监听轴承转动情况,有无不规则声响,以判断主轴承转动是否正常。

j维修工每天一次监听曲轴与大头瓦、十字头与滑道、十字头销与小头瓦配合,是否有异常情况。

1.2宦期检查内容1.2.1每月检査一次进、排气阀结垢情况,以便及时淸理或更换。

1.2.2每二个月分析检査一次润滑油油质,不合格即更换。

1.2.3每六个月检查校验一次压力表灵敏度及准确度。

1.2.4每年检査一次安全阀起跳灵敏度。

1. 2. 5每月按本规程压缩机完好标准考核评比一次设备完好状况并做好记录。

1.3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1.4紧急情况停车发征下列情况之一时,需紧急停车:a.压缩机的主要零部件出现断裂、烧伤、拉毛、撞击、破坏等异常现象时:b.本岗或有关工段发生着火、爆炸等意外事故时:c.电器严重故障、电机冒烟、冒火等情况时:d.突然停电、断水、断气时:e.其它危及人身安全与生产安全时。

2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检修周期(见表)2.2检修内容a.检查或更换漏气的气阀。

b.检查更换已泄漏的各类阀门。

c.校验或更换失灵的压力表。

d.更换有故障的注油器,止逆阀及油管接头。

e.检査平衡铁、曲轴螺栓紧固情况。

f.检查十字头与连杆,活塞杆与活塞的紧固情况。

g.消除整机跑冒滴漏。

2. 2.2中修内容a.包括小修内容。

b.拆检查并记录气缸、活塞、活塞杆、气缸套等磨损情况,不合格的零部件进行修换。

c.检查调整、刮研连杆大、小头瓦。

d.检查并记录十字头与滑道间隙。

e.检查修换十字头销。

f.检查活塞环磨损情况,更换断裂的活塞环。

g.检查修换漏气严重的填料。

h.检查淸理水冷却器、油分离器。

i.检查清理齿轮油泵,柱塞油泵及过滤器、油冷器等。

J.校验安全阀、仪表。

k. 检查淸理电动机和电器开头关等。

l.检查淸理主轴承、曲轴箱、注油箱及减速机等并换新油。

m. 检查修换本机所属的控制阀门。

n. 修理主辅机的防护层。

o. 消除其它已发现的设备缺陷。

2. 2.3大修内容a.包括中修内容。

b.检査机身各部中心及水平度。

c.检査修换曲轴、连杆、活塞杆组件及连杆螺栓,并进行无损探伤。

d.修研十字头和滑道。

e.检査修换气缸及缸套。

f.检查或更换主轴承、刮研连杆大头瓦。

g.机体整组找正,消除机身与基础结合而的缺陷。

h.检査更换部分水冷器及气体管线。

i.气缸夹套水压试验。

j.检査循环油泵并测量、修换已损零件。

k.各级汕水分离器及附属设备淸理、试压。

l.检查或更换管道,整个系统喷、刷漆。

3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3.1检修方法简述3. 1. 1基础与机身a.设备基础不得与英它构筑物有刚性联接,也不允许有开裂渗油、大块混凝上剥落现象。

否则应査明原因,进行修补,但不得影响机身的水平与紧固。

b.每年至少一次全而检查地脚螺栓的紧固情况,同时检査机身底而与基础的接触情况,如出现底而与基础有脱离或垫铁松动现象时,均应重新校正机身水平度、曲轴与电机轴之间的同轴度。

c.用水平仪测量机身安装的水平度时,其测量面应位于机身与中间节座的接合而处。

d.机身上如出现裂纹,只要不是位于曲颈过渡区域,可在裂纹末端钻一个止裂孔,然后用补焊或环氧树脂铁粉粘接剂涂补的方法解决。

3. 1.2曲轴a.曲轴经拆卸后,首先应进行淸洗,并吹通所有润滑油道。

b.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检査各轴径表面,尤英是各转角过渡区有无裂纹存在,发现可疑痕迹应进行无损探伤。

不允许有径向裂纹存在。

轻微的轴向裂纹可通过研磨或机械加工消除,不能消除的则予以报废。

c.检查轴径,测建其磨损程度当曲柄销的圆度和圆柱度在0. 03〜0. 10mm或有明显环道存在时,可通过手工锂磨加以修正。

当超差较多则需通过机械加工来修正,但修磨量不得大于原直径的5%,这时还需相应变更轴瓦尺寸。

曲柄销的磨损亦可采用镀珞或喷钢的方法,再经机械加工恢复原有的尺寸。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修理,其表而粗糙度Ra为0.8u m»d.当曲轴略有弯曲或扭转变形时,可采用车磨等机械加工方法消除:较大的变形可用加压校正来消除:但变形量大于0. 5mm时一般不予修理。

e.检査曲轴平衡铁固立装宜有无松动迹象,如有异常必须重新配程。

f.主轴承与曲轴的装配可采用热套法进行,加热温度可控制在120°C左右。

g.曲轴组件装入机身后,轴承与轴承之间应留有1.5〜2. 25mm的轴向装配间隙,不足此数值可通过垫子调整。

h.曲轴安装后的拐臂差应小于0.05mm,超过该数值应重新安装校正。

测定时应分别测量其旋转90°时的四个数值。

i.曲轴键槽磨损宽度如在2〜3 mm范用内,可用机械加工方法扩大键槽宽度。

如大于3 mm 须先补焊,然后进行机械加工恢复到原来尺寸。

J.在发生严惩机械冲击、液击或连杆螺栓折断事故后,应对曲轴作上述各项检查,否则严禁使用。

3. 1.3连杆与连杆瓦a.连杆经淸洗后应吹通油道,并用五倍以上的放大镜对连杆体进行仔细检查是否有疲劳裂纹和其它明显缺陷,或进行无损探伤。

b.连杆体如有轻微弯曲变形,可用机械加圧法校正。

加压时应稍有过正变形量,并持续1〜2小时,以防回弹。

卸压后应进行退火处理,消除内应力。

c.连杆小头孔如有有均匀磨损,可通过机械加工或喷镀办法加以消除,但都必须保持原中心距500mm,且两妃中心线平行。

d.小头瓦与连杆小头孔、十字头销之间的磨损,应首先考虑更换小头瓦;连杆小头孔与小头瓦间的配合可采用H7/s6,小头瓦孔与十字头销间的配合可采用H7/f6o3.1.4十字头与滑道a.十字头与滑道间的接触而,不论在检修前后,均不允许任何软硬污物存在,尤其在安装前应仔细检查,保证接触而淸洁并具备油膜,否则极易发生拉毛或咬伤。

b.十字头与滑道表面若出现拉毛,面枳较小或仅为狭条状时,可用弧形油石、金相砂纸研磨:若出现亮点,此点极硬,必须修纸。

如果表面拉毛或咬合而积较大,则需重新锂削滑道,但必须注意滑道与中间节座结合而的垂直度与同轴度。

如无机械加工能力,亦可用略小于原滑道0.15〜0.20mm的模具,配以研磨膏、润滑油在垂直方向上、下拉磨,也可获得较好效果,但垂直度与圆柱度较难保证,拉磨时要密切注意。

上述两种方法均需根据实际尺寸重新配制十字头。

3. 1. 5活塞组件a.活塞环宜于活塞槽中时应能自由转动。

b.金属活塞环的切口热胀间隙一般为§二0.04D。

填充四氟环的切口热胀间隙可按下式计算:8 = n Da A t0. 5%D式中a——活塞环材料的线膨胀系数。

1/°CAt——进排气温差,°CD----- 气缸直径,mmc.活塞杆经使用其圆度、圆柱度或最大磨损超过极限值后,均可用镀辂或镀铁等办法进行修复,其效果良好,不但能恢复原有尺寸,而且还可提髙表面硬度,增加耐磨性。

d.活塞组件装入气缸后必须测试各活塞与缸座、缸盖间的死点余隙,并在规定范用内。

3. 1. 6气缸a.气缸镜面不得有裂纹、气孔、伤痕、沟槽和苴它缺陷存在,较轻的擦伤或拉毛可用半园形油石、金相砂纸进行手工研磨,消除痕迹。

b. 低压气缸超差和损伤,可用镇磨加工来消除圆度、圆柱度、伤痕、沟槽等,但直径加 大不超过2 mm aC.整体结构的低压气缸在超差后,也可用镶套的办法解决,查需作强度计算,材料可采 用HT200od.低压铸造气缸夹套出现细小裂纹,可用环氧树脂铁粉涂补,但修理后必须作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为0. 30〜0. 50Mpao 3. 1.7气阀 a. 阀座、阀片表而有较轻的划痕、擦伤等现象,可用60目和160目研磨膏研磨修复:阀 座密封而如沟痕较深,可先进行光刀修整,再进行研磨。

b. 阀门组装后,阀片最大升程应按要求控制在规左范囤内。

c. 阀门组装后应进行煤油试漏,以不漏或稍许渗漏为合格。

d.气阀安装时必须正确,防止装错。

3.1.8填料函 a. 拆下的填料函应首先进行淸洗,再检查各密封函接触而是否有磨损、拉伤、麻而等缺 陷。

b.修理密封环内圆表而时,可将密封环套在相应活塞杆上来回移动后取下 密封环,把 有痕迹处用刀轻轻刮去,反复多次,直至密封环内表而与活塞杆的接触而大于80%, 且接触点均布。

c. 修理密封环和填料盒两端而时,可用研磨机或手工加160目研磨膏在平板上研磨,但 必须保证两端面平行,其平行度不大于0. 02mnv 100mm 。

d. 髙压侧密封环两旁锥而,可用涂色法进行检查,通过刮研提高英接触而的密封性。

e. 每组密封环在组装后,应可以轻易地作径向移动;但轴向移动量控制在0.05〜0.10mm 范围内。

f.非金属V 形氯醇橡密封圈,可用于低压段的密封,性能良好。

3.1.9润滑 a. 齿轮端而与侧板稍有磨损,可刮研侧板结合而,以此调整若磨损严重则需更换齿轮, 侧板刨平后重新刮研。

b.检修油泵时应注意油压调节阀与钢珠的接触而。

若有损伤应予修磨,直至密封可靠, 如损伤较大,则应更换。

C.装配后的汕泵用手盘动,应转动均匀,无轻重感。

油泵安装时应注意泵的旋转方向与进出口油管关系,防止接错,产生缺油现象。

4检修质量标准4・1机身机身在基础上其纵横向水平度W0・05mm a.滑道轴线水平度4.2曲轴a. 主轴颈和曲柄销的圆度和圆柱度b.主轴颈和曲柄销的中心线平行度径向位移端而倾斜e. 曲轴安装后拐臂差f. 曲轴经无损探伤检査后应符合JB2842-80规左。

4.3连杆与连杆瓦(侧面) 0. 04~0・ 05mmc ・大头瓦与轴颈轴向间隙2. 5mm<0. 10mm W0・ 02mmW0・02mm./100m <0. 10mm <0. 20mm <0. 05mm a. 连杆大、小头瓦中心平行度W0・ 03mm. 100m b. 大头瓦与曲柄销径向间隙(上部)0. 06~0・ 10mmd. 大头瓦与轴接触而积>70%e・大头瓦座与瓦背接触而积>60%4.4 十字头a. 十字头与滑道接触而积 >60% b ・ 十字头滑道间隙 0. 17〜0. 25mm C・ 十字头锥体孔与十字头销接触面积>70% d. 十字头销与小头瓦间隙0. 04〜0. 06mm e ・ 十字头销与小头瓦接触面积 >80% f. 十字头销圆度 <0. 04mm4.5 活塞杆与填料a. 活塞杆直线度W0・ 05mm b. 活塞杆圆度和圆柱度 <0. 05mm C ・组装后的活塞杆水平度 (倾斜方向应与滑道的倾斜方向一致)<0. 10mm. m d. 填料函各接触部分 >80%4.3 气缸与活塞a. 气缸水平度 <0. 10mm. mb.气缸与活余隙12・ 5±0. 5mm22. 0±0. 5mm4.4活塞环a. 活塞环在活塞槽中沉入间隙 0. 2〜0・4mm b ・ 活塞环与气缸壁缝隙总长Wl/4 n D (D 为缸径)其它a. 齿轮汕泵径向间隙 0. 10~0・ 15mmb. 齿轮汕泵轴向间隙0. 06 〜0. 10mmC ・阀门组装后密封性 煤汕试漏:不漏或稍许渗漏 d.安全阀起动跳压力 1・05〜1・1倍的操压力5试车与验收5.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a.压缩机大、中修后试车由厂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试车:小修后试车,由生 产车间组织操作、维修人员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