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学周历及作业安排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师:葛敬玉)总学时:36注:作业交批时间见开学通知请在此处附上作业:第一章导论1、主要概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规律、政治经济学2、思考题: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⑵有人说,经济活动都是有人参加的,因而没有什么经济规律。
请对此作出评论。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有何异同?⑶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文性能否统一?怎样统一?⑷怎样认识政治经济学的人文精神与数理表达、经济现象与经济本质、历史与逻辑等方法之间的关系?⑸有一种说法,不学政治经济学,也能学好应用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经济管理学。
对此你有何看法?3、判断题:⑴人们的劳动能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⑵生产力是指人们直接征服和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
⑶生产力是一个人生产多少东西的能力。
⑷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⑸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是指科学技术本身属于生产力一个独立的实体性要素。
6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和互相依赖构成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
⑼政治经济学是理论经济科学,本质上又是一门历史科学。
⑽存在对立阶级情形下,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客观内容就是表现为阶级性。
4、辨析题: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⑵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差异。
5、问答题:⑴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们认识、利用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⑵为什么说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什么关系?6、论述题:⑴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实践性阶级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7、案例分析题:(略)第二章商品经济一般理论1、主要概念:商品、价值、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劳动生产力、简单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价值规律2、思考题:⑴、为什么在不同所有制下会有不同类型的商品经济出现?⑵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它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是商品的价值,那么,商品的“效用”、市场的“供求”是否也能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呢?⑶、如何理解商品两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⑷、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因而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有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⑸、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两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那么,随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将成怎样的态势?6、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⑺、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有三个人分别生产大米、小麦、马铃薯,如果大米生产者只喜爱马铃薯,而马铃薯生产者只偏爱大米,在一个物物交换的经济中,这三个人将获得怎样的利益?⑻、早在16世纪初,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就曾惊叹道:“金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
金钱正是万能的吗?货币究竟有哪些职能?他们所反映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⑼、假如某一时期社会上的商品价格总为10亿元,那么,是否需要投入10亿元货币用于流通?为什么?如果用纸币作为流通中的货币符号,那么货币的发行应遵循什么样的规律?⑽、“既然政府的决策者并不认为通货膨胀是好的,那么他们的政策不可能使通货膨胀的根源。
”这一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⑾、有人认为,通货紧缩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破坏力,而且通货紧缩的基本特征是价格下跌,这会给消费者带来好处,因为他们可以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所需要的商品。
你对此如何评价?⑿、恩格斯说过: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认为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何不同?3、判断题:⑴、商品必须使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也就是商品。
⑵、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交换,是因为他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⑶、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时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⑷、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⑸、商品的而因素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6、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表现为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⑺、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因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者自己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
⑻、商品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所特有的见解劳动性质,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存在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
⑼、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大。
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将日益减少,但社会总价值量将会不断增加。
⑾、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⑿、一个商品的等价形式就是他能与另一个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
⒀、一般价值形式使商品的价值第一次表现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⒁、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⒂、商业信用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的前提条件。
⒃、纸币发行量的增加,不一定引起通货膨胀。
⒄、只要商品物价水平出现持续负增长,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通货膨胀。
⒅、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⒆、价值是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须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4、辨析题:⑴、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⑵、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关系借以表现的特定形式。
⑶、不同商品按一定的比例向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⑷、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⑸、货币是惟一地专门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6、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
⑺、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已包含了买卖脱节发生危机的可能性⑻、信用买卖的发展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流通,有进益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
⑼、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和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⑽、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就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⑾、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⑿、价格偏离价值是常态,但价值始终是价格的基础。
⒀、价格与价值的相背离,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⒁、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因此,通货紧缩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5、问答题:⑴、货币的价格标准和价值尺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⑵、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决定因素及其变动与货币需要量变动的关系是什么?⑶、纸币流通规律及其基础是什么?⑷、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何特点?6、论述题:⑴、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⑵、试述通货紧缩、产生通货紧缩的原因和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⑶、试述通货膨胀及其后果。
7、计算题:⑴、去年,在供求一致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单位价格为1元。
今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或比值未变,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生产这种商品为1000万件,而社会需求为1500万件。
试计算:①、该商品单位价格应为多少?②、单位商品价值与价格偏离是多少?③、请写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④、通过上述的计算,说明了价值规律的哪些原理?⑵、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4000亿元,互相抵销商品价格总额为2500亿元。
根据经验统计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6次,当年发行纸币2000亿元。
试计算:①、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②、纸币每元贬值了多少?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③、请写出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
④、通过上面的计算,说明了纸币流通规律与货币流通规律的关系是什么?6、案例分析题:(略)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主要概念:资本、价值增值过程、剩余价值、不便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超额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工资、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2、思考题:⑴、马克思说,货币所有者变成资本家,“必须需在流通领域中,有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
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试问:货币转化为资本究竟是怎样实现的?⑵、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正确认识资本的特殊性与一般性。
⑶、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余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⑷、怎样正确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以及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联系与区别?⑸、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与形式以及明一个个工资与实际工资?3、判断题: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自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⑵、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都是资本。
⑶、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等价交换与价值形成的矛盾。
⑷、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⑸、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
6、个别资本价值要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便可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⑺、工资的实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⑻、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即使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4、辨析题:⑴、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因此,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⑵、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
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⑷、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不便资本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因此,不变资本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5、问答题:⑴、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⑵、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⑶、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何意义?⑷、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有何区别和联系?⑸、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怎样?6、为什么说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6、计算题:⑴、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
每吨煤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