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章节作业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1、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答:(1)、信息化的基本内涵①、信息化是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②、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③、信息化是指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④、信息化是指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等多个层面。
⑤、信息化是指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2)、信息化的影响信息化是一个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揭示了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全面变革的过程、活动和结果。
首先,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化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社会经济形态和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形态逐步被新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形态所改变。
最后,信息化对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答:(1)、信息资源①、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单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
②、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产生者、信息技术的集合,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产生有用的信息产生者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即霍顿所说的复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
(2)、信息资源的类型从信息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看,信息资源习惯上被分为多种类型,它是识别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①、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被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三类。
②、按增值状况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基础性信息资源和增值性信息资源。
③、按可利用范围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公有信息资源、专有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资源。
3. 全面(多角度)阐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答:我们把信息资源管理(IRM)定义为: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1)、从管理对象看,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要素信息、人员、信息技术等进行管理。
2)、从管理过程内容看,信息资源管理等同于组织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化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组织信息化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3)、从管理手段看,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四大类。
4)、从管理层次看,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
①、宏观信息资源管理主要解决国际、国家、地区等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所面临的具有普遍和战略意义的问题通过制定信息资源标准与规范,来指导和协调人们的信息资源库开发利用活动,促进社会信息化实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②、微观信息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为其事业发展所开展的管理活动。
5)、从管理应用领域看,信息资源管理被分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章信息化规划和组织1.什么是组织战略?它的意义是什么?答: (1)、组织战略组织战略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
2)、组织战略的意义组织为了在外部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和预测未来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略或方案。
2.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信息化战略的主要方法有三个方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价值链分析法(VCA3.阐述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
答: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是业务分析法、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
这两项工作关系到信息资源规划的成败。
1、、业务分析法:业务分析法是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从“职能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的角度描述组织的业务。
2、、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主题数据库是一种集约化的数据库环境,构成组织独立于具体应用的数据库资源。
主题数据库结构的稳定性是以基本表作技术保证的,这些基本表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原子性、规范性、演绎性。
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1. 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主要内容是为了完成信息系统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保证优质的信息系统上线,并能发挥信息系统在整个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采取的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2. 信息系统维护包括哪几方面?2)、系统维护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3. 信息系统评价分为几个方面? 答: 信息系统的评价分为三个部分1)、在管理方面,评价内容主要考虑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优化管理 流程、完善规章制度、提高人员素质。
2)、在技术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主要包 括五个方面: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功能与层次;信息资源利用的深 度;系统的质量;系统文档的完备性与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
第四章 信息资源内容管理1. 信息存储的主要技术包括什么? 答:现代信息存储技术主要包括五种1)、缩微存储技术答; (1) 、 根据系统维护的原因,系统维护有以下四种类型①、 改正维护②、 适应维护③、 完善性维护④、 预防性维护①、 程序的维护②、 数据的维护③、 代码的维护④、设备的维护2)、声像存储技术3)、计算机存储技术4)、光盘存储技术5)、网络存储技术2.信息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信息分类主要有五种方法地区分类法方法2)、时间分类法3)、内容分类法4)、主题分类法5)、综合分类法3. 什么是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有哪些内容?组织知识管理涉及哪些技术?答:(1)、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管理,是指一个组织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共享、创新的管理过程。
是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的新途径,知识管理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活动。
2)、组织知识管理的内容: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共享管理;知识应用管理;学习型组织;知识资产管理;知识管理的激励系统;知识管理的技术与工具;知识产品的定义与版本;知识员工的管理;学习与创新训练等。
3)、组织知识管理涉及的技术:文档管理、知识门户、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搜索引擎、智能检索技术、专家系统、电子会议、在线学习及群件等。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法规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答:(1)、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意义标准化的制定和执行是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基础和尺度,是企业和组织进行生产技术活动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依据,并已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以及最佳社会秩序为主要目标。
为了发挥信息资源的巨大能量,使之充分地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开展信息紫云园管理的标准化工作。
2)、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作用标准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政策,其涉及到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很多方面和领域,所以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保证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②、改进、保证和提高信息资源产品的质量③、合理发展产品品种④、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⑤、便于信息资源的使用和维护⑥、缩短信息资源开发的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⑦、保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2.简述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内容。
答: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结构复杂、覆盖面广的多元化科学领域。
在内容上可分为四方面1)、标准化技术:信息技术标准化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
2)、标准化设施:信息资源管理设施是信息资源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学习和执行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贯彻执行企业标准以及与各级标准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
3)、标准化术语:是指对信息资源活动中某一实物和过程的称谓或代号的标准化。
4)、标准化的管理过程:是信息资源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习和贯彻标准、制定标准以及制定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3.简述ISO 9000 系列标准的构成。
答:ISO 9000系列原则上是有五个标准构成1)、标准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外部质量保证设计—售后服务生产、安装;最终检验、试验内部质量管理第六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1. 阐述信息资源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
答: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有四点:1)、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信息资源可用,即使信息和信息系统在任何时候可被合法用户使用。
2)、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使信息在其处理过程中,内容不被非法者获得。
即在没有密钥的情况下,得到的加密信息无法被破译。
3)、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
4)、建立可审查的机制,实现责任追究性:能追踪资源什么时候被用、谁用、怎么用(如系统日志等)。
2. 概述信息系统安全层次模型—层次及其内容。
答:信息系统安全模型可分为七层: 1 层、法规道德纪律; 2 层、管理规章措施; 3 层、物力实体安全; 4 层、硬件系统安全; 5 层、通信网络安全; 6 层、软件系统安全;7 层、数据信息安全。
这七层又可以概括成三大层,即:1)、第1、2 层行为规范管理:主要是从法规和制度上规定一般公民和组织成员对信息系统安全所应承担的一屋和责任,即规范和指导人的思想行为。
2)、第3、4 层实体安全管理:主要用各种物理和管理手段(非技术的),解决信息系统硬件及其环境的防灾、防盗和防害等安全问题。
包括:对自然灾害、人为活动、硬件损害等的防患工作。
它们是信息系统可用性不可缺少的基础和保障。
3)第5、6、7 层技术安全管理:包括通信网络、软件系统和数据信息等层面的安全管理,即技术安全管理,以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最终实现信息的有效开发利用. 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关键, 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
3.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包括哪些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1)、用户及其权限管理;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日志与审计;数据备份。
第七章企业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1. 阐述企业经营管理系统及其环境。
答:企业通过其生产运作向市场提供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工艺消费者需求和国家税收)的同时,也得到最大的收益。
持续经营和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取决于消费者需求情况、同性质企业竞争情况、供给情况、政府的法规、政策与服务和企业自身条件等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因素。
所以,在经营一个企业的时候,首先要在尽可能多而准确的把握企业的内外部信息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