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银行承兑汇票业务风险分析及对策计划:一、莒县银行银兑汇票业务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二、对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防范进行调研。
三、针对调研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一、银行承兑汇票查询业务定义票据营业部和银行各受理网点代理银行承兑汇票查询申请人将其所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向承兑人进行查询的一项业务。
二、银行承兑汇票查询业务适用对象财务公司、境内外资银行等自行查询不便的中小金融机构。
三、银行承兑汇票查询业务特点和优势(一)查询网络发达;(二)专人办理;(三)查询速度快、效率高。
四、银行承兑汇票查询业务操作步骤(一)委托方提出业务申请;(二)票据营业部和银行各受理网点受理,并与委托方签订《代理查询协议书》;(三)委托方提交汇票复印件、查询票据清单及其他所需资料;(四)票据营业部和银行各受理网点接到查询资料后,填写查询书,发出查询;(五)票据营业部和银行各受理网点收到查复后,及时向委托方提交查复结果。
五、银行承兑汇票查询业务所需资料(一)《代理查询协议书》;(二)银行承兑汇票正、反面复印件;(三)盖有委托方结算专用章或公章及经办人名单的汇票清单;(四)票据营业部和银行各受理网点需要的其他资料银行承兑汇票再来看看银行承兑汇票的细节,因为我正好负责系统中的这块部分。
假设A公司向B公司购货,为支付货款,A公司向B公司出具一张商业汇票,即承诺在未来某一天向B公司付一定金额的款项。
假设A公司持这张汇票向银行申请承兑,银行也同意承兑该张汇票并在其上进行了承兑,则这张汇票就成了银行承兑汇票。
在实际操作中,这张汇票是由银行直接打印盖章签发发的。
银行办理该项业务是为A公司提供信用支持,假设B公司对A公司的信用不认可,则经过银行承兑的汇票由于银行提供了信用保证,B公司到期收款就有了银行信用的支持,B公司就不用担心到期A公司不付款,该笔生意就会顺利完成交易。
银行办理该项业务,第一可以取手续费,第二还可以争取到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存款。
A公司申请银行承兑汇票的时候必须出具A、B公司之间的交易合同和交易涉及到的发票。
正因为银行为客户提供了保证,并且得依赖客户的信用才能为其承兑,所以有些银行也把这个业务当作是信用贷款的一部分,利息计算按照垫款日利率来计算,并且银行承兑汇票可能要求提供保证金或者担保方式,担保方式包括抵押、质押等等银行承兑汇票可以为他行代签,同样他行也可以为本行代签银行承兑汇票出错的原因(一)背书不规范。
1、名称与印鉴不一致。
例如,A企业转让给B企业,而在后手签章处却盖了C的企业印鉴;背书的前手与后手签章缺字或多字。
常见的是背书的前后手签章缺字或多字。
例如,A企业转让给B企业,B企业全称为“XX有限公司”,印鉴部分却变成了“XX股份有限公司”,或者B企业为“XX有限公司”,印鉴部分却多了“股份”两字。
2、印鉴不清,汇票连续性无法辨认。
3、背书骑缝章盖得不规范或不盖骑缝章。
(二)委托收款错误。
1、多处委托收款。
表现为银行承兑汇票的多手背书中,有两处以上的背书都注有“委托收款”字样。
2、委托收款行与结算凭证的委托收款行不符。
例如,委托收款行为A银行,而结算凭证上却盖着B银行的结算章。
3、委托收款凭证填写不正确。
具体表现为付款人名称填写不正确,收款人与开户行填写不规范。
(三)背书转让给个人。
《支付结算办法》第二章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
解决办法(一)背书不连续。
根据《票据法》第三十三条:“以背书转让的票据,背书应当连续。
持票人以背书的连续,证明其票据权利。
非经背书转让,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票据的,依法举证,证明其票据权利。
”由此可见,当名称与印鉴完全不符时,可通过法律形式证明其合法性,以此来保证其连续性。
如前文述及的背书不致的问题,事实是A企业背书给了B企业,B企业又转让给C企业,但B企业背书转让给C企业时,在原本属于自己企业盖章的地方没有盖章,C企业经办人员对承兑汇票的背书也不了解,故出现了以上错误。
处理时可以通过三家企业的书面材料进行依法举证,证明C企业的票据权利,而承兑行应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给予解付。
如果不能满足以上证明,可依法行使追索权,要求更换承兑汇票或退票。
对印章不清等问题,可以加强与企业财务人员的交流沟通,让其了解银行业务运作流程,避免一些影响承兑汇票解付的主观因素。
(二)委托收款错误。
属于如委托收款行与结算凭证的委托收款行不符和委托收款凭证填写不正确等结算凭证错误,可说明情况,重新填写正确凭证,承兑行应该给予解付。
但属于因不懂银行承兑汇票背书填写而造成多处委托收款背书时,则逐个要求其合法取得承兑汇票背书的前手证明背书的连续性,以此依法举证,承兑银行也应给予解付。
(三)背书转让给个人。
由于银行承兑汇票不允许背书转让给个人,当银行承兑汇票出现一处背书为个人时,解决办法有二:一是持票人可行使追索权,退还给前手。
依次类推,直至追索到出票人,要求其更换票据或退票;二是个人的前手与个人后手达成协议,通过书面证明的形式证明背书无效,然后,由个人前手的单位委托银行收款本文来自: 中国贷款网() 详细出处参考:/zhishi/news_detail.asp?id=16741地处鲁西北欠发达地区的农行山东滨州市分行在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原则,积极探索承兑汇票风险防范的新路子,大力拓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到2003年4月末,银行承兑汇票余额达56541万元,较年初增加28652万元,同比多增21221元,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021笔、42318万元,累计兑付821笔、13666万元,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兑付率达100%。
自1998年至今,该行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无一垫付。
对此,笔者进行了专门调查。
营销的基本特点一、抓“双优”,调整客户结构。
为规避信用风险,在承兑规模既定的条件下,该行将承兑规模向“双优”客户重点倾斜,保证其信用需求,银行承兑汇票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营销过程中,坚持“抓大不放小”,千方百计“找米下锅”。
一方面,把积极争办优良法人企业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作为营销重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随时上门服务,赢得了众多黄金大户的信赖。
今年以来,为公开授信客户和AAA级信用客户累计办理银行承兑汇票18笔,金额8160万元,同比增加3210万元。
另一方面,积极营销好优质个人客户,使一批信誉良好、经营效益高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成为办理银行承兑业务的重要客户群体。
无棣县永胜农机公司是一家经营农机配件的私营公司,县支行累计为该公司签发存单质押承兑汇票金额达516万元,最终促使该企业将全部结算业务纳入农行。
这样,既促进了“双优”客户的业务经营,也为自身带来了良好经济效益。
二、抓质押,优化品种结构。
滨州分行将100%保证金和全额质押承兑业务作为营销的重点,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放开对100%保证金和全额质押承兑业务的规模限制,确保该项业务的信用需求。
二是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办法,将100%全额保证金、全额质押承兑业务的营销指标列入对各支行的考评之中,并与客户经理的效益工资挂钩,大大调动了员工的营销积极性。
三是加大宣传声势,积极主动营销。
在当地新闻媒体上重点推介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向客户散发有关宣传资料,以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度。
到4月末,累计办理100%保证金和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33855万元,占全部银行承兑汇票的80%。
三、抓管理,确保发展质量。
为强化银行承兑汇票管理,一是结合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符合办理承兑业务的企业进行筛选和确认,对双优客户优先给予支持,对经营状况恶化、资信下降的企业取消承兑汇票的签发权,严禁超权限、超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二是结合信贷新制度、新规则的落实,经常对全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进行检查,并及时督促整改。
三是深入企业了解经营、销售情况,对企业所办银行承兑汇票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
四、抓效率,实现业务提速。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快节奏、高效率,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信贷调查部门与审查部门密切合作,不断提高业务办理速度。
本着先外后内的原则,在资料齐全、客户部门确认的前提下,信贷管理部门开办“绿色通道”,即送即审,确保每笔业务审查办理过程控制在30分钟以内,实现了业务“提速”。
启示和建议一、规范操作是确保业务健康发展的前提。
为更好地满足优良客户的需要,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中既要坚持强化管理,把好签发关,同时又要尽可能地提高办理效率,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样才会实现银企“双赢”。
通过对滨州市分行的调查得知,由于该行在日常信贷管理中严格审查,规范运作,才有效保证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质量和效益。
二、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业务拓展的重中之重。
加大承兑汇票业务的营销,必须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手续办理,确保或有资产的安全。
同时,必须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出现风险,想尽千方百计化险为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对100%保证金和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要大力营销。
由于100%保证金和全额质押承兑业务具有信用风险低、综合效益高的特点,应对此进行重点营销,同时,还会带动存款以及中间业务的大幅增长。
滨州市分行通过办理100%保证金、全额质押银行承兑汇票,在带来34212万元存款的同时,增加代发工资单位12个,增加中间业务收入41万元,进一步增强了业务竞争能力。
四、建议对银行承兑汇票限额要适当调整。
对承兑汇票业务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上,可适当放宽对承兑汇票总量限额的控制,尽最大努力满足AAA级客户和全额保证金、全额存单质押等低风险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需要。
本文来自: 中国贷款网() 详细出处参考:/zhishi/news_detail.asp?id=16090意] [案例]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诈骗案2009-04-23 17:36:05.0 阅读:1583 回复:0进行日前,常州市武进法院开庭审理了一件票据诈骗罪案。
“我表弟他事先是知道汇票已经挂失了的,他是怎样贴现的,我不知道,我也没有让他去贴现,他是自己主动干的。
我已经退出了赃款,恳请法庭轻判!”被告人丁某在法庭上竭力为自己辩解。
承兑汇票挂失后被贴现2007年1月,常州某公司失窃了三张面额分别为20万元、10万元、10万元的[url=ht tp:///chengduihuipiao.html]银行承兑汇票[/url],并在当月先后办理了挂失手续。
经过辗转周折,这三张已经挂失的汇票被周某、张某搞到了手。
同月下旬,经过张某的穿针引线,周、张二人找到了丁某:“丁大哥,我这有三张[url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url],帮我贴现一下,急需用钱!”丁某接过汇票,心生怀疑:“哪里来的汇票?”张某答道:“就说能不能帮忙吧,哥们儿一场的!”再不好意思多问的丁某随即应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