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第2章 第1、5节1.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中四种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解析:细胞鲜重水含量最多,所以氧元素最多,其次是C 、H 、N 、P 、S 元素。
答案:B2.当绿色植物缺磷时,光合作用明显受到阻碍,这是因为( )A .磷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B .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中都需要磷C .磷对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D .磷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解析:磷元素――→构成磷脂――→构成生物膜(含叶绿体内、外膜)――→影响光合作用。
答案:C3.如下图为几种生物或生物器官的含水量比较,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麦粒和花生种子含水量低是因为它们所含亲水性物质较少B .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C .生物含水量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D .不同生物含水量不同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解析:花生种子中亲水性物质少,但大麦种子中却含有较多的亲水性物质如淀粉。
大麦种子含水量少的原因可能是晾晒失去了大量自由水的缘故。
答案:A4.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学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是:C —92.393%、O —3.518%、N —2.754%、H —1.214%、S —0.006%、Fe —0.115%,该有机物最可能是蛋白质B .用示踪原子标记某种元素,希望只被组合到蛋白质中而不被组合到核酸中,应选择35SC .假定一个细胞中的含水量保持不变,则适当提高温度会使结合水与自由水之比减小D .在一个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保持不变,无机物的含量变化比较大解析:所有蛋白质的组成元素都有C 、H 、O 、N ,但部分蛋白质中含有特殊元素,如S 、Fe 等,而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只有C 、H 、O 、N 、P ;适当提高温度,自由水的比例提高,细胞的生命活动会有所加强,但在一个细胞中各种成分的量都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D5.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和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孪生火星探测器成功登上火星后,相继探测到火星上有水的存在,人类探索自己星球以外的高级生命和追求地球外栖息地的愿望成为可能。
下列关于水与生命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不能离开水B.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C.人体所需水的主要来源是食物,排出水最主要的途径是肾脏排尿D.水在光合作用中分解的反应式是:2H2O→4H++O2+4e-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B、D选项可排除。
人体所需的水主要来源包括饮水和食物中的水,排出水的途径主要是肾脏泌尿。
答案:C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所以人体不存在微量元素缺乏症B.每种大量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都是相同的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D.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种类及作用”的记忆和理解。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若缺乏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如缺锌、缺碘都会出现相应的病症;每种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是不同的,如O元素在玉米和人的细胞中,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4.43%和14.64%;生物体内的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但在细胞鲜重中,O的含量是最多的(65%),C只占18%。
答案:C7.在患急性肠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不慎受伤后,要用0.9%的盐水清洁伤口;在高温作业时,要喝淡盐水。
以下各项中属于以上三种做法的主要原因依次是()①消毒②维持水分代谢平衡③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④降温⑤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并有清洁作用A.①②④B.③②⑤C.②⑤③D.②③④解析:肠炎病人肠道吸收功能下降,不及时补充水分会造成脱水,所以给肠炎病人注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受外伤利用0.9%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是因为0.9%的生理盐水是细胞的等渗溶液,且具有清洁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高温作用要喝淡盐水是为了补充因高温出汗过多而丢失的盐分。
答案:C8.广告语“聪明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对维持细胞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解析:新陈代谢需要酶的催化,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所以说明无机盐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答案:C9.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一物质进行测定,发现其中C、H、N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仅占1%,该物质可能是() A.蔬菜B.干种子C.骨组织D.岩石解析:仅C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就比较高,故该物质不可能是生物。
答案:D10.2006年河北某地生产的红心鸭蛋中因被发现含有“苏丹红Ⅰ号”而停止销售。
“苏丹红Ⅰ号”是工业色素,含有“偶氮苯”。
下列关于“苏丹红Ⅰ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含化学元素至少有C、H、O、N等B.“苏丹红Ⅰ号”没有直接致癌作用,可放心食用C.如用15N标记“苏丹红Ⅰ号”15N最终将出现在动物的尿液中D.工业色素不能用于绿色食品解析:“偶氮苯”是含氧的有机物,所以至少含有C、H、O、N等化学元素;含氮有机物的代谢终产物之一是尿素;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添加剂的安全食品;“苏丹红Ⅰ号”的分解产物可致癌,不能食用。
答案:B11.如右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N、H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解析: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85%~90%,其次是蛋白质,占7%~10%,脂质占1%~2%,糖类和核酸占1%~1.5%;细胞中的主要元素有C、H、O、N、P、S等,其中O最多,其余依次是C、H、N、P、S。
图中显示②最多,①其次,③较少,④最少,故②为水或O,①为蛋白质或C。
答案:D12.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是靠主动运输的方式维持的。
由图分析可知进入细胞内的物质有()A.K+和Mg2+B.K+和Na+C.Na+和Cl-D.Mg2+和Cl-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细胞外的Na+和Cl-较细胞内要高,表明这两种离子是由细胞内通过主动运输到达细胞外的。
而细胞内的K+和Mg2+较细胞外要高,表明这两种离子是由细胞外通过主动运输到达细胞内的。
答案:A13.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表中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含量最多,请据下表分析,其原因是:。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分析第一个表可以得知,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既具统一性,又具差异性。
由第二个表可知,水在化合物中最多,占85%~90%,且有机物中都含C,所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含量最多。
答案:(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3)①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H2O,占85%~90%②构成细胞的有机物都含有C、H、O三种元素14.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
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发生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发生碱中毒。
材料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升高。
材料三: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材料四: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
例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而呈坚韧的状态,脑中含水量约为84%而呈溶胶状。
材料五:血液在血管中呈液态,当血液从血管中流出后则会凝固。
(1)材料一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材料二中现象的全面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材料四中差异的正确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五说明血液中的水分发生了怎样的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材料一分析可知NaHCO3、H2CO3含量的改变,可引起酸中毒和碱中毒,说明无机盐具有调节pH的作用;由材料二分析可知自由水与代谢活动密切相关,这与自由水的功能有关;由材料三分析可知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中有无机盐;由材料四、五分析可知,水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有两种,而且两种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