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方言语法语料库调查方案第一部分词汇(以下斜体为扩充选查项,视调查时间和条件而定,非必查项)1.有无类似“中心语+定语”的构词法,词项见:若不止一种语序,请在词条后穷尽之,如:拖鞋:拖鞋/鞋脱/……客人干菜生鱼生肉干肉拖鞋公鸡母鸡公牛母牛公马母马公狗母狗公猪(有生殖力的)公猪(有生殖力的)母猪公鸭子母鸭子公羊公猫公骡子母骡子雄虎幼虎雌虎小鸡小牛/牛犊小马/马驹小驴子小骡子母驴子公兔子母兔子公马驹子熟肉烤肉炸肉咸肉母马驹子腌肉面团干桂圆干豆腐公驴子公牛犊母牛犊公羊羔母羊羔若有按“中心语+定语”构词的词不在上表之内,请另行列表。
2. 名词的小称用什么形式(如儿缀、儿化、子缀、子变韵、其他后缀、变音、变调、重叠),下面名词以普通话的非小称的基本形式给出,请写出相应的小称形式(词表外的常用的小称形式可补在表后;若基式同普通话,不必另写;如不同于普通话请另写出基式;如无非小称形式,小称形式已取代基式,则请在基式上加星号﹡):3.名词词缀3.1加在排行、姓氏、名字构成称谓的前缀(小~、老~、啊~等),后缀(~子、~儿、~仔等)和前后缀并用的形式(啊~仔等)(以“陈伟”、“欧阳伟平”为例,分别体现单、双音节的姓名的构成规则)前缀+排行:前缀+姓氏:前缀+名字:前缀+亲属称谓:排行+后缀:姓氏+后缀:名字+后缀亲属称谓+后缀:前缀+排行+后缀;前缀+姓氏+后缀:前缀+名字+后缀:前缀+亲属称谓+后缀:其它:3.2 用动词、形容词加后缀等构成转指行为者或属性拥有者的指人代词。
动词/形容词+的(或相当于“的”的成分,如吴语的“个”):卖菜的、开车的“动词/形容词+的”在属格中:卖菜的(口才)、卖菜的的(口才)动词/形容词+其它词缀:如普通话:参观者、胖子、作曲家;徽语:驼背佬、剃头佬;粤语:肥佬;吴语:“独头”(儍子)、滑头3.3 以上词缀的其他用途(专指工具、构成抽象名词等)如普通话:刨子、钻头、念头、甜头、苦头;关中话:看头(看的价值:有看头——值得一看);常州吴语:大佬(大的)、细佬(小的);苏州吴语:胖头势(胖的程度)、聪明头势(聪明的程度)。
1. 代词及名词的复数形式:4.1代词的复数形式(配合“虚词”部分1.代词,特别注意以内部曲折来表复数的方式,若此,4.2 名词的复数形式(如果复数形式可以与量词结构同现,则特别记出;如不可以,无须):人、学生、老师、演员、兵、解放军、医生、病人、裁缝、哥哥、大人、孩子、卖菜的、男人、女人、好人、坏人、说话者、傻子马、牛、羊、鸡、小狗、野兔、狼、狐狸、蝴蝶、蚊子(如无复数形式,可以不记)桌子、凳子、椅子、瓶子、树、房子、电视机、碗、砖块、石头、土豆、冬瓜、白菜、桃子(如无复数形式,可以不记)其它:4.3 复数形式是否有兼表领属关系的:能否用于实义为单数的领属语,如“他们娘”表示“他母亲”的意思,“他们”实指单数。
代词:名词:4.4 名词有无类似双数、三数、小量等范畴的功能:(如北方话“单数名词+俩”可以列入此类,算双数名词,因不同于复数。
名词加复数后缀再加“俩、仨”之类就不是双数、三数而是复数了)2.动词的短时少量重叠AA式和ABAB式(也可酌情收录方言中功能对应于普通话表短时少量3. 动词表尝试的“VV看”式在方言中的对应形式。
4. 动词的其它表“貌”的重叠式(可以参考表情态的助动词及动词的体标记部分)。
如苏州“A 勒A”表示缓慢悠闲的反复貌,“A法A法”表示频率较快的反复貌。
再如福州话变形重叠(同声异韵)构成的反复貌([ki ]行行)和加缀变形重叠构成的随意貌([ki ][Iu ]行)。
下面各种貌范畴供参考:随意貌、反复貌、尝试貌、短时貌、长时貌、描写貌(是否带上了形容词的色彩)、迅捷貌、灵巧轻盈貌、小心、认真貌,不如意貌、概括、全称貌、轻说貌(如陕西蒲城话:“吃了吃了”表示“吃了就吃了,没什么关系”)、夸张、重说、极言貌、高频貌、缓慢貌、蔑视貌、赞扬貌、戏谑貌其它:5形容词重叠式生动形式。
(1)有基式无生动式的,基本不动。
方言中无基式词的,在基式词上加“﹡”号,或用同义词、近义词代替。
(2)AABB格对双音词AB,填入其重叠式ABAB,对单音词A,填入AA和BB的并列式,如“大大小小的”。
(3)AAB格对AB填入可能有的AAB,对A,填入带前加成分的bbA,如“通通红”。
(4)对于bbA 和bAbA两项,如bA不成词,则加“﹡”。
bA 成词则不加。
6. 形容词附加式生动形式。
9.2 有关专用的褒义格式和贬义格式第二部分虚词一、代词1.1 人称代词:表1.1-1:基本人称代词1)若该方言代词无以上其中某个范畴,该项可空缺。
2)对于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排除式”和“包括式”两项不可空缺,相同则两格均填。
3)主、宾、领、尊分别表示主格、宾格、领属格(有些记作所用格)、尊称。
若无,可空缺;若有必要,可酌情举例说明。
对于主格、宾格、领属格位置的使用情况,应注意标明是否有词项对立的情况,或某个词在该格位的使用比这个词的互补形式更多、更无标记。
如果人称代词有性别、谦、蔑等方面的专用形式,可以在表外另加说明。
北京话的“俩”就可视为双数形式,因为有“你俩、我俩”等式,而“仨”不可视为“三数”,以为必须说“你们仨”,此时已出现复数“们”。
4)第三人称在很多方言里有不止一种的指称手段,请简要说明这些手段分别在语用、句法上的不同表现(如有的方言中,“他”不能用于自由的指称第三人称,是因为用“他”的语用限制是说话者与该第三人称有疏离感),最好能说明哪一种更无标记,使用频率更高。
5)注意“人家”及其各种合音形式在方言中指称第三人称的情况。
(“人家”在近代汉语中已经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见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90~93)6)在问语和答语、问答形式和直陈形式中使用的某个人称代词可能有对立的情况(如河南获嘉话“他”和“昂”、“你”与“恁”),请说明。
7)若有各类代词交叉使用的情况,请以附注(与表中目标词的上标对应)形式标出,如远指指示代词用作第三人称的情况。
8)在某些方言中,单复数对立、主宾领格的对立、一般称和尊称的对立可能用语音的曲折手段(如声调、韵尾等的曲折)表现,请另以用国际音标标出。
9)有宾格标记的方言中。
当人称代词处在宾格位置时,该标记是否与该人称代词合音为一个音节。
10)是否存在第三人称代词(而非指示代词)兼指[一人]义的名次的现象,如普通话的后造字“它”其实与“他”并无对立。
11)有无反身代词用作人称代词的情况:如“自己/个人…”用作“我”或“你”。
或如北京话“人”表示“别人、人家”(他想去,人不同意)。
12)领属结构详表:(词表为可选表;N表被领有的名词,P表人称。
尤其注意有无“他的的”情况)﹡注意领有者和被领有者之间的联系项:(温州)你a妈,我个物事;(北京)我爸;他的书。
1.2 指示代词表1.2-1:基本指示代词﹡基本指示成分之后不限于量词“个。
”﹡﹡再如一些方言中,所有/部分指示代词都由一个不能单用的语素后加量词、时间或地点小词等(如关中方言的兀u-的组合情况:兀+搭=ut a→ua表地点、兀+个→uo表个体指示;)日语二九、二四本、二二;朝鲜语k kot、k()oki及一些其它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指示代词系统也有类似情况。
1)“远指”指只有近和远二分对立时所用的形式,即默认的远指。
比默认的远指近的非近指为“中指。
”比默认的远指更远的为“更远指。
”所以“三分”不一定是“近-中-远”,也可是“近-远-更远”或其他情况。
2)有无量词兼用作指示代词、类定冠词的情况,若有,是个别少数量词还是成类的量词?在哪些句法位置由这样的用法。
(:)表1.2-2:以“本书”为例列表显示“量-名”结构的句法位置3)“这”、“那”或相当于“这”和“那”的词根可否直接用作宾语(我喜欢这),可否直接用作领属成分(那的书)4)“这”、“那”或相当于“这”和“那”的词根若有多读音现象,请列出;这些不同的读音若具有功能上的对立,请举例说明。
5)若有以长音、拉长语调等韵律手段来增加远指的指称距离的现象,请简要说明。
6)若个体指称有格范畴剖(如甘肃河州话),请简要说明。
1.3 疑问代词表1.3-1:基本疑问代词﹡﹡﹡严格的说,普通话及许多方言中追问原因的疑问词并非单纯的疑问代词why,而是用介词(为:普通话)、动词(做:一些吴语;著:温州话)加上基本疑问代词“什么”或其同义代词构成的。
请说明其构成/1)请注意区分文读和白读。
2)注意问方式/性状的疑问代词可否也可用于问原因。
(他怎么/为什么没来?)3)指别性疑问语素“哪”或相当于“哪”的成分的组合能力见下表:表1.3-2:“哪”或相当于“哪”的成分的组合情况“哪”)4)同一疑问功能可能在不同句法位置上有不同的形式(相当于“格”)。
如江苏启东吕四话的疑问代词在主语、宾语、定语的相当于“什么”的疑问代词形式分别为:嗲子、嗲、斗。
此类情况也要说明。
1.4 反身代词列出反身代词词形及其与三身代词组合后的词形。
如普通话的“我自己、你自己、他自己”。
与复数三身代词的组合如无特殊情况,可不列。
表1.4-1:反身代词及其与人称代词结合情况﹡1)注意该方言中是否存在Ⅲ身和Ⅱ身、Ⅰ身在与反身代词结合上的不平衡现象,是否存在Ⅲ身有反身形式而Ⅱ和Ⅰ没有的情况(或相反)。
2)注意反身代词形式是否与人称代词有同源关系,如温州话排除式第一人称复数(自俫)和反身代词“自”。
3)注意是否存在反身代词用作或可以用作指称某个人称的现象:如用“自己”指“我”。
二、量词的语法功能2.1 列出可用于下列名词的个体名量词和可用于下列动词的动量词:人__学生__牛__猪__马__羊__狗__猫__鸡__鸟__虫__鱼__树__草__花__米__西瓜__白菜__芝麻__黄瓜__绳子__房子(整体)__屋子(单数)__门_饭店__学校__公司__西瓜(切开后的一瓣)__自行车__马车__汽车__船__轮船__飞机__车床__彩电__冰箱__电扇__电脑__锤子__钉子__香烟__跑(一趟)__打(一下、一次)__去(一回)__等(一下、一会儿)__表2.1-2:量词的全量义/逐指义功能及其曲折形式表2.1-3:名量结构的指称功能2. 2 量词与数词的合音现象表2.2-1:量词与数词组合的合音(或脱落)现象﹡注意合音或脱落后,可指示名词的范围是否扩大,如“俩”用于原来不用“个”的名词。
2.3 量词用作定冠词(或其它形式的Determiners)吴、粤和一些西北方言(可能)中存在量词作定冠词的现象(相当于the),请注意那些类别(个体、度量衡、容器?)有此功能,这些词在实现量词功能和定冠词功能时的关系。
如:本书、个人、kuo(uo)猪(关中:可能和“个”、“箇”等有同源关系,而西北很多方言中表个体的量词其实只有一个“个”——度量衡、容器等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