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器学习规则
e——误差向量,e=t-a; W——权值向量; b——阈值向量; p——输入向量; k——表示第k步学习过程。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输入向量的取值范围很大,一些输入的值太大,而一些输 入的值太小,则按照:
W (k 1) W (k ) epT
(1.4.5)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t表示目标输出, a表示实际输出,则: e=t-a (1.4.1)
网络训练的目的就是要使ta
当e=0时,得到最优的网络权值和阈值; 当e>0时,说明得到的实际输出小于目标输出,应增
加网络权值和阈值; 当e<0时,说明得到的实际输出大于目标输出,应减 小网络权值和阈值。 一般感知器的传输函数为阈值型函数,网络的输出a只 可能为0或1,所以,只要网络表达式的函数是线性可分 的,则函数经过有限次迭代后,将收敛到正确的权值和 阈值,使得e=0。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3)第二次迭代:以第二个输入样本作为输入向量,以 调整后的权值和阈值进行计算。 a=f(n)=f[W(1)p2+b(1)]=f([-2 -2][1 -2]T+(-1))=f(1)=1 e=t2-a=1-1=0
因为输出a等于目标t2,所以不需要调整权值 和阈值。 W(2)=W(1)=[-2 -2] b(2)=b(1)=-1 (4)第三次迭代:以第三个输入样本作为输入向量, 以w(2),b(2)进行计算:
学习时间会很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权值调整可以采用 归一化算法,即:
pT W (k 1) W (k ) e || p ||
(1.4.6)
|| p ||
p
i 1
m
2 i
(1.4.7)
式中 n——输入向量元素的个数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训练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单层感知器网络只能解决线 性可分的分类问题,所以要求网络输入模式是线性可分 的。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学习过程反复进行,通过有限步 骤,网络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误差减小到零时完成 训练过程。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从δ规则中可以看出,感知器神经网络的训练需要提 供训练样本集,每个样本由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和输出 向量构成,n个训练样本构成的训练样本集为: {p1, t1},{p2, t2},…,{pn, tn} (1.4.2) 权值阈值调整算 W( k+1 ) = W( k ) + epT b( k+1 )=b( k ) +e (1.4.3) (1.4.4)
图1.4.2 神经元最终分类示意图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
感知器学习规则
主讲:周常欣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
目录
生物学的神经网络 数字神经网络 感知器模拟神经元 感知器学习规则 从感知器到多层神经网络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1.4.1 感知器的训练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图1.4.1 感知器神经元结构
(1)初始化:W(0)=[0 0],b(0)=0 (2)第一次迭代: a=f(n)=f[W(0)p1+b(0)]=f([0 0][2 2]T +0)=f(0)=1 e=t1-a=0-1=-1 因为输出a不等于目标值t1,所以需要调整权 值和阈值。
(6)以后各次迭代又从以第一个输入样本开始,作为输 入向量,以前一次的权值和阈值进行计算,直到调整后 的权值和阈值对所有的输入样本,其输出的误差为0为止。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从以上各个步骤可以看出:W=[-2 -2],b=-1对所有的输 入样本,其输出误差为零,所以为最终调整后的权值和 阈值。 (7)因为n>0时,a=1;n≦0时,a=0,所以以n=0作为边 界, 根据训练后的结果画出分类示意图,如图所示。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a=f(n)=f[W(3)p4+b(3)] =f([-2 -2][-1 0]T+(-1)) =f(11)=1 e=t4-a=1-1=0 因为输出a等于目标值t4,所以无需调整权值 和阈值。 W(4)=W(3)=[-2 -2] b(4)=b(3)=-1
如果一个单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可以表示一个具有线 性可分性函数,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找到合适的权 值和阈值,使感知器输出、输入之间满足这样的函数关 系。不断调整权值和阈值的过程称为“训练”。 神经网络在训练的过程 中,其具有把输入空间 映射到输出空间的能力, 这种过程称为神经网络 的“学习”。 感知器学习是一种有教师学习方式,其学习规则为δ规则。
人 工 神 经 网 络 基 础
1.4 感知器学习规则
a=f(n)=f[W(2)p3+b(2)] =f([-2 -2][-2 -2]T+(-1)) =f(-1)=0 e=t3-a=0-0=0 因为输出a等于目标t3,所以不需要调整权值 和阈值。
W(3)=W(2)=[-2 -2] b(3)=b(2)=-1 (5)第四次迭代:以第四个输入样本作为输入向量,以 W(3),b(3)进行计算:
例1.4.1 试用单个感知器神经元完成下列分类,写出其 训练的迭代过程,画出最终的分类示意图。已知:
{p1=[2 2]T,t1=0} {p2=[1 -2]T,t2=1} {p3=[-2 2]T,t3=0}{p4=[-1 0]T,t4=1} 解:据题意,神经元有两个输入量,传输函数为阈值型 函数。图1.4.1所示感知器神经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