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_一_单元 1 节 2 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日期:2012年 8 月_27__ 日 上课日期:2012年 月 日1、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各族人民和谐相处,从而培养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的理解,了解各民族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
的学习生活 。
难点:体会的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 3.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趣味识字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坪坝 傣族 阿昌族 德昂族,摔交 穿戴 招引 蝴蝶 孔雀舞 铜铃 粗壮 凤尾竹2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 、“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b 、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朗读感悟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一、朗读感悟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自读感悟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b 、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二、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b 、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C 、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d 、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 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
3 、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
3 a 、同桌互读。
b 、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三、复习生字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帮助巩固新学生字,如提土旁加平还读p íng ,虫字旁加胡依然读h ú。
注意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
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
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四、拓展活动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
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
当堂检测:1.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写合适的词语( )的小鸟 ( )的老师 ( )的小学 古老的( ) 粗壮的( ) 洁白的( ) 3.补充句子同学们从( ),从( ),从( ),捡出了许多果皮纸屑,公园里很快变得干净了。
板书设计: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小路、服装、校园) 美丽(钟声、书声、游戏声)教学反思:4 __一_单元 2 节 2 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日期:2012年 8 月__27_ 日 上课日期:2012年 月 日2、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2. 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具准备:课件、蒲公英的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 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2 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3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四读: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4、检查自学情况(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四、回顾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5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1 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2 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1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2 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3 “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 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5 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6“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7 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三、思考交流61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2 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3 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划下来。
四、课后延伸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一、 课始三分钟:1、 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 集体交流。
二、 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
/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
/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
/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
/收获满意喜悦。
/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
/多么可爱多么纯洁。
/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 小组讨论1、 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2、 要是没有风的话……当堂检测:花朵张开时,它是( )的,草地也是( )的;花朵( )时,( )的花瓣被抱住,草地就变成( )的了。
板书设计:金色的草地新发现: 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新发现后: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教学反思:7_一__单元 3 节 课时 课型: 新授 备课日期:2012年 8 月_27__ 日 上课日期:2012年 月 日3、爬天都峰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情感态度: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我”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与“……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 、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