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冲压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

冲压模具结构与试模问题点


功能 成形模穴 成型冲头 顶出钣件 夹持及顶料 引导滑动用 素材定位 检测素材投放 连接顶杆 定位模具 锁付模具
No.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名称 成形到底挡块 安全挡板 防尘盖板 安全螺栓 平衡块 逃气孔 吊耳/起吊棒 电气盒
功能 控制成形到底 阻挡异物进入 阻止灰尘进入 避免B/H被拉起 控制钣厚间隙,提 升稳定性 排出模穴空气 模具吊运用 为模具与机台控制 提供连接 储存模具信息载体 防止清洗水堆积
电气盒:用于 连接电气源
模具结构简介
OP20上模
导套:与导柱配 合导向(精导向)
紧固螺栓:固 定压料板,防 松动掉落
上修边刀 (斜楔修边机构)
耐磨板 上模座 氮气缸:为 修边冲孔提 供力 冲孔结构 废料刀
模具结构简介
凹模套
下模 上模
冲孔过程及排废示意图
冲头吃入量:4mm (合理范围3~5mm)
模具结构简介
4、拉毛
模具硬度不够——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渗氮、硬铬电镀) 模具型面有砂眼——仔细检查铸件,处理砂眼 型面不顺过渡不圆滑——抛光模具表面,提高光洁度 B/H与上模,上模与下模之间的间隙过紧——以下模做基准,研磨上模 模具或素材脏——素材擦拭,模具清洗擦拭干净。
5、线位移(板料与模具接触后,在应力集中摩擦造成的表面划痕)
模具结构简介
翻边整形模
10 9 1 2 11 3 4 5 12 6
7
8
N O
1
2 3 4 5
名称
上模座
压料板(PAD) 耐磨板 上折边刀 导根
机能
承载上模零件
压料 引导滑动用 成形折边 上下模具引导
NO
7
8 9 10 11
名称
折边顶料器
下模座 PAD安全螺栓 PAD压力源 限位侧销
机能
顶出板金脫料
OP40:冲孔、侧冲孔、翻边、 侧翻边
OP30:修边、侧修边、冲孔、 侧冲孔、侧翻边
模具结构简介 L1背门外板-OP10
上床台
上模
压边圈 (B/H)
下模 下床台
模具结构简介 L1背门外板-OP10
凸模 到底 挡块 导板 安全 螺栓
床台 顶杆
下模座
起吊棒 KEY沟 (键槽) U沟 (压板槽)
模具结构简介 L1背门外板-OP10
优力胶 锥形平衡块 (精导向,防侧向力)
吊挂斜楔 驱动块
刮料器
导柱
检知器
电气 快换接口
模具结构简介 修边翻边模
侧翻边斜楔
侧修边 斜楔
导套
直翻边刀块
插刀
模具结构简介
顶端侧翻边结构示意图
局部放大图 上刀 吃入量:依翻 边长度而定。
下刀
模具结构简介
插刀:冲压时辅助凸模仁运动,进行翻边。翻边完成后辅助退料。
模具结构简介
模具结构分解:
缓冲零件:卸料弹簧、聚氨脂橡胶和氮气缸等,主要是利用其弹力起到 卸、退料的作用。 安全零件及其它辅助零件:安全侧销、安全螺钉、工作限制器、存放限 制器、上下料架、废料滑槽、起重棒、吊耳等。 安全侧销:主要作用是防止上模压料板紧固螺钉松动或断裂,导致压料 板落下,造成人员、工装的重大损失。 存放限制器:主要作用是防止模具弹性元件长期受压而失效和防止刃口 长期接触影响刃口的寿命。(一般采用聚氨脂橡胶) 工作限制器:主要作用是限制凸凹模的吃入深度。
调试技巧:模拟拉延筋的效果,在展开平板特定处单面或双面放置粗布 或者砂纸,限制金属流进凹模型腔。胶布和砂纸可以加大压力模拟效果 减小起皱。如果模拟成功则可以在该处永久性拉延筋。在粗布和砂纸无 法使用时,在起皱处增加素材尺寸也可以有所帮助。影响拉伸率。
现地试模常见问题 3、刮伤
压料面的光洁度不够——提高光洁度 凹模圆角的光洁度不够——提高光洁度 镶块的接缝间隙太大——消除镶块的间隙 坯料表面有划痕——更换材料 润滑剂质量低——改善润滑条件
模具结构简介
按冲压工艺划分,钣金冲压模具可以分为:
1.成形模→第一工程 2.剪边模→第二~四工程 3.冲孔模→第二~四工程 4.翻边模→第二~四工程 5.整形模→第二~四工程 压力:500~1800T
压力:100~600T
其中后四项工艺可以组合,如:剪边冲孔模、翻边整形模等。
模具结构简介
OP10:拉延 OP20:修边、侧修边、冲孔、侧冲孔
素材定位具
平衡块
模号盒 电气盒 顶杆腿
素材检知器
穿线孔
安全 区域
模具结构简介 L1背门外板-OP10
KEY沟:模具架上床台时定位
U沟:将模具锁付在床台上。 距离床台中心600/900/1200mm
起吊棒:模具转移, 检知器:检测素材是否 翻转时,用来挂绳 投放到位
顶杆(蓝)与顶杆腿(紫)
模具结构简介 L1背门外板-OP10
飘动块 斜楔 强制复位板
驱动块
滑块
压板
反侧块
普通斜楔
反侧块
驱动块 斜楔 滑块
有负角 的翻边 反侧块设计为 滑动机构
悬吊斜楔
导板(V型和 平导板)
模具结构简介
水平斜楔
模具结构简介
倾斜斜楔
现地试模常见问题
现地试模的准备: ①人员:冲压组、车身组、零品组、厂商钳工。模具采用认养制,每项部 品明确责任人。 ②设备对应:1、端拾器(吸盘):依据模具出荷节点,提前两周请购, 确保与模具同步纳入。2、压机资源:提前半个月确认近期厂内生产计划, 排定模具调试计划,新模具入厂后有足够时间调试,必要时考虑增加中班 试模,提前进行人员分配。 ③素材:现地试模材须提前三个月确认材料规格,发布现地试模材料式样 书,提出请购,保证在模具回厂前纳入。 ④生产条件:1、依据厂外终验收时确认的参数制作生产条件书,种别加 工表等,于模具入厂前签核完成,分发给现场作业人员。2、模具问题点 玉成顺序:成型性→外观问题→连动性(卡废等)→型机能问题。3、每 日召开晨会,排定当天取样和改修计划。 ⑤生产环境:提前一个月规划好新车型模具放置区域、工程件放置区域、 搭建厂商休息区、制作简易料架等。
现地试模常见问题 2、起皱
原因:压边力太小,材料流动过快。调试方向一般与开裂相反
问题确认; 生产条件不达标——模高、C压、面压、素材确认 模面(素材)油多——擦拭、降低润滑 压料面研合率不良——研配,保证研合率——上型/压边圈研合以上型为 基准 C/P压力太低——调整C压 平衡块未调整好——通过垫片调整高度,对平衡块要做好标记 拉延筋磨耗——补焊(用砂纸确认先) 定位不良(偏移,一边料多一边料少)——调整定位和机器人 素材尺寸太小——调整尺寸 顶杆撑座不平——测量平面度,确认后垫垫片或把高的地方磨掉。
气孔和 顶料销
定位具 逃让孔
导板
模具结构简介 L1背门外板-OP10
防尘 铜管
防尘盖板 补强肋
减重孔
逃让孔
模具结构简介
拉延模结构小结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名称 上模 下模 顶料销 压边圈 (Blank Holder) 导板/耐磨板 定位具 检知器 顶杆腿 KEY沟 U沟
现地试模常见问题
现地试模常见问题 二、试模常见问题(拉延序):
1、开裂/颈缩
原理:流料过慢导致拉裂,或者流料过快造成叠料后开裂。 问题确认: 生产条件不达标——模高、C压、面压、素材确认 造型太深——厂商调整 压料面研合率不良(板件亮,有硬点的地方太紧)——研配,保证研合率 R角不顺或太小——推顺R角或放大R角 C/P压力太高——调整C压 模面光洁度不足、模具脏——研磨,精修 拉延筋不顺(波浪、尖角等)——推顺拉延筋 定位不良(偏移,一边料多一边料少)——调整定位和机器人 素材尺寸太大——调整尺寸 润滑不良——增加润滑 关键:能清楚判断出料流的走势,知道哪里走料太快或太慢(可上油确认, 若不裂了则说明此处走料不顺),决定是何种情况的开裂。
机能 避免PAD掉落 承载上模零件 压料用 限制PAD行程 剪切非成品面 剪切非成品面
NO 7 8 9 10 11
名称 下模座 PAD压力源(氮 气缸/强力弹簧) 导板/耐磨板 废料刀 废料滑槽
机能 承载下模零件 提供压着力 引导滑动用 分离大型废料 排出废料
模具结构简介 L1背门外板OP30—修边翻边模
承载下模零件 避免PAD掉落 压着力 限制PAD行程
6
下折边刀
成形折边
12
行程停止块
控制模具行程
模具结构简介 斜楔机构
斜楔机构是通过斜楔和滑块的配合使用,变垂直运动为水平 运动或者倾斜运动的机械机构; 斜楔传动器:称为主动斛楔,工作中起施力体作用; 斜楔滑块:称为工作斜楔,为受力体; 附属装置:包括反侧板、压板、导板(导轨)、防磨板、弹 簧、螺钉等,起斜模附着、导向以及平衡作用的装置; 斜楔机构的类型按照滑块的附着方式可以分为: 普通斜楔:滑块附着于下模; 悬吊斜楔:滑块附着于上模,模具工作完成后随上模上行; 双动斜楔机构:普通斜楔中的斜楔设计成斜面,反侧块也作 成滑动机构,当斜楔运动时可以带动滑块,能实现一次完成有负 角的翻边整形和弯曲。 斜楔面设计为斜面
U沟: 用于将模具 锁付在床台
模具结构简介 OP20下模-底部视图
U沟
KEY沟 (键槽)
电Hale Waihona Puke 线肋:所有承受力的部位,下端都要设计肋条支撑,保证强 度。同时,肋条的位置不能与床台的T型槽重合。
模具结构简介 OP20下模-侧视图
起吊螺栓:用于凸模 移动翻转
废料滑槽: 型内≥25° 型外≥20°
模号盒: 存放模具 信息
19 20
模号盒 漏水孔
模具结构简介
L1背门外板OP20----修边冲孔模具-下模 型保管优力胶 (柔性支撑) 凸模仁 下模座 安全区:模 具线上调试 时放置安全 柱的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