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步高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学案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步步高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学案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步步高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学案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定位] 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对于多达千万种的化学物质,要想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

初中化学把元素分为________元素和____________元素;化合物可分为____、____、____和氧化物。

化学反应按反应前后反应物、产物的多少和种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得氧失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将进一步探究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方法[探究活动]1.对物质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标准进行分类。

例如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①NaCl②HCl③CaCl2④CuO⑤H2O ⑥Fe2O3(1)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标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依据________________为标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依据______________为标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试从不同的角度对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类,将其类别名称分别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3.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下表中的物质进行分类:[归纳总结](1)单一分类法:。

(2)交叉分类法:。

(3)树状分类法:。

[迁移应用]1.从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出发,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一种物质是(1)Na2O、CaO、SO2、CuO________________。

(2)NaCl、KCl、NaClO3、CaCl2______________。

(3)HClO3、KClO3、HCl、NaClO3____________。

(4)NaHCO 3、Ca(HCO 3)2、NH 4HCO 3、K 2CO 3____________。

思维启迪 对物质进行分类和分析物质的类别差异的策略,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如颜色、状态、组成元素、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先确定一个标准即分类依据,然后对物质进行比较。

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2.(1)将下列(Ⅰ)中的物质与(Ⅱ)中的物质类型用短线连起来。

(2)在(Ⅰ)中所列出的物质里,从组成与性质上看,有一种物质可以与H 2SO 4归为同一类,这种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写出这种物质在水溶液里与金属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启迪 交叉分类法能弥补单一分类法的不足。

应用交叉分类法就是要寻找同一类型的不同物质的特有属性、共有属性、交叉属性,从而发散式地、多角度地、多侧面地对物质进行分类。

3.(1)请按下列线索提示画出Fe 、Cu 、S 、H 2、HCl 、NaOH 、H 2SO 4、Ba(OH)2、NaHCO 3、K 2O 、CuO 、NaCl 的树状分类图:(2)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①硫在氧气里燃烧;②红磷在氧气里燃烧;③铁丝在氧气里燃烧;④铝箔在氧气里燃烧;⑤CO 2通入澄清石灰水思维启迪 对于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本题(1)采用树状分类法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能使物质之间的关系直观、清晰,便于同学们掌握有关物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树状分类法的基础是单一分类法,这是常用的分类方法之一。

知识点二 分类法的应用 [探究活动]1.同类物质常常具有许多共性。

因此可以通过物质所属类别,推测其具有的性质。

(1)SO 2和CO 2同为酸性氧化物,试根据酸性氧化物具有的通性(或CO 2的性质),推测SO 2具有的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 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若实验室没有盐酸时,可选用________代替。

2.通过物质分类,可以建立物质间的从属关系,分析物质间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寻找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① , ② , ③,④,⑤,⑥。

[归纳总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如下:[迁移应用]4.根据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硫酸分别与镁及其化合物(类别不同)反应生成硫酸镁的化学方程式。

5.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简单表示。

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①C+O2=====点燃CO2②③④⑤⑥⑦。

1.物质的树状分类结构模型2.物质分类问题的思维方法程序(1)找依据,细分类。

对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分类,关键是要寻找物质在组成、状态、性能等方面的共性或差异,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从而按不同的依据、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2)编框图,织网络。

一般规律与具体实例相结合,通过转化框图和具体的化学反应来编织物质间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课前准备区金属非金属酸碱盐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课堂活动区知识点一探究活动1.(1)通常状况下存在状态 ①③④⑥固体 ⑤液体 ②气体 (2)元素组成 ①②③氯化物 ④⑤⑥氧化物(3)组成和性质 ②酸 ①③盐 ④⑤⑥氧化物2.一元酸 二元酸 无氧酸 含氧酸 钡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3.①非金属单质 ②金属单质 ③单质 ④一元酸 ⑤二元酸 ⑥含氧酸 ⑦碱 ⑧盐 ⑨非金属氧化物 ⑩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归纳总结(1)选定某一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对于同一组物质,选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不同 (2)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3)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迁移应用1.(1)SO 2 (2)NaClO 3 (3)HCl (4)K 2CO 3 2.(1)(2)KHSO 4 2KHSO 4+Zn===ZnSO 4+K 2SO 4+H 2↑3.(1)纯净物⎩⎪⎪⎨⎪⎪⎧单质⎩⎨⎧ 非金属单质:S 、H 2金属单质:Fe 、Cu化合物⎩⎪⎨⎪⎧酸:HCl 、H 2SO4碱:NaOH 、Ba?OH?2盐:NaCl 、NaHCO3氧化物:K 2O 、CuO(2)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合理即可。

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化学反应①②③④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化学反应⑤不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反应物的特点:化学反应①②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学反应③④为另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分类标准3:是不是具有可燃性,化学反应①②③④为一类,都是燃烧反应,化学反应⑤不是燃烧反应。

解析 (1)中,要正确填写树状分类图,必须首先明确各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差异。

依据基本化学知识即可解决。

依次为Fe 、Cu ;S 、H 2;HCl 、H 2SO 4;NaOH 、Ba(OH)2;NaCl 、NaHCO 3;K 2O 、CuO 。

(2)中,要求结合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知识点二 探究活动1.(1)①SO 2+H 2O H 2SO 3,②SO 2+CaO===CaSO 3↓,③SO 2+Ca(OH)2===CaSO 3↓+H 2O (2)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硝酸2.①2Ca+O 2===2CaO ②CaO+H 2O===Ca(OH)2③CaO +CO 2===CaCO 3 ④Ca (OH)2+CO 2===CaCO 3↓+H 2O ⑤Ca (OH)2+2HCl===CaCl 2+2H 2O⑥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迁移应用4.Mg +H 2SO 4===MgSO 4+H 2↑ MgO +H 2SO 4===MgSO 4+H 2OMg(OH)2+H 2SO 4===MgSO 4+2H 2OMgCO 3+H 2SO 4===MgSO 4+CO 2↑+H 2O解析 根据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酸能与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盐等反应生成盐,故硫酸可与Mg 、MgO 、Mg(OH)2、MgCO 3等反应生成MgSO 4。

5.②CO2+H 2O H 2CO 3③CO 2+Ca(OH)2===CaCO 3↓+H 2O ④Fe+2HCl===FeCl 2+H 2↑ ⑤CaO+2HCl===CaCl 2+H 2O⑥Ca (OH)2+2HCl===CaCl 2+2H 2O ⑦CaO+H 2O===Ca(OH)2 课堂小结1.氧元素 H +数 OH -数 组成 酸根 组成 性质 课后练习区1.B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A 错;氧化物是一种化合物,但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B 对;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 错;化合反应中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不是,二者是交叉关系,D 错。

]2.D 3.B 4.B5.C [C 2O 3属于氧化物,故C 项正确。

而A 项中都属于单质,B 项中都属于含氧酸,D 项中都属于含氧酸盐,故A 、B 、D 均错误。

]6.C [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概念和常见物质的俗名。

纯碱为Na 2CO 3属于盐;食盐水、石灰水为溶液,属于混合物;液态氧为单质属于纯净物。

]7.B8.D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既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同样也可以是盐。

]9.C [由选项所给反应分析,A 、B 、D 为化合反应,C 为分解反应,答案选C 。

]10.D [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H 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化合可得到盐;酸性氧化物或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11.(1)①⑨ (2)它们都属于单质 (3)它们都属于盐(4)它们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有金属元素)12.(1)树状分类法 (2)②H 2SO 4(或HNO 3等) ③NaOH (或KOH 等)⑥Na 2SO 4(或K 2CO 3或Na 2SO 3或NaNO 3等) (3)2NaOH +CO 2===Na 2CO 3+H 2O(4)2H 2O 2=====MnO 22H 2O +O 2↑ (5)稀盐酸 大理石(或石灰石) 将无色无味的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 2解析 常见的酸有H 2SO 4、HNO 3、HCl 等;常见的碱有NaOH 、KOH 、Ba(OH)2、Ca(OH)2等;常见的盐有NaCl 、Na 2SO 4、NaNO 3、Na 2SO 3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