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学嵩山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学嵩山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学嵩山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学》实习报告班级:0224072学号:20姓名:指导教师:河南城建学院2009年12月前言交通工程系交通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实习任务指导书一、实习目的和要求《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

要改造和利用自然,首先必须了解和认识自然。

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本次实习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野外认识实习。

该次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对工程地质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本课程讲授及考试结束后第十五周(12月7日-12月11日)进行野外集中实习,时间一周。

实习地点为河南省登封地区。

三、本次实习基本内容1.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别三大类岩石;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依据;3.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学会判识方法;常见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褶皱)(1)结合地形地质图,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会利用罗盘测量地层的产状三要素。

(2)会利用罗盘,皮尺等工具研究裂隙发育情况,能够绘制节理玫瑰花图,并分析节理的发育情况(程度、方向)(3)结合地形地质图,观察地层弯曲变化情况、核部地层、两翼地层、枢纽产状,轴面产状。

据此判断褶皱的类型: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直立褶皱、歪斜褶皱、倒转褶皱。

4.认识实习区的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5.学会用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

6.编写地质实习报告书。

四、实习基本要求⒈实习前的总动员由系里派人员组织实施,并在实习教师中产生一名实习队长,各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⒉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学生独自操作有一定困难,故要求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工作。

3.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对实习中所见到的各种现象要现场做好原始记录。

5.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总结,做好实习日记(需上交)。

6.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

五、实习指导教师及电话尹振羽、杨国洲、夏英志六、实习纪律1、实习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集体观念、劳动观念和社会主义事业心、责任感;虚心听从院内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按照实习计划的要求全面完成实习任务。

2、遵守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实习组的统一安排和统一指挥。

未经实习指导教师允许,不得独自行动。

3、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实习的规定和纪律,确保安全。

对实习期间违反纪律者,指导教师要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对情节严重,经教育不改者,指导教师有权停止其实习,令其返院听候处理。

实习期间,学生因违反实习纪律和安全规则造成自身伤害的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他人伤害和国家经济损失,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4、实习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更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

若因故因病不能参加者,必须持有关单位或县级以上医疗部门的证明向指导教师请假,经系领导同意并报教务处审批后方能准假,事后要补实习。

无故不参加实习、推迟到实习地点或提前返院、回家者,以旷课论处。

缺席累计达到总实习时间三分之一及以上者,实习成绩作不及格处理。

5、实习不及格不能补考,必须重修。

重修实习只限一次,所需费用由本人自理。

6、按时完成实习计划规定的实习项目,完成各项实习要求。

7、维护学院荣誉,发扬团结友爱精神。

七、考核方式学生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实习答辩等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等,其中,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占30%,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及实习单位的鉴定材料占30%,指导教师答辩成绩占40%。

成绩评定标准如下:优:能认真完成实习指导书或实习大纲中的要求。

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虚心好学、严格要求。

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

遵守实习的各项规定。

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完整,内容充实,实习鉴定及实习答辩成绩突出。

优的人数控制在实习生总数的5%以内良:能较好地完成实习指导书或实习大纲中的要求。

实习态度认真,服从校内外指导教师的领导和安排。

遵守实习的各项规定。

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完整,实习鉴定及实习答辩成绩较突出。

中:能完成实习指导书或实习大纲中的要求。

实习态度比较认真。

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完整,实习鉴定及实习答辩成绩较好。

及格:能基本完成实习指导书或实习大纲中的要求。

实习期间表现一般。

有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实习鉴定及实习答辩成绩一般。

不及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以不及格论:1)未达到实习指导书或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2)实习缺席累计三分之一及以上;3)实习中严重违反实习纪律。

八、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实习地区地层概况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

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矿物、岩石(重点是岩浆岩)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地质构造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

每阶段有哪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风化作用、地面流水和地下水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质地貌现象等)。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最后要附上每天的实习日记。

交通工程系道桥隧教研室09年11月0224072班工程地质实习分组第一章绪论一、登封交通位置及地理状况: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

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

207国道与217、316省道贯通全境,郑少洛、禹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登封铁路与京广、陇海、焦枝铁路干线相连,形成了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

登封已成为中州大地上一座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景致怡人的现代旅游名城。

登封市的地形是一个西高东低,向东开口的盆地,该市位于盆地中北部海拔1584米。

自动详细由五指岭、太室山、少室山、马鞍山等山岭组成。

盆地南侧为箕山、伏牛山,内部为丘陵和平原地形。

区内嵩山宏伟峻峭,拔地擎天,号称中岳,古迹颇多,尤以少林寺驰名中外,是我国的旅游胜地。

而嵩山更是世界地质公园,是地质实习的最佳实习地点。

图1-1嵩山旅游路线图二、实习任务:1.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及岩石,学会区别三大类岩石;2.认识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依据;3.认识实习区的地质构造,学会判别方法;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断层、裂隙、褶皱)(1)结合地质地形图,注意观察岩层的产状,理解并学会判断地层产状的三要素。

(2)依据裂隙发育情况,分析节理的发育程度及方向,并会绘制节理玫瑰花图。

(3)结合地形地质图,观察地层弯曲变化情况能够依据褶去地层核部、两翼、枢纽产状及轴面产状判断褶皱的类型:水平褶皱、倾伏褶皱、直立褶皱、歪斜褶皱、倒转褶皱。

4.认识实习地区的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5.编写实习地质报告书。

三.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是《工程地质学》课程的野外实习。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直接面向大自然的学科。

实习的目的就是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使之尽可能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

该次实习要求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于野外工作之中,了解工程地质的常规工作方法、步骤,培养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解决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等。

实习的基本要求:⒈实习前由本系部组织实习动员会,实习必须在2到3名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在实习教师中选出负责人,各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安全负责。

⒉学生必须在教室的指导下进行实习,不得擅自行动。

3.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沉积岩和岩浆岩,识别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实习期间对所见的各种地质现象及老师的讲解要做好原始记录。

5.实习结束要做好总结,喜好实习日记,以备上交。

6.实习结束后,按要按要求编写实习报告。

四、人员组成:组长:倪佩佩成员:王艳岭、郭云飞、吴雅玲、王夏冰、胡光胜、李建凯、刘倩五、实习时间及地点:室内理论教学环节结束后第十五周,即12月07日--12月11日,为期一周。

实习地点为河南登封。

第二章地层概况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含构造)剖面。

嵩山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北地台南缘,在公园范围内,出露有28亿年以来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地层层序清楚,构造形迹典型,被地质界称为"五代同堂",成为一部比较连续完整的、写在岩石上的地球史书。

现由老自新分述如下:(一)太古界登封群出露于登封市区以北等地,为本地区最老的地层,自上而下分三个岩层。

1)石牌河岩组:主要为黑岩层,厚度大于256米,上与郭家窑岩组整合接触。

有片麻状闪长岩侵入。

本组原本岩石为基性火山岩夹中酸性火山岩及少量沉积岩。

2)郭家窑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岩、变粒岩等。

上部夹钙质绢云绿泥片岩、薄层大理岩及黑云斜长片麻岩等。

厚857米,上与老羊沟岩组整合接触。

3)老羊沟岩组:底部为一层不稳定的长石石英岩,下部为片岩及少量磁石英岩。

上部为绢云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夹变质砾岩及含砾绢云绿泥石英片岩。

岩层厚630米,以片岩为主,无片麻岩。

具斜层理构造,含大量粘土矿物。

(二)元古界元古界地层可分为下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五佛山群、上元古界震旦系罗圈组等三个组群。

下面分别介绍各层的地质情况:1.下元古界嵩山群主要分布于玉寨山、嵩山、五指岭自下而上分为罗汉洞组、五指岭组、庙坡山组和花峪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