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爆破振动预防和处置解决方案

爆破振动预防和处置解决方案

爆破振动预防和处置解决方案
炸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在完成破碎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周边的地层产生 振动,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对岩体上方的建(构)筑物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受 到来自公众和监管方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影响施工进度,甚至中断施工。为了及 时有效地解决矛盾,本着“预防为主、综合处置”的原则,保施工单位的合法利 益,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取证 1. 在工程工点爆破施工前,在房主(房屋所有权人)参与下,对涉及到的房屋逐
3. 对体量较大 6 层(含 6 层)及以上,住户较多,有特殊性、纪念性的建筑,除 做好入户取证工作外,若因施工可能对其产生沉降、倾斜、位移等影响的, 应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程序全程进行变形监测。
二、振动测试 1. 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和地质等因素,组织行业内专家,对施工单
位编制的爆破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安全评估、评审,为爆破设计方案提出科 学、合理、可行的优化意见,为施工企业提出安全合理的有害效应控制指标。
2. 爆破点至村民自建房或其他保护物的距离小于 100 米时,每次爆破都应实时 监测,并以允许值得 85%作为预警值。
3. 爆破点至村民自建房或其他保护物的距离大于 100 米小于 300 米时,爆破 初始连续监测不少于五次,每次宜不少于 5 个测点,由爆破振动实测数据回 归分析当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据此核算最大单段药量,后续爆破的单段药 量和总药量不超过爆破测试的安全限量。
2. 在监测发生超标的情况下,根据爆破作业工点周边构(建)筑物的实际结构形 式和现场测量的爆破振速,测算爆破振影响范围,并对范围内的房屋进行入 户调查,做好证据保全工作,明确爆破振动损伤程度,具书面意见书。
3. 因工程建设爆破施工造成房屋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或出现险情时,及时组织实 施应急处置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争 取沿线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掌握动态,化解矛盾,避免群体政府牵头设立炮损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施工炮损的处置工作, 组长由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业主单位和监测单位人员担任,在爆破工作基本 结束后根据前期取证和现场监测的情况启动炮损处置工作。
2. 炮损影响范围内的房屋,所有因爆破产生的赔付费用均由施工单位自行 承担,户主可选择修复(修复完成之后不再进行经济补偿)或按标准赔偿。由户主 填写申领表和承诺书后,由施工单位统一处置。
户进行勘测取证,现场对房屋原有的裂缝、破损部位进行记录、照相、摄像, 预留观察点等,同时对房屋的建造类型进行分类,经房主确认签字后建立相 应的一户一档,做好证据保全。 2. 在工程工点爆破施工基本结束后,在房主(房屋所有权人)参与下,对已取证 的房屋进行一次入户调查,现场对房屋新增的裂缝、破损部位进行记录照相、 摄像,并与前期调查结果进行比对,经房主确认签字后,出具书面调查意见, 及时归入已建一户一档中,做好证据保全。
4. 爆破点至村民自建房或其他保护物的距离大于 300 米小于 1000 米时,爆破 初始监测不少于 2 次,每次宜不少于 5 个测点,由爆破振动实测数据回归分 析当地爆破振动衰减规律,据此核算最大单段药量,后续爆破的单段药量和 总药量不超过爆破测试的安全限量。
三、应急响应
1. 在监测发生预警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报送给业主及相关部门,同 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研究爆破地震波的衰减规律,地质构造及地形条件对 它的影响,地震波参数和爆破方式的关系,发现爆破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协助建设单位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调整。
3. 炮损影响范围外的房屋,户主(产权人)有争议的,由住户(产权人)委托有 资质的机构进行鉴定、评估,其费用由住户(产权人)先行支付,最后以鉴定结果 为准,确因爆破施工引起房屋受损的,相应鉴定费用由施工单位支付,并按标准 进行赔偿,否则,由住户(产权人)自行承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