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朝复习提纲

秦朝复习提纲

秦朝----秦朝一统,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封建社会秦朝一统 (一)秦的统一:公元前221 年,秦王 嬴政 陆续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定都 咸阳 。

(二)秦朝巩固加强统治的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具体主要措施P79--81 影 响政治上 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①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②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制; ③地方建立 郡县制 。

思想文 化方面 ①焚书坑儒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有利于思想统一破坏文化,不利于文化发展 ②统一 文字 。

经济上 ①统一 货币 。

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②统一度、量、衡。

边疆治 理方面 (军事) ①北击匈奴,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解除边患,开拓了疆土,促进了各地交通和联系②开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成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 ③修驰道;统南越(统一南越设桂林、南海、象郡)。

(三)秦朝疆域东到 东海西至 陇西北达 长城一带 南到 南海 (四)阅秦朝疆域图并填图①在图上填注长城起讫地名。

②在图上填注秦朝都城名称。

③在图上填注灵渠。

统一意义秦朝一统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②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

汉朝-------新的大一统(汉包括 西汉 和 东汉 )P83---87 第四单元 西汉西汉建立:公元前202 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 长安 ,史称西汉。

第二课 新的大一统 (一)西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背 景具体措施(内容)结果 ①秦朝繁重的赋役,人民负担沉重,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胜 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秦朝残暴统治; ②西汉初经济萧条,到处荒凉景象,吸取秦亡教训。

①减轻赋税,徭役、兵役, ②注重生产 ,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文 景 之 治 (二)汉武帝巩固加强统治的措施具体措施(内容)影响结果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 解除王国对中央威胁,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思想上采纳罢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利于思想的大一统;确立儒家思 想的正统地位;不利于文化发展。

军事上 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派卫青,霍去病回击匈奴. 加强民族间的交流,解除边患,巩固、拓展了疆域。

(三)西汉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临洮 咸阳 灵渠 辽东(太平盛世)《汉唐盛世》与匈奴 战争 和亲 再战争 再和亲(昭君出塞) 意义·加强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流,促进民族融合和经济的发展与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 设“ 西域都护府 ”。

西域 正式纳入西汉版图东汉 公元 25 年 刘秀(汉光武帝)称帝,定都 洛阳 ,史称东汉P87东汉初年汉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了史称“ 光武中兴 ”太平盛世。

东汉中晚期 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豪强并起,形成大大小小割据势力。

三国-------三国鼎立分裂局面P88 第二课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一)三国情况表名称魏国蜀国 吴国 时间 220年 221年 222 人物 曹丕 刘备 孙权 都城 洛阳成都建业经济 农业发达 丝织业发达 造船发达(二)读图并完成填图①在图中方框中填注三国国名 ②都城A 是 成都 ; B 是洛阳③C 是古战场 赤壁 。

208年 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拓展三国此后300余年的分裂局面, 相对于大一统是历史的退步;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有积极意义,是历史的进步。

两晋(P89--9I)西晋 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完成短暂的大一统。

西晋的建立:266年 司马炎 篡魏,建立晋朝,定都 洛阳 史称西晋。

东晋 317年, 司马睿 在南方重建晋朝,定都 建康 ,史称东晋。

南北朝P89--9I南朝 宋(420东晋大将裕篡位)、齐、梁、陈。

都城 建康 。

南方(长江流域)对峙北朝 北魏(鲜卑族建立) 北方(黄河流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容融合(1)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自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与汉族长期杂居,相互影响,甚至建立政权,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民族融合典型史实体现----北魏 孝文帝 改革P90--91人物 改 革 内 容意 义P91北魏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礼法等。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2)北方人民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为中国 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隋朝--------又一次结束分裂完成大一统P9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大将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 长安 。

589年灭陈,统一中国。

618年灭亡。

唐朝-----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P91----93唐的建立:618年 李渊(唐高祖)建唐 ,都城 长安 。

李世民 是第二为君主。

魏蜀吴ABC东魏 北齐西魏 北周《汉唐盛世》第四单元第二课帝国新政盛唐气象盛世文化(一)唐太宗巩固加强统治(中央集权)的措施背景主要措施结果隋炀帝奢侈无度,赋役沉重,亡国唐太宗吸取教训。

经济上:减免租赋、减少力役贞观之治政治上:沿用完善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善于纳谏,任用贤能思想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族关系上:民族之间一视同仁。

(二)唐朝兴衰过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安史之乱陷入藩镇割据开创了帝国新政国力进一步增强唐进入全盛时期是唐由盛转衰"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 开元盛世" 的转折点(标志)(三)盛唐气象P93--95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农业手工业超过前代唐朝农业:筒车、曲辕犁。

唐朝手工业:①丝织技巧非常高超(丝织品轻盈而精薄)②陶瓷制造技术显著进步“邢白越青”、“唐三彩”最负盛名唐朝商业发达: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有东市、西市唐社会生活:丰富多采,中西互通,胡汉交融。

妇女的生活较开放自由(四)盛世文化(汉唐时期文化)P96--98史学西汉, 司马迁著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诗歌“诗仙”是李白;“诗圣”指杜甫。

(唐朝是诗歌黄金时代)书法东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的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绘画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历代帝王图》唐朝被称为“画圣”的是吴道子,立体感强,被誉为“吴带当风”宗教唐朝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将西行所见所闻写成唐朝高僧鉴真六渡日本传播佛教,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知识和技术。

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卢舍那像)(五)丝绸之路和大运河(1)丝绸之路:P99--1O1,P86--87①概况: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一条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通往中亚、西亚,最远直达欧洲大秦的陆路交通大道。

②意义:中西方交流的陆路大道,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填图练习:在图上正确位置的方框内填注河西走廊,阳关、玉门关。

并找到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2)大运河:P101--1031、概况:隋朝统一后,隋炀帝用了6年时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太平盛世)河西走廊玉门阳关葱岭《汉唐盛世》2、路线: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从北至南分为四段A 永济渠、B 通济渠、C 邗沟、D 江南河四段。

(字母序号填入右图相应的正方框中)3、沟通五大水系:①海河②黄河③淮河④长江⑤钱塘江(填注大运河示意图上数字序号相对应的河流名称)4、意义:有力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向南转移。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人工运河,主要运输大宗南方粮食北上)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时代(一)北宋与并存少数民族政权封建社会(二)南宋与并存少数民族政权小结:继汉唐之后的宋元时期,农牧文化逐渐融合,农耕与游牧文化在征战和议和中碰撞、融合。

练习(附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A和南宋、金、对峙形势图B)阅图并完成练习①A②③④⑤洛阳涿郡BCD1125金灭辽北宋(960---1127)960年后周大将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开封)1004年“澶渊之盟”1127年金灭宋辽916年阿保机族建立,都上京西夏1038年元昊族建立,都兴庆金1115年族完颜阿骨打建立。

南宋(1127--1276)1127年,在应天称帝,后定都(杭州),史称南宋。

西夏金金不断对南宋用兵抗金斗争:1140岳飞"岳家军"郾城大捷。

宋金议和:1141“绍兴和议”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1271年(元世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再次结束分裂完成大一统。

1276元灭南宋元灭金元灭夏第四单元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时代农牧文化的交融四大发明填注要求:在A图上方框内填注北宋、辽、西夏国名;在B图上填注南宋、金。

(三)宋元时期的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封建社会1、传统城市的新气象⑴农业生产:先进生产工具的应用和优良作物品种的推广()⑵手工业:宋制瓷业发达有定窑、钧窑和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

⑶商业:①唐末到宋城市的坊市界限被打破,新的城市格局使商业更繁荣。

②北宋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③在世界上最早推行了纯纸币的流通。

拓展:纸币的出现和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集中、生动的反映宋元时期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华景象。

2、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⑴基本形成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过年吃饺子;传统节日;用桌椅凳等家具)⑵宋代城市中有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叫做“”较固定的演出场所叫“”上演丰富的节目(杂剧)⑶逢年过节,民间庙会、社火十分热闹。

3、文人的世界⑴宋代由于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完善以及印刷术的改进,文化教育事业在民间有利较大发展。

⑵宋代文人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

⑶宋词(苏轼)元曲-----元朝《》最为著名⑷宋元绘画形成独特的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梅、兰、竹、菊)(四)古代科技的典范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印刷术隋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元朝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针;南宋:罗盘针火药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火箭、突火枪、火铳)棉纺织:元代为我国棉纺织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家乡松江"衣被天下")(五)开放与交流行省制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正式行政区A B意大利商人《》;元泉州港;陶瓷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象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