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喜欢的平面设计师感言

我喜欢的平面设计师感言

我喜欢的平面设计师感言外国现代设计史结课论文论文题目就我喜欢的平面设计师感言姓名王森学号 2009107020911班级 0909指导老师龙舟君专业平面设计专业院校湖北师范美术学院a barrier, so stylist must pay attention to personal to fix for the literati, often say: "first to repair the form, the product." after practiceProfessional moral balance ability to ability coordination目录摘要 (2)三位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3)三位设计师的风格特点 (3)我认为作为平面设计师的感想 (4)结束语 (5)参考文献 (5)正文我最喜欢的设计师是冈特兰堡,冈特·兰堡称为欧洲最有创造力的“视觉诗人”,是因为他的作品总是通过寻常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含义,通过隐喻的物体联想到实际事物。

如果说兰堡的某些简洁明了的黑白招贴是体现了“诗”的以简代繁,那么他的其他作品还含有很多中国人对“诗”的理解。

土豆系列作品中,兰堡将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叠加相结合,呈现出诗一般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光明书"的设计中,将画面式样在一维和三维中转换,类似诗歌中的平仄跳转;元素的密集中,不同的密集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一如诗歌般的紧凑与跌宕不平,平面的张力得到膨胀。

如此这般,兰堡将画面当作诗歌般处理,充分体现了诗歌的自由与韵律。

笔者认为,在视觉上的自由化和韵律化,正是他作为"视觉诗人"派杰出代表的显著的特点。

他以其丰富的阅历和隐喻的诗意,以最简洁的视觉形象表达最深刻的内涵,不断更新着人们的视觉环境,不断地塑造自己不同的设计风格。

兰堡始终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一切装饰性元素都让位于视觉功能。

在形式手法上,兰堡总是尝试新的方法来改善单纯的平面效果。

无论是空间的创造、式样的转换,还是用密集凸显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兰堡追求的是平面视觉效果上的突破和创作上的个人化、自由化。

冈特·兰堡的每一幅作品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颤动。

他运用他理性的思维,艺术的表达,新颖的创意拓宽了我们的艺术视野,其诗人的情怀为我们重新构造了艺术的境界,他的视觉创造给视觉形象世界带来了新的力量和生机。

佐藤晃一的设计作品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

他不但继承了日本文化中肃静、悠远、清雅、柔和的民族风格,还将这种风格更近一步地推向完美和充实,提炼了日本文化中最精要的精神内涵。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佐藤晃一的设计作品以民族风格为中心,得到了国际设计界的认同,使他多次受到美国各大学邀请,举办日本文化和设计讲演。

同时获得了包括布尔诺图形设计奖、华沙招贴海报奖、捷克海报设计奖、莫斯科招贴设计奖等众多的大奖。

70年代的日本,工业化高速发展,使得大批的、各具特性的新素材诞生,素材的特性对艺术造型来说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意义,素材的特征又使得相应的技术和技巧得以产生。

印刷技术从活版开始转向胶版,使微妙色阶调的渐变表现成为可能,佐藤晃一的成名作《新音乐媒体》即产生于此时。

在色彩、形体与光三者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既不完全归入西方古典的光线照射法,也不归入东方传统的几乎抛尽光源,只求色彩与体积的表现法,而是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古典派和印象派的光表现在色渐变手法中融为一体。

在色彩、形体与光三者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既不完全归入西方古典的光线照射法,也不归入东方传统的几乎抛尽光源,只求色彩与体积的表现法,而是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古典派与印象派的光表现在色渐变手法中融为一体。

在色渐变的隐隐约约依然清晰肯定的形体、弱化了的明暗和相对强化了的色彩,构成了佐藤晃一作品的基本特征,三者融而合一,自然和谐,开出了一块融合东西方的新天地。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中说过:最好的色彩美有赖于多样性的、正确而且巧妙的统一。

佐藤晃一作品的色彩可以说大都具有这一品质,造成分离感和张力,具有戏剧性。

未来派画家曾在有名的《未来派宣言》中,特别提出过补色主义的口号。

佐藤晃一用补色对比,却往往又不用它作基调或主调,而且作为和声种的一组高音,作为大统调中的一个局部统调出现,因此,他总是把补色对比和灰调统一起来,形成色渐变,造成既有冲突的因素,又有过渡与统调,既有分离的张力,亦有色彩的组合排列与细微刻划。

佐藤晃一作品设计表现有很多跳跃的地方,像日本的一种短诗--俳句,语法、字句、节奏凝练而跳跃的含蓄,在没有着笔的空白处,会感到非常的魅力。

那是纯日本、纯感性的世界,这种超越理智的艺术世界,无疑是直接继承了王朝文学的精神。

设计师使用的语言、节奏和设计师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章法节奏,应该是一致的,佐藤晃一也不例外。

西摩•切瓦斯特是美国观念形象设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对当代平面设计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切瓦斯特是除德国的岗特•兰堡、日本的福田繁雄之外的现代世界平面设计大师之一,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AIGA会员。

1931年切瓦斯特出生于美国纽约,早在7岁时他就展现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天赋,尤其喜欢插图绘画。

西摩•切瓦斯特的设计创作与当时他的生活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受二战的影响,世界各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使远离战火的美国因为免受战争破坏而迅速发展。

战后的美国占有着天时地利,经济达到新的高峰,并促进了设计的繁荣,美国设计基本沿着两个不同的路径发展:第一个是国际主义的大企业行为,它代表资本主义的、主流的发展方向;另一个发展方向是独立的设计事务所的迅速增加。

在当时设计运动繁多的背景下,切瓦斯特开始丢弃工业化的刻板的设计面貌,重视画面感性思维的投入及注重表达个人观念,重视把艺术表现引入到平面设计中去,达到艺术性和功能性同时兼顾的效果。

他的作品特点如下1 观念与形象的融合二站后,政治的需求、经济的腾飞,促使了海报和其他具有政治宣传目的的平面设计作品的发展,这个非商业化的平面设计发展在战后是一个非常突出和特殊的现象。

这个时期的平面设计,不仅仅是为了传达政治的某种具体内容,同时也包含着某种理想、某种观念。

这种设计,往往以文稿内容来确定创作设计的倾向,并将文稿浓缩为简洁的标语,以形象来突出思想内容,突出观念,使之更具有艺术性。

切瓦斯特在创作中不仅局限于把艺术上的形式表现引入到平面设计中来,而是将艺术与设计巧妙结合,将观念通过不同形象的体现来表达。

2、在切瓦斯特的设计作品中有一个突出的共性——即卡通化的漫画造型。

他在设计表现上运用已经简化了的卡通化的漫画造型来表现他的思维,使其平面设计作品幽默、诙谐,又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他在设计上大量地从儿童读物的插图、连环画等吸取参考养分,并力求作品通俗易懂、充满生机。

他善于把握美国社会和生活中某些沉积的文化和象征,以艺术家敏锐的视角捕捉流行文化,并以卡通化、几何化的漫画形式表达大众熟悉的文化符号。

他很巧妙地将形式与主题进行融合,会议本是正式的场合,但他却运用卡通化的漫画造型来表现,将会议主题与设计表现巧妙结合,实现了形式为主题服务的功能。

《图钉与未来》(Pushpin and Beyond)是切瓦斯特在1997年为“图钉”设计集团在日本大阪三得利美术馆设计的展览海报。

海报以卡通化、几何化的机器人来表现主题,用鲜明的色彩和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卡通的人物外形,有意思的是机器人还叼着烟斗,漫画的造型活泼、幽默,体现了设计者天马行空般的艺术表现才能。

切瓦斯特卡通化的漫画造型是已经经过简化了的,在手法上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删除或拼凑,而是把握住主题,将主题元素在形式上进行缜密地简化抽象,通过卡通化的漫画造型来表现主题思想。

3 异质同构的应用“异质同构是图形创意中的一种表现语言,它用一种元素的形去破坏或去嫁接另一种元素,使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和连接,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形态,削弱形的作用而强调意的存在。

异质同构是将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相似形或不相似形所置换或相加的异常组合,并不是简单的相加或置换,而是利用元素与元素之间的联系才形成的同构,相互协调之后产生的一个完整的新形象,使作品引发回味和思考。

在切瓦斯特的设计作品中,异质同构是十分常见的表现手法。

他似乎十分热衷于忽略对象的外形,将组合要素中的内部材质的改变或影响来塑造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和心理震撼。

如图6是切瓦斯特异质同构应用的典型代表作品。

他将钢笔与房子同构,两种元素连接成一体从而组成新的别具韵味的形象,以形容作家笔尖下的纽约城市就是故事素材的源泉。

又如图7是切瓦斯特为“图钉”集团所做的宣传海报,他用一个公鸡头置换穿着西装的绅士的头部,将主题元素进行了强调,说明“图钉”集团是一只敢斗的雄鸡,追求标新立异、敢于创新、雄起执着的精神。

自我分析成功的平面设计师1、成功的设计师应具备以下几点:现代设计师必须是具有宽广的文化视角,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知识;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知识渊博、敏感并能解决问题的人,应考虑社会反映、社会效果,力求设计作品对社会有益,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应概括当代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真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起码你应当明白,优秀的设计师有他们“自己”的手法、清晰的形象、合乎逻辑的观点。

2、设计师一定要自信,坚信自己的个人信仰、经验、眼光、品味。

不盲从、不孤芳自赏、不骄、不浮。

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不为个性而个性,不为设计而设计。

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有独特的素质和高超的设计技能,即无论多么复杂的设计课题,都能通过认真总结经验,用心思考,反复推敲,汲取消化同类型的优秀设计精华,实现新的创造。

3、平面设计作为一种职业,设计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和设计师人格的完善有很大的关系,往往决定一个设计师设计水平的就是人格的完善程度,程度越高其理解能力、把握权衡能力、辨别能力、协调能力、处事能力……将协助他在设计生活中越过一道又一道障碍,所以设计师必须注重个人的修为,文人常说:“先修其形,后练其品”。

4、设计的提高必须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进行,设计师的广泛涉猎和专注是相互矛盾又统一的,前者是灵感和表现方式的源泉,后者是工作的态度。

好的设计并不只是图形的创作,他是中和了许多智力劳动的结果,涉猎不同的领域,担当不同的角色,可以让我们保持开阔的视野,可以让我们的设计带有更多的信息。

在设计中最关键的是意念,好的意念需要学养和时间去孵化。

设计还需要开阔的视野,使信息有广阔的来源,触类旁通是学习平面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艺术之间本质上是共通的,文化与智慧的不断补给是成为设计界长青树的法宝。

5、有个性的设计可能是来自扎跟于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富有民族文化本色的设计思想,民族性和独创性及个性同样是具有价值的,地域特点也是设计师的知识背景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