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定义】keysersoze由于湿地和水域、陆地之间没有明显边界,加上不同学科对湿地的研究重点不同,造成湿地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
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
湿地的研究活动则往往采用狭义定义。
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保护机构于1979年在“美国的湿地深水栖息地的分类”一文中,重新给湿地作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
”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二十多个类型,这个定义目前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接受。
湿地的水文条件是湿地属性的决定性因素。
水的来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续期和频率决定了湿地的多样性。
水对湿地土壤的发育有深刻的影响。
湿地土壤通常称为湿土或水成土(Hydric Soil)。
【湿地概述】湿地这一概念在狭义上一般被认为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广义上则被定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
《国际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广义定义。
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亨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中国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
中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截至目前,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已达30处。
其实中国独特的湿地何止30处,许多湿地因为养在深闺无人识,至今仍无人问津。
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按《国际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
湿地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
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分类】湿地基本分五大类【海域潮下海域:低潮时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无植物生长的浅水水域,包括海湾和海峡;潮下水生植被层,包括各种海草和热带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间海域:多岩石的海滩,包括礁崖和岩滩;碎石海滩;潮间无植被的泥沙和盐碱滩;潮间有植被的沉积滩,包括大陆架上的红树林。
河口潮下河口:河口水域即河口永久性水域和三角洲河口系统。
潮间河口:具有稀疏植物的潮间泥、沙或盐碱滩;潮间沼泽包括盐碱草甸、潮汐半盐水沼泽和淡水沼泽;潮间有林湿地包括红树林、聂帕榈和潮汐淡水沼泽林。
泻湖湿地:半咸至咸水湖,有一个或多个狭窄水道与海相同。
盐湖(内陆排水区):永久性和季节性的盐水或碱水湖泥滩和沼泽。
河流永久性的河流:永久性的河流和溪流,包括瀑布;内陆三角洲。
暂时性的河流:季节性和间歇性流动的河流和溪流;河流洪泛平原,包括河滩,洪泛河谷和季节性泛洪草地。
湖泊永久性的湖泊:永久性的淡水湖(8k㎡以上),包括遭季节性或间歇性淹没的湖滨;永久性的淡水池塘(8k㎡以上)。
季节性的湖泊:季节性淡水湖(8k㎡以上),包括洪泛平原湖。
人工水面如水库、池塘、水稻田等属于广义湿地,得到湿地公约的认可。
湿地公约的湿地分类一、天然湿地(一)海洋/海岸湿地A -永久性浅海水域:多数情况下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包括海湾和海峡。
B -海草层:包括潮下藻类、海草、热带海草植物生长区。
C -珊瑚礁:珊瑚礁及其邻近水域。
D -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岛屿、海边峭壁。
E -沙滩、砾石与卵石滩:包括滨海沙州、海岬以及沙岛;沙丘及丘间沼泽。
F -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
G -滩涂:潮间带泥滩、沙滩和海岸其他咸水沼泽。
H -盐沼;包括滨海盐沼、盐化草甸。
I -潮间带森林湿地:包括红树林沼泽和海岸淡水沼泽森林。
J -咸水、碱水泻湖:有通道与海水相连的咸水、碱水泻湖。
K -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泻湖。
Zk(a) -海滨岩溶洞穴水系。
滨海岩溶洞穴(二)内陆湿地L -永久性内陆三角洲:内陆河流三角洲。
M -永久性的河流:包括河流及其支流、溪流、瀑布。
N -时令河:季节性、间歇性、定期性的河流、溪流、小河。
O -湖泊:面积大于8公顷永久性淡水湖,包括大的牛轭湖。
P -时令湖:大于8公顷的季节性、间歇性的淡水湖;包括漫滩湖泊。
Q -盐湖: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湖。
R -时令盐湖:季节性、间歇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湖及其浅滩。
Sp -内陆盐沼:永久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水沼泽与泡沼。
Ss -实令碱、咸水盐沼:季节性、间歇性的咸水、半咸水、碱性沼泽、泡沼。
Tp -永久性的淡水草本沼泽、泡沼;草本沼泽及面积小于8公顷泡沼,无泥炭积累,大部分生长季节伴生浮水植物。
Ts -泛滥地:季节性、间歇性洪泛地,湿草甸和面积小于8公顷的泡沼。
U -草本泥炭地。
无林泥炭地,包括藓类泥炭地和草本泥炭地。
Va -高山湿地;包括高山草甸、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
Vt -苔原湿地;包括高山苔原、融雪形成的暂时性水域。
W -灌丛湿地;灌丛沼泽、灌丛为主的淡水沼泽,无泥炭积累。
Xf -淡水森林沼泽:包括淡水森林沼泽、季节泛滥森林沼泽、无泥炭积累的森林沼泽。
Xp -森林泥炭地;泥炭森林沼泽。
Y -淡水泉及绿洲。
Zg -地热湿地。
温泉。
Zk(b) -内陆岩溶洞穴水系。
地下溶洞水系。
注:“漫滩”是一个宽泛的术语指一种或多种湿地类型,可能包括R、Ss、Ts、W、Xf、Xp或其它湿地类型的范例。
漫滩的一些范例为季节性淹没草地(包括天然湿草地)、灌丛林地、林地和森林。
漫滩湿地在此不作为一种具体的湿地类型。
二、人工湿地1 -水产池塘。
例如鱼、虾养殖池塘。
2 -水塘。
包括农用池塘、储水池塘,一般面积小于8公顷。
3 -灌溉地。
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
4 -农用泛洪湿地。
季节性泛滥的农用地,包括集约管理或放牧的草地。
5 -盐田。
晒盐池、采盐场等。
6 -蓄水区。
水库、拦河坝、堤坝形成的一般大于8公顷的储水区。
7 -采掘区。
积水取土坑、采矿地。
8 -废水处理场所。
污水场、处理池、氧化池等。
9 -运河、排水渠。
输水渠系。
Zk(c) -地下输水系统。
人工管护的岩溶洞穴水系等。
【湿地生物】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多种。
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飘浮型等;从植物种类看,有的是细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本,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乔木。
湿地动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我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水大约250种,鱼类约1040种。
鱼类中淡水鱼有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
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湿地功能】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金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物质生产功能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七里海沼泽湿地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生产力来源。
据初步调查,七里海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水生、湿生植物群落100多种,其中具有生态价值的约40种。
哺乳动物约10种,鱼蟹类30余种。
芦苇作为七里海湿地最典型的植物,苇地面积达7186公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不仅是重要的造纸工业原料,又是农业、盐业、渔业、养殖业、编织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还能起到防风抗洪、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
另外,七里海可利用水面达10000亩,年产河蟹2000吨,是著名的七里海河蟹的产地。
大气组分调节功能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
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湿地生境也会排放出甲烷、氨气等温室气体。
沼泽有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CO2和其他气体,特别是一些有害的气体。
沼泽地上的氧气则很少消耗于死亡植物残体的分解。
沼泽还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携带的各种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另外,沼泽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通过沼泽能吸附金属离子和有害成分。
水分调节功能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