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作业1
一、如何理解我国民法中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据以确定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根据和标准。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贯穿并统领整个侵权责任法规范,决定着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分担、免责事由、损害赔偿的方法等各个方面。
我国民法中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的过错是侵权责任的必备条件的归责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又包括过错推定责任,过错推定责任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其主观上有无过错,根据法律规定均应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二、我国刑法对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
我国刑法中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符合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构成要件的罪犯称为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
对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的处罚应当符合刑罚的目的,以惩罚和教育相结合,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应当严格按照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来处罚。
1、罪刑法定原则: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
2、平等适用刑法原则: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刑法规范在根据其内容应当得到适用的所有场合,都予以严格适用。
3、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
三、简述国际法上个人的法律性质与地位。
国际法是一个与国内法相对应的法律体系。
它是在国家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规章制度的总和。
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三个部门法。
国际公法的主体范围包括国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解放组织,至于个人能否成为国际公法的主体,目前学界依然存在争议。
而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中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组织。
个人要成为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主体必须具有独立参加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资格并具有直接承受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中权利和义务的能力。
个人在国际社会产生的法律关系受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的规范和调整。
四、诉讼调解应当掌握哪些原则?
调解是除了审判之外的另一种解决纠纷的方法,调解有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法院调解。
民事诉讼调解就是法院调解,即在民事纠纷解决中,当事人有自由处分自己权益的权利,这种处分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法律就不应予以禁止。
民事诉讼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调解保密原则、灵活调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1、自愿合法原则: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节,调节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是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商事纠纷案件的前提条件,人民法院只有先弄清案件的基本情况、分清是非责任,才可依法处理案件。
3、调解保密原则:
调解当事人主要通过谈判协商来解决争议,往往会涉及到各自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即使不构成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一些情况,当事人通常也不愿意对外公开。
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就是要消除当事人的一些后顾之忧,为调解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4、灵活调解原则:
调解是在法律规定的程序范围内按照当事人的处分原则可以灵活安排。
当事人经调解达成的协议内容超出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也可以许可。
5、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即当事人、法院在调解过程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以此规范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和规制法院的审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