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一中“四备二研”集体备课规范要求一备环节中涉及的七个方面,建议规范成:1、备课标大纲;2、备教材内容;3、备学生情况;4、备教学目标;5、备教学重点;6、备教学难点;7、备教学方法。
四备二研的具体环节四备1备(全体教师):写初备卡;2备(主备小组):做“两案一件一餐”;3备(主备小组):在2研之后,修改、重新制作“两案一件一餐”(成品);4备(全体教师):根据“两案一件一餐”成品,用备课本写出个人教案。
二研1研(主备小组):在2备之前,制作“两案一件一餐”;2研(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讨论修改“两案一件一餐”。
备课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选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大家都知道备课是上课的必要,备课更是上好课的前提。
为培养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集大家的智慧,博采众家之长充分备好每一节课,我校推行了四备二研的备课方式,特将集体备课作如下规范要求:第一步:全体教师个备(用备课纸)和学科小组教师重点备全体教师个备要求每一位教师弄清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熟悉教材,写出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以及怎么讲解,难点以及怎样突破,所以这个环节重点备知识,备方法。
学科小组教师的重点备课,就需要做出详细学案、练习案、自助餐以及对应的课件等,这个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出课堂教学的导、思、议、展、评、检,练6+1个环节。
重点备的教师要至少提前三天将“两案一件一餐”发到本组教师手中,在集备活动前全体教师要将“两案一件一餐”细致看完做完,真正做到先做后研。
第二步:集体备课备课组长是每次集备的主持人,主备学科小组教师是中心发言人,其他教师也要逐一发言。
集备前,每位教师的第一次个备的教案以及提前做好的“两案一餐”经包科主任签字。
集研的流程:一研教材教法,主要对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材、重点、难点、教法进行研讨。
二研教学设计,主要研讨学案、课件的使用。
三研巩固提高,主要研讨练习案和自助餐。
全体教师要积极发言,修订和完善“两案一件一餐”,如遇问题争执不下,以备课组长意见为准。
第三步:主备学科小组教师复备、印刷主备学科小组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大家形成的共识,对“两案一件一餐”进行修改,经备课组长审阅无误后,由包学科主任签字后印刷。
同时主备学科小组教师将“两案一件一餐”电子件的成品发至本学科每位教师手中。
第四步:全体教师复备(用备课本)每位教师在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根据主备学科小组教师发来的“两案一件一餐”电子件的成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重点写出教学设计(怎么导入,教学各个环节如何衔接,针对本班实际,应该如何讲解和练习等),全体教师要写出教案,年轻教师(没上过高三或只上过一年高三的教师)要求写出详细教案,上课必须有教案。
武安一中“四备二研”集体备课流程学科小组教师研、备备课程标准、备考试大纲、备教学目标、备教材、备重点、备难点、备学生、备教法。
要求备出详细的“两案一件一餐”要使听课有实效,应当做到:1、听课前要做足准备工作;2、听课时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3、听课中要认真观察、记录,并作思考;4、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
评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评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情况;2、评教学内容的组织处理;3、评学生能力的培养;4、评教学方法;5、评学生课堂的参与度;6、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听课具体要求:1、校长每周听课至少6节,教学校长每周至少听课10节,包年级校长每周听课至少8节,工会主席每周听课2-4节。
教务处正主任每周听课至少6节,科研处正主任每周听课至少5节,教务处科研处副主任,上课的每周听课至少3节,不上课的每周听课至少5节。
年级正副主任每周听课至少4节。
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每周听课至少3节。
到武安一中任教5年以下,没上过高三的每周听课至少5节,上过高三的每周听课至少4节;到武安一中任教5年-10年,每周听课至少3节;到武安一中任教10年以上,每周听课至少2节。
2、每天8:30前听课教师将今天听课情况通过腾讯通报给教务处指定的教师,听课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记录,并书写点评,下课时将听课记录交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看完后填写反馈意见,按要求周三交教务处检查。
听课记录可以用听课本(两个本分单周双周),也可以用听课卡片。
3、集体听课时,按照《课堂观察》要求认真听课,并做好对应的记录,听课结束之后,组织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认真评课,从青年教师开始评,每人至少评出一个缺点一个优点即1+1,评课要评出不足,评出特色,评出干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写尽八缸水,博取百家长”。
多学习他人,欣赏他人,才能成就自己,提升自己。
武安一中教师考核评价细则为落实《河北省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工作通知》,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实际情况,本着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客观、公正、全面评价每一位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师德方面(25分)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一)日常表现(20分,可以为负分)1、教师请假一天扣0.1分,迟到和早退一次扣1分,旷工一次扣5分。
2、教师上课没有侯课一次扣1分,没有按学校规定对学生进行考勤一次扣0.5分,上课只教不管(学生打瞌睡、说笑、看闲书、吃零食、东张西望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扣0.1分,下课拖堂一次扣0.5分,未经允许私自调课一节扣0.5分,旷课(含自习、自习考试、班会)一节扣2分。
3、教师早、晚自习辅导迟到、中途离开教室、早退一次扣1分,自习课秩序较乱扣0.5--1分,未经年级许可,任课教师占用公共自习课讲课的一次扣1分,占公共自习课布置作业的一次扣0.5分(班主任安排班务除外)。
4、微机、实验、阅读、体育课等不在教室上的课,学生必须整队,任课教师带队,队伍不整齐或秩序混乱一次扣该科教师0.5分。
5、音、体、美专业训练,教师组织不力,人数不齐,秩序混乱一次扣0.5--1分。
6、上课或自习课期间教师接打手机、工作日中午饮酒、上班期间利用电脑从事和教学无关的活动等,发现一次扣5分。
7、监考教师迟到或监考期间未经允许外出一次扣1分,监考期间往窗外东张西望、玩手机、看书报、做题、打瞌睡等不负责任的行为一次扣0.5分,造成考场秩序混乱,考生作弊一人次扣0.2分。
阅卷与登统不服从组长安排,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一次扣1分,不负责任出现较多失误的扣0.1--1分。
8、开会请假一次扣0.1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旷会一次扣5分。
9、利用媒体散布或传播不实的谣言,贬低或中伤同事、领导,造谣生事,破坏团结,影响到个人或学校声誉的、有偿补课、私自收费向学生推销书籍、体罚学生、向学生及家长索要财物、收礼、接受家长吃请等,一次扣20分。
10、经领导同意不签到,不超过一个月的扣2分,超过一个月的扣5分,年度考核不得定优秀等次,不得评模。
(二)师德测评(5分)每学期末由校长、教学校长、包年级校长、教务处、科研处正主任、年级部正副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根据教师日常表现进行打分,重点关注教师的工作态度、是否服从工作安排,是否顾全大局,是否有利于团结,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以及个人的实绩等。
二、教学常规落实(20分)1、备课(10分)备课笔记(5分),其中优(4.5-5分),良(3.5-4.5分),中(2.5-3.5分),差(0-2.5分),教务处每月对每位教师抽查一次,级部也要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最终汇总结果求平均。
集备活动(5分),所有上课教师(包括主任)都要参加一周两次的集备活动,请假一次扣0.1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没有个备或没有落实先做后研一次扣0.5分,研讨没按程序、研讨不认真或研讨期间从事与研讨无关的事一次扣0.5分,无故不参加集备活动一次扣2分。
有公事的除外(但必须由主管校长的证明)。
2、作业批改(5分)在作业检查:其中优(4.5-5分),良(3.5-4.5分),中(2.5-3.5分),差(0-2.5分),教务处每月对每位教师抽查一次,级部要每周至少检查一次,最终汇总结果求平均。
3、听评课(5分)按规定要求的节数听评课,少听一节扣0.5分,公开课的评课一次不参加扣0.5分。
弄虚作假一次扣5分,年度考核不得定优秀等次,不得评模。
4、加分:在每月的优秀备课组评选中,获得第一名的备课组,每位教师加0.5分,第二名加0.3分,第三名加0.2分,备课组长加倍。
在学校举行的教案比赛、书法、白板使用比赛等与教学常规有关的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加1、0.6、0.4分。
三、学生测评(10分)学生评教一月一次,测算分两个方面:⑴、同一班内各教师比较6分具体计算方法为:评教得分1=6-( ×3)⑵、不同班内各教师比较占4分,具体计算方法为:评教得分2=4ⅹ该教师评教的评教分(教师综合评价的满意率)该教师最后得分=评教得分1+评教得分2说明:某教师评教分为测评中学生对该教师综合评教的满意率;教两个及以上班的教师取平均分。
四、教学成绩(50分)每学期依据两次月考、期中、期末四次考试成绩分别从两方面(上线人数、平均分)测算。
具体测算分层次进行。
具体方法如下:1、上线人数(30分):分数的确定和计算方法:.每学期根据两次月考、期中、期末成绩作为测算依据。
联考第一名分值为10分,年级第一名8分,(不重复计算);进入该层次前30%的学生为6分,进入该层次前30%--前60%的学生为3分,进入该层次前60%--前90%的学生为1分。
各班上线学生积分等于上线学生的数量乘以相应得分值,分层次单独核算。
班级得分为:班级得分=每位教师在该班的得分=课时数:按规定该学期各科的周课时数计算(不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