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生僻字名字卡住了保研,不该成为问题正文:女儿有个美好的名字,却卡住了保研报名,宁海这位妈妈急坏了先来看看这个字:不好意思,用了拼音、五笔输入法,都打不出,下面就用(由页)代替。
它的繁体字:頔(dí),倒是可以打出来的。
在商务印书局出版的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里,对“由页”字做了解释:美好,多用于人名。
寓意美好,但现实情况是,记者的电脑打不出,银行等多个系统都没法输入,体验起来,可能还真没那么美好。
宁海严女士的女儿,在上海念大四,马上就要保送研究生了。
原本是很高兴的一件事,但学校在向“学信网”推荐过程中却发现,这个名字没法录入系统。
怎么办?这段时间,严女士因为女儿的这个名字,被折腾得够呛。
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她美好,现在却觉得对不起她严女士的女儿,出生在下雨天。
因为希望她像小雨点一样美好,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就用了寓意美好的“由页”字。
在落户时,派出所能在户口本上打出这个字,严女士没觉得这名字以后会带来什么问题。
从小到大,女儿带给严女士的,真的都是美好。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问题接踵而至,而这些问题,都是这个名字造成的。
和记者一样,像银行、铁路等很多系统里,这个“由页”字是打不出的,只能打出繁体的“頔”,而户口本、身份证上却是“由页”字,两者有区别,带来不少麻烦。
“办理银行卡或者其他业务的时候,就得用拼音或者特殊符号代替。
”严女士坦言,网络化时代,人人都在享受便捷,但女儿连飞机票、火车票,都得去窗口购买。
生活上的不方便,总算能克服解决,但前段时间,女儿获得了学校研究生保送资格,当学校准备把她的资料报到“学信网”推荐时,发现更大的问题来了。
“名字最后一个字怎么都输不进去,报不了名。
”这下,严女士急了,更担心女儿今后继续求学、就业,名字带来的麻烦会不会越来越多?“我现在觉得很对不起女儿,绐她造成这么大的麻烦。
”宁海上海跑了好几趟,想改名没这么简单为了这事,严女士很自责,自己也没少在这事上花功夫。
9月初,她特地去了上海一趟,女儿所在学校建议她先去派出所,帮女儿把名字改了,省得以后毕业证上信息不一样,又要惹出麻烦。
严女士觉得很有道理,赶回宁海,找到了宁海县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户籍办理的窗口,询问才得知,因为女儿考上大学,户口已经迁到了学校,按照规定,需要到现户籍所在地办理姓名变更。
之后,严女士又赶回上海,找到了女儿现户籍所在地的上海杨浦公安分局五角场派出所,但得到的答复是:在校生不符合更改姓名的政策规定。
就这样两头来来回回,原本想着,名字的确带来了麻烦,理由充分,更改起来不是什么难事,可没想到,操作起来,真让她着急上火。
名字改不了,报名报不上,好不容易得到的研究生保送名额就泡汤了?严女士不能接受,给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发来了求助。
名字一时改不了,注册登记不受影响了解情况后,记者特地向杨浦公安分局五角场派出所电话咨询。
一位负责户籍工作的人员答复,严女士之前就来咨询过,他们也给出过答复,并且请示了上级部门,但按照政策规定,在校大学生确实不允许更改姓名。
“在校生的名单都是教育部门给定的,按照政策,派出所这边是改不了的。
”这名工作人员建议,像严女士女儿这样的情况,可以毕业之后再申请改名。
眼下,名字一时是改不了了,学信网注册该怎么办呢?记者又向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的客服咨询,终于有了一点希望:学信网注册、登记的信息,和学校学籍科注册登记的信息相同就可以了。
怎么理解?学校学籍信息里如果打不出严女士女儿的名字,用的是拼音、符号代替,那学信网注册时,也用相同的符号、拼音代替就可以了。
在知乎上,还有网友操作成功的案例。
请特别注意以下内容——★名字不是想改就能改,三年内只能改一次其实,像严女士女儿一样,想改名字的人,可能还不少。
有人改名字,是觉得自己名字不洋气,有人是觉得有谐音不好听,还有人是真的被生僻字困扰,生活不便。
想改名字,具体要怎么操作呢?为此,记者也咨询了浙江省公安厅负责受理户籍相关咨询的工作人员。
据介绍,目前浙江省户籍管理办法,采用的是2008年5月印发的《浙江省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试行)》,对于更改姓名,主要程序是本人先向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申报,再由派出所上报上级部门审核审批。
未成年人变更姓名的,应当经父母双方或者监护人协商一致;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变更姓名的,还应当征得其本人的同意。
哪些情况可以更改姓氏,哪些情况可以变更名字,哪些情形下又不能变更登记,试行规定里也都明确。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公民本人或者监护人申请变更姓氏:(一)因血亲关系在父姓和母姓之间变更的;(二)因收养关系变更姓氏的;(三)因父母离婚或者再婚未成年子女变更姓氏的;(四)公安机关认定确需变更姓氏的其他特殊情形。
第五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由公民本人或者监护人申请变更名字:(一)姓名或者姓名的谐音违背公序良俗的;(二)姓名或者姓名的谐音易造成性别混淆、他人误解或者伤及本人感情的;(三)名字中含有冷僻字的;(四)公安机关认定确需变更名字的其他特殊情形。
第五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暂缓办理姓名变更登记:(一)正在服刑或者被劳动教养、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二)更正出生日期未满三年的。
总的来说,改名字不是想改就能改的,要有充分正当的理由。
而且改名后,会涉及银行卡、社保、医保以及产权证等一系列问题,若处理不好,也会产生许多麻烦。
如果有相关问题,也可以向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具体咨询。
★为什么公安系统里能打出的字,其他系统查不到很多人也有疑问,为什么户口簿、身份证上能输入的汉字,有些部门的系统里却输入不了呢?这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强大的公安人口信息库专用字库。
“常用汉字大概6000多个,但公安这个系统里录入汉字有7万多个。
”浙江省公安厅负责受理户籍相关咨询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安人口信息库专用字库是最全的,甚至包括了不少少数民族的文字,设有生僻字库。
之所以录入这么多生僻字,主要是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冷僻姓氏或旧户籍历史遗留等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办理户籍和身份证业务的需求,但教育部门、银行、航空公司、房产等部门,却没有同步使用这套字库,无法共享很多生僻字,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在公安部官网上,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6年7月22日下午,公安部召集工信部、人社部、住建部、卫计委、人民银行、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7个部委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推动姓名中含有冷僻字身份证在各用证部门特别是基层窗口单位全面正常使用。
从方便群众自身工作生活考虑,与会各部门也建议,为新生儿取名时尽量使用常用规范汉字,减少因姓名含冷僻字带来的不便。
姓名里有生僻字,影响保研?生活中,不少人的姓名里会有一些不常用的汉字,最近,一则关于用生僻字取名的新闻引发了公众关注。
浙江宁海严女士的女儿在上海念大学,即将保研。
但学校在向学信网推荐的过程中却发现,严女士女儿的名字无法录入系统。
报名报不上,好不容易获得的保研机会就会有泡汤的风险。
对此,严女士和女儿焦急不已。
严女士女儿名字中的生僻字是“頔(音dí)”,意思是“美好”。
但这个字有时在电脑或手机上却打不出来。
为何“頔”这个字在户口本、身份证登记时能输入,在字典里也能查到,但在有些机构、部门的系统里却输入不了?这是因为公安系统采用的人口信息库专用字库,收录的汉字是最全的,有7万多字。
甚至包括了不少少数民族的文字,设有生僻字库。
然而,学信网等机构并没有同步使用公安系统的汉字字库,无法共享很多生僻字,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麻烦。
生僻字引发的烦恼还有很多。
比如有考生在高考报名系统登记时,因为名字有生僻字而无法被录入报名系统,只得立马去派出所改名字才能顺利报名;还有居民在银行、机场、房产公司办理业务时,也遇到打不出名字里的生僻字的情况,影响业务办理进度。
以此为鉴,相关部门不能因为使用生僻字的人少,就置之不理,不收录也不更新。
解决生僻字引发的烦恼,也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民生工作。
有时,像“绣花针”一样的精细管理,正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汉字的系统是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是开放包容的。
字典里有不少人们不认识的字,也有不少电脑里打不出来的“麻烦”字。
以目前公认的《汉语大字典》为样本,它一共收录了5万多个单字。
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并不很多。
据统计,其中的常用字就已经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绝大部分。
而这并不能让我们去拒绝生僻字,象形、指事、形声……中国的汉字,一笔一划都记录着千余年来的文明史。
今天的我们能够和古人“对话”,靠的就是这传承下来的文字系统。
我们接纳不常用的生僻字,其实也是接纳其被赋予的丰富文化内涵。
当然,家长给孩子取名也不要太过标新立异,用一些不在字库内的生造字或者已经废弃的字,这样不仅会在各类登记中遭遇麻烦,也会影响孩子名字在日常沟通交流中的通用性。
不吐不快|莫让生僻字成“麻烦事”据媒体报道,浙江宁海严女士的女儿名字中有一生僻字,本寓意美好,近日却因输入法打不出而保研遇困。
此前,她办理银行卡等时要用拼音或者特殊符号代替这一生僻字,连飞机票、火车票都得去窗口购买,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名字是一个人的名片。
自古以来,父母都希望给子女起个好名字,来寄托自己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期盼,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若因以生僻字为名而影响个人生活,给工作和学习造成诸多不便,难免本末倒置,有失初衷。
家长为孩子起名大可不必在生僻字上纠结,一个简单易记、寓意深刻的名字同样可以为孩子“加分”。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个好名字仅仅是人生的开始,期盼家长在为孩子起名时多考虑一些,莫让寓意美好的生僻字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麻烦事”。
来论|用生僻字给孩子取名,有违汉字简化的初衷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里,对“頔”字做了解释:美好,多用于人名。
寓意美好,但现实情况是,记者的电脑打不出,银行等多个系统都没法输入,体验起来,可能还真没那么美好。
浙江宁海严女士的女儿,马上就要保送研究生了。
但学校在向“学信网”推荐过程中却发现,这个名字没法录入系统。
怎么办?这段时间,严女士被女儿的这个名字折腾得够呛。
事实上,用生僻字给孩子取名,家长不只是给自己和孩子“挖坑”。
每逢开学季,一些新生的名字,让老师在点名时“龇牙咧嘴”。
不可否认,为避免重名,取名选生僻字的习惯,在坊间比较时兴。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有些家长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就为了给孩子取一个看起来很有文化内涵的生僻名字。
本来,用生僻字取名字,是一种个性化选择,也是个人的一种自由。
问题是,在汉字进一步简化的信息时代,生僻字已与无纸化办公不合时宜,甚至格格不入;再用生僻字取名,对个人来讲,是自找麻烦;对社会而言,增加了公共服务成本。
用生僻字取名,首先出现“四难”:难读、难认、难记、难写,因为一些字已超出了现代汉语通用字的范围。
用生僻字取名,给别人造成困扰,带来疏离感,自不必说;关键是,不利于人际交流,为孩子将来融入社会“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