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区消除疟疾行动计划-ppt讲义-完善版

XXX区消除疟疾行动计划-ppt讲义-完善版

XXX区消除疟疾行动计划 (2010-2020年)
XXX卫生局 二○一○年十二月九日
xx 区 消 除 疟 疾 行 动 计 划
背景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要寄生虫病,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回升。
XXX曾疟疾高度流行,1986年达到基本消灭的标准, 报告发病率已连续20多年低于1/10万。 为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在2010 年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重点场所宣传材料放置比例100%。
二、目标和指标
2
到2014实现以下指标
维持2012年的各项工作指标(除外“发热”病人疟原 虫血检人数指标)。
全区“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人数大于户籍人口数的
2‰。
二、目标和指标
3
到2015实现以下指标
全区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维持2014年的各项工作指标。
6
确保技术支持,有效落实措施
区卫生部门成立区级消除疟疾技术指导组。 区疾控中心要加强与市疾控中心的联系与信息沟通, 同时加强信息数据库的有效运用,定期更新、汇总和 分析有关资料。
六、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1
目标责任制 责任追究制
2
监督检查
3
考核评估
六、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1 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成立“金山区消除麻疹和消除疟疾工作联席会议”;
成立“金山区消除麻疹和消除疟疾工作专家组” 。
五、政策和保障
2

出入境、公安、旅游、经 委等部门
列入发展规划,安排 专项经费,加强资金 监管。
卫生部门
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 定工作方针、政策规 划和措施,负责综合 协调。
四、具体措施
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4.病例核实
区疾控中心应对网络直报的所有疟疾病例立即进行疟原虫
血片镜检核实,核实后送市疾控中心,由市疾控中心进行
实验室病原学确认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四、具体措施
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5.疫点处置
区疾控中心发现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后:
4个工作日内开展流调并完成报告;
对疫点范围内的居民入户调查,对2周内有发热史或上一年 度曾患疟疾的人采集血样进行血检,覆盖率95%以上,发热 者血检/镜检率达到100%。 5-10月份,病例确诊后1周内,疫点范围内居民预防服药。
务水平。
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培
训,要加强对相关检测实验室的建设,提高检测能力。
五、政策和保障
5
增加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
各镇(街道、工业区)根据消除疟疾的实际情况,将 消除疟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广泛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
消除疟疾工作。
五、政策和保障
四、具体措施
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5.疫点处置
区疾控中心发现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后:
在疫点的媒介密度控制前,在媒介控制区内开展蚊虫捕捉,
分类鉴定,计算按蚊密度。 对疫点范围内的房屋内墙壁/蚊帐采用杀虫剂滞留喷洒,对 按蚊幼虫孳生地进行有效处理。 对疫点居住的居民开展健康教育。
四、具体措施
媒介控制 1.防蚊灭蚊
配合做好相关出入境 人员健教、监测和防 病管理,及时信息沟 通。
广电、科委部门
广电:安排多形式的 防治知识宣传。 科委:疟疾防治项目 列入区级科技计划。
教育部门
在中小学校开展疟疾 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五、政策和保障
3
依照法律法规,开展消除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诊断后24小时报告率、规范治疗率、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
均达到100%; (4)疫点处置:处置率100%; (5)媒介防制:传播季节,防护设施覆盖率90%;
二、目标和指标
1
到2012实现以下指标 (6)健康教育
居民、中小学生、边境口岸/卫生检疫相关工作人员知识知
晓率分别达到80%、85%、100%;
四、具体措施
血片复核
区疾控中心开展发热病人血检的质量控制工作
1.频次:
5-10月份每月开展1次,11月-次年4月份共开展1次。 2.数量: 对所有病例血片进行复检;对阴性血片进行抽查复检。 3.质量要求:
血片的镜检符合率应大于等于95%。
四、具体措施
基线调查和防治工作效果专项调查
2010年按照市制定的基线调查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2011-2015年,按照市制定的专项调查方案(另行下发) 进行防治工作效果专项调查。
一、疟疾流行区分类
我国疟疾流行地区分类
1类县 2类县 3类县 4类县
三年均有本地感染病例,且发病率均大于或等 于1/万的县 三年有本地感染病例,且至少一年发病率小于 1/万的县 三年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的流行县 非疟疾流行区
一、疟疾流行区分类
xxx市疟疾流行地区分类
XXX市18个区县分为二类县和三类县两个类型; 我区为二类县。
三、防治策略
防治策略:
消除疟疾传染源,阻断疟疾在当地传播。
四、具体措施
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媒介控制 健康教育
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
完善疟疾监测检测网络
血片复核
基线调查和防治工作效果专项调查 社区主动病例侦查 蚊媒监测
四、具体措施
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1.疟疾病人发现
阳性 疟原虫抗原检测、 制厚薄涂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 办法》等。
五、政策和保障
4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区疾控中心配备专职专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 人负责。
逐级分期、分批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业
出入境人员
中小学生
社区宣传
四、具体措施
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防治 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 加强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护工作。 做好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
四、具体措施
完善疟疾监测检测网络
1.加强疟疾实验室能力建设 区疾控中心对所有报告的病人血片进行复核,并抽查10%以
上阴性血片。
各级实验室定期进行技能考核和质量控制。 2.消除疟疾的监测 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后,继续建立敏感的监测体系, 并开展疟疾诊治技术培训等。
并进行全程督导服药。
我区疟疾治疗定点医院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承担, 负责全辖区的诊疗指导和药品供应。
四、具体措施
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3.疟疾疫情报告
各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人(包括确诊病例、临床
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及时进行疫情 信息网络报告。
五、政策和保障
1
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明确部门职责,强化措施落实 依照法律法规,开展消除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增加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 确保技术支持,有效落实措施
2
3
4
5
6
五、政策和保障
1
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各镇(街道、工业区)要把消除疟疾工作列入本地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考核内容;
二、目标和指标


到2012年,全区实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到2015年,全区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到2020年,保持消除疟疾的状态。
二、目标和指标
工作指标 1、2012年实现指标 2、2014年实现指标 3、2015年实现指标 4、2016年实现指标 5、2020年实现指标
二、目标和指标
以街镇、工业区为单位,“三热”病人年疟原虫血检的总 数分别大于户籍人口数的1%,5-10月疟疾传播季节血检人 数大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 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达到100%;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自境外流行区入境的发热病人进行 筛查比例达到100%。
二、目标和指标
1
到2012实现以下指标 (3)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二、目标和指标
4
到2016实现以下指标
全区完成消除疟疾考核认证工作。
二、目标和指标
5
到2020年实现以下指标
(1)监测体系
区疾控中心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并实际运行。 (2)疟原虫血检能力 区疾控中心和具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维持疟原虫血检设施 和能力。
(3)特殊病例的处置
所有疑似疟疾病人均得到实验室疟原虫血检。 不能确定感染来源的病例均得到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
业区)行动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
六、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
3 考核评估
各镇(街道、工业区)积极总结,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后可申报考核验收。
区卫生部门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考核评估,并在2016
年完成全区的疟疾消除认证工作,迎接市级的消除疟
疾考核验收。
谢谢大家!
1
到2012实现以下指标
(1)技能培训
区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疟疾防治人员、检验人员
培训覆盖率100%;
各医疗机构相关科室、临床医生、检验人员培训覆盖率 100%; 乡村医生接受基本知识培训覆盖率100%。
二、目标和指标
1
到2012实现以下指标
(2)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
区疾控中心和各医疗机构开展疟原虫血检比例达到100%;
血涂片镜检并送区CDC复核 收集血涂片,定期送区CDC 质控检测
“三热”病 人
医疗机构 阴性
按疟疾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所有病例在抗疟治疗前采集滤纸血样,送市CDC进行疟原虫 分子生物学检测。
四、具体措施
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2.疟疾病人治疗
各医疗机构对发现的疟疾病人在24小时内进行规范化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