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科学思维方法论试题
课程代码:10013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4分,共20分)
1.模型化方法
2.抽样调查法
3.僵化教条式研究法
4.机遇
5.思维品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直观性、伦理性和( )
A.科学性
B.规则性
C.模糊性
D.全面性
2.现代思维方法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 )
A.系统性
B.辩证性
C.规范性
D.抽象性
3.经验思维方法的实质是一种( )
A.复杂思维功能活动的方法
B.高级思维功能活动的方法
C.简单思维功能活动的方法
D.初级思维功能活动的方法
4.灵感思维方法的特点,它具有间接性、突发性、瞬间性、创造性和( )
A.跳跃性
B.模糊性
C.形象性
D.整体性
5.所有的科学理论,最初的形式都是以( )
A.假说的形式出现
B.想象的形式出现
C.信息的形式出现
D.直觉的形式出现
6.建立科学理论的方法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公理化方法和( )
A.从线型的方法到多维的方法
B.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
C.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D.从静态方法到动态的方法
7.社会调查的程序应是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 )
A.鉴别整理资料阶段
B.总结阶段
C.评估阶段
D.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8.观察者带有明确目的,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及其辅助工具直接地、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的调查方法称为( )
A.典型调查法
B.访问调查法
C.观察调查法
D.问卷调查法
9.科学理论的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和( )
A.基本问题
B.科学推论
C.逻辑推理
D.基本公式
10.科学理论发展的外在动力有哲学因素、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伦理道德因素和( )
A.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的因素
B.社会生产需要因素
C.科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因素
D.科学理论内在的逻辑矛盾因素
11.经学研究法的治学之道客观上造成的思维方法是( )
A.尊经法古的思维模式
B.唯物辩证的思维模式
C.实事求是的思维模式
D.经验型的思维模式
12.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是要培养受教育者能具有获取、运用知识的能力和( )
A.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
B.技术创新的能力
C.发现新技术的能力
D.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13.国家创新体系构成的最低层次是( )
A.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B.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知识创新网
C.企业技术与产品创新点
D.科研机构知识创新网
14.科学思维方法变革的特点是从辩证思维到与现代科技革命的结合、从封闭性到开放性、从
简单性到复杂性和( )
A.从严格决定性到随机性
B.从模糊性到精确性
C.从线型的到多维的
D.从静态到动态的思维
15.创新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的过程是不确定的、创新的过程是知识密集的、创新的过程是跨
边界的和创新的过程是( )
A.不可预测的
B.有争议的
C.多样性的交叉
D.迅速的交流信息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1.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 )
A.辩证的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B.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C.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D.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
E.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2.理想化方法在科研中的运用主要是建立( )
A.理想模型
B.设计实验模型
C.设计理想实验
D.设计实践模式
E.设计实践模型
3.系统方法的显著特点是( )
A.整体性
B.模糊性
C.综合性
D.最佳化
E.规则化
4.确定理论研究课题的方法主要有( )
A.可实现性方法
B.可操作性方法
C.意义方法
D.最优化方法
E.推理方法
5.新世纪需要的良好思维品质是( )
A.独立性品质
B.宽广性品质
C.创造性品质
D.前瞻性品质
E.灵活性品质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何谓科学理论?它有哪些功能?
2.简答假说有哪些主要特点?
3.简答社会调查方法有哪些特征?
4.简答如何破除经学研究法?
5.简答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一致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分析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论如何促进我国传统思维方法的进一步科学化和现代化?
2.试分析我国改革实践中辩证性思维的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