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哲学
每个人都有个作家梦,每当想起这个曾经的梦时我们都会感叹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
而自己在冥冥中还在为自己找着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现实中的自己,拐弯抹角
的逃避自己儿时最纯真的梦想。
而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现象,人们明知道这样虚伪,
颓废却还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继续这样走下去,个人认为这是哲学中的一种乐趣。
为什
么说是哲学呢?因为自己对哲学了解最少,当一遇到自己无法驾驭的问题时,我总喜
欢换个角度,从哲学的方面来思考他,这样让我自己觉得更加有信心,就像一些科学
家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自然问题总是喜欢和地磁联系在一起一样。
哲学说起来很容易的两个子,但是了解起来远非我们所想象的那般。
从生活中的
待人处事,到学习中的思考分析;从宏观的经济构架,到微观的分子结构;从文学中
高雅的谈吐到市井的拥挤吵嚷,无处不透的哲学所散发出的迷人力量。
这就是很多人
都崇拜哲学,投身哲学的原因。
当然我没有投身哲学去研究它,因为我对哲学的喜爱
源自它与我学习的密切关系。
在我学习和生活中,指导我们学习的那些科学家无一不
是哲学家,那些能激励我们时刻提醒我们的不论是时政名人还是文学大亨,都有自己
的哲学倾向,在这样的环境中我对哲学的感情也发生了变换。
开始慢慢的了解认识,也试着用哲学提供的思路来看待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在我看来哲学所创造的独立式区分工匠或专门技术人员与真正追求真理者的界限。
爱因斯坦何许人也?可见他对哲学的理解,对哲学与生活关系的处理
都达到了我们敬仰水平。
今年大三的我们开了一门课《流变学》,其中有位重要的人物——Deborah。
他曾经说过:上帝面前山也是流动的。
这句话在后来的流变学中得
到证实,不论从微观还是宏观都证明了这句话的准确性。
这原本属于哲学范畴的一句
话在科学领域依旧可行。
这就是哲学的魅力,有时自己仔细想想现在的科学研究不都
是在从微观角度证明那些已经被哲学所定义的宏观问题吗?有人读完诸子百家,参透
佛语,领会上帝,这样的精神境界与牛顿,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的贡献一样这得尊敬。
哲学就是我们说的每一句话,然后不同的人来从他们自己的潜意识里发出一点点感叹;哲学就是我们每做一件事就与前前后后有丝毫关联的事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哲学就是
有时候随意的一件事带来的颇具影响力的结果。
我不懂哲学,这也许是我眼中最扭曲
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