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辅导方案
一、主题辨析
“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
良好的合作与协调精神是人际交往必备的心理品质。
在小学阶段,合作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是小学生团体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个小学生能否和同伴友好相处,外部因素固然是一个影响因素,但更为主要的是小学生的内在因素,即小学生的社会能力。
善于交往、恰当地使用交往策略的小学生往往容易得到同伴的认可,受到同伴的欢迎,相反则易遭到同伴的拒绝。
研究发现,受欢迎的小学生在与同学接触时,他们提出好的建议,赞同合作游戏,遵守团体标准等。
由于目前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合群、任性、自私、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
因此,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合作,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就非常必要。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友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增强合作意识。
2.初步学习如何进行合作,使学生明白怎样才能更好的合作。
三、活动策略
游戏讨论故事音乐欣赏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认识合作的重要性,学会合作。
五、活动对象:五、六年级学生30人左右
六、活动成员招募方式:以公告的形式在校园内公开招募志愿者
七、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课件;
蒙眼罩2个;
皮球4个;
呼啦圈1个。
六、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盲人取球。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穿越障碍取到篮中的小球。
第一次先请同学戴上眼罩自己取球;第二次为盲人找个合作伙伴,可以用语言进行提示。
请当盲人的孩子说说两次的不同感受。
师小结:合作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刚才有了别人的合作,任务便容易完成了。
师:在平时的活动中同学们有没有通过合作完成的事情?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游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并引起孩子的思考。
两次不同的效果有不同的感受。
初步感受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与人合作的重要性。
)
二、合作小故事《两个饥饿的人》:
师:其实在生活中合作的事例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
1.课件播放,讲述故事。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上帝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外一个人则要了一根鱼竿。
带着得到的赐品,他们分开了。
得到鱼的人走了没几步,使用干树枝点起篝火,煮了鱼。
他狼吞虎咽,没有好好品尝鱼的香味,就连鱼带汤一扫而光。
没过几天,他再也得不到新的食物,终于饿死在空鱼篓旁边。
另外选择鱼竿的人只能继续选择忍饥挨饿,他一步步地向海边走去,准备钓鱼充饥。
可是,当他看见不远处那蔚蓝的海水时,他最后的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寰。
上帝摇了摇头,决心再发一次慈悲。
于是,又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上帝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
这次,这两个人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相互协作,一起去寻找有鱼的大海。
一路上,他们饿了时,每次只煮一条鱼充饥。
终于,经过艰苦的跋涉,在吃完了最后一条鱼的时候,他们终于到达了海边。
从此,两个人开始了以捕鱼为生的日子,他们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2.问题讨论:为什么第一次两人都饿死了?第二次两人却活了下来?
前面两个人因为不知道合作,所以两个人都失败了;而后来两个人懂得合作,最终双双取得了成功。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取长补短,相携共进,才能实现双赢。
毕竟,团队的力量远大于个人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第一次两人都饿死了?第二次两人却活了下来?。
通过讨论辨析,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知道成功必须有合作,合作中要互爱互助。
)
三、游戏体验,学会合作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故事中,我们知道的合作的重要性,那怎样快乐合作呢?
(一)游戏:《传球》
规则:每队的孩子将皮球从头上双手依次传递,看看哪个小队同学做得最好?
这个游戏看起来确实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这要靠大家齐心合力,配合协调才能做好,需要大家“团结合作”。
请参加游戏的同学和观看的同学分别谈谈参加游戏的感受和观看游戏的感受。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通过游戏学习如何合作。
游戏是学生普遍喜欢的活动,关注和参与游戏是人的天性。
在集体游戏中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在集体游戏中,各成员都分担一定的角色,要求他们尽到自己的职责,互相协作,还要考虑自己在同伴中间的职责和位置,要学会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别人合作,并理解这样做的积极性和必要性。
(二)角色扮演《逃离险境》
假设有一间着了大火的房子,里面的有一些被困在房子里的人。
而你就是其中的一个,若不逃出去,房子马上将要倒塌了。
情况危急,里面的人们要赶紧逃生,而只有一个门的出口,怎么逃出去?
2个同学拿稳呼啦圈作为起火房间的门,请10位同学扮演火场里的人演示逃离火场。
讨论:为什么很多人挤在门口没有逃出来呢?逃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脱离险境?
师小结:生活中有可能会遇到紧急的情况,这时更需要大家团结协作,只顾自己是不行的,互帮互爱、谦让合作才能使大家共同摆脱困境。
再进行一次演示。
为大家的配合与合作发自内心地鼓掌。
(设计意图:人的心理问题离不开特定的生活场景,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心理特点的影响,更离不开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角色表演,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更深地体验、感悟。
罗杰斯说过: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自我成长与提高的需求和动机,每个人都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潜能,即使是心理适应不良的人也同样如此。
)
四、联系实际生活,讨论理解
1、生活中有哪些事情人们必须得合作完成?
2、团结合作不只局限在游戏上,更主要的是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
你在生活学习中怎样与别人团结合作?有什么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呢?
(设计意图:由游戏回到孩子们的现实生活,进一步讨论、感悟,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合作,让孩子们寻找与分享合作成功与失败以提高合作的能力。
)
五、送你几句话
用课件展示:
1、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俩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俩相交换,就有两种思想。
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相信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快乐地与人合作,也将会体会到合作带给我们的成功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