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_思想品德全册复习专题汇总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_思想品德全册复习专题汇总

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个主题。
( 1) 发展问题的突出表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也叫 ___问题。 ( 2)南北问题:历史根源:源于西方 ______者对 ______广大地区的殖民侵略。 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不 _____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改变(表现为国际贸易
与 ▲和平与发展

39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九社 32-35 页
b

40.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九社 32-35 页
b
41.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分析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 c
九社 36-39 页、七社上 35 页 七社上图册 19 页
a
42.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
九社 29-31 页 9-10 页 155-157 页
▲人口、资源与环境
九社 44-79 页 九思 64-66 页 72-78 页 七社 38-71 页 78-79 页 82-83 页
九思 64-67 页 72-78 页
43.说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b
44.掌握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a
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
“冷战”后的和平主题 1、1991 年冷战后绝大多数国家都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 单极世界,国际社会祈盼和平,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壮大,争取世界 _____是当 今时代的主题之一,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恐怖主义 作为 _____、民族、 _____、资源等矛盾交 织的产物, 给世界政治、 经济、 _____形势带来严重的威胁 (2001 年 9·11 事件) ( 2) _____主义 ,_____政治也有新表现。美国的目的:争夺和 -____世界 _____和 _______.总体 _____,局部 _____,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3、根据 1999 年美国对南联盟的轰炸、 2001 年 9·11 事件、巴以冲突、伊拉克 战争,说说导致这些事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______ 主义和 ______政治的推行, _____主义力量的增长,民 ____矛盾的激化, 南 ____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同宗 ___之间的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等。
今后的学业考试中我们都应严格以 《课程标准》 为依据来确定考试的内容和标准, 即命题应
依据《课程标准》 ,而不是依据某一种教材。
2. 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应用性
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试题的着眼点
和着力点主要放在考查能力上。 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注意理论和实际相
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
整理信息等。
c——应用 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有关知识使用于新情景、新材料、新问题之中,分析
和解决那些教师未曾讲过或帮助解决过的问题,包括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
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三)命题要求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全册复习专题汇总
本《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结合教学实际制订而成。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考试范围
《历史与社会》
我们生活的世界、 我们传承的文明、 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大主题所涉及的部分内
约 20% 约 10%
三、考试目标 《历史与社会》部分 《我们生活的世界》
10.比较我国南北方、东西部之间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分析“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在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七上历史与社会
12-13 页、 68-61 页 ,九年历史与社会 118-116 页。
我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36.理解改革开放前新中国成长的曲折历程
九社 11-22 页
b
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37.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九社 23-25 页 九思 4-6﹑ 12-13 ﹑ 16 页
b

38.了解“一国两制”的涵义及其实践 八社下 P65P43P124
a

九社 26-28 页 七社 44-45 页《中国行政区划》《我国省级行政区划》
开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 10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00 分。
(二)试卷结构


比例
考试内容分布
《历史与社会》 《思想品德》 (含时事政治)
50 % 50 %
了解
约 30 %
考试要求分布
理解
约 40 %
应用
约 30%
试题类型分布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约 40 % 约 60 %
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
约 70%
稍难题 较难题
c
45.理解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c
▲经济全球化 九社 140-151 页 23-25 页改革开放
46.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
b
▲国际组织
九社 152-160 页 32-35 页 29-31 页 七社上 35 页 七社上图册 19 页
47.知道欧盟、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及其作用
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分别以字
母 a、 b、 c 表示,其涵义如下:
a——了解 指对有关事实、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再现或再认,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
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b——理解 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概念、 原理和观点进行转换或解释、 推理 , 包括把
试形式上的“开放”, 其主要特征是: ①命题上侧重考查学生整合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考试中允许学生查阅、 参考有关资料; ③评卷时注重结果, 更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和过程。二是指试题内容的“开放”,其表征是:①试题开放不封闭;
②答案多元不唯
一;③评分采意不采点;④创新加分是正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性就是探究性,它主要
容(详见考试目标) 。
(二)考试要求
历史与社会· 思想品德学业考试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
考查学生对知识
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历史与社会》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和人文性, 《思想品德》的考查突
出思想性和教育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有利于全面、 准确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历史与社会、 思想品德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
水平;有利于改进日常教学,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高中段各类学校选
拔新生”的“三个有利于”思想指导下,提出以下三点命题要求:
Hale Waihona Puke 1.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命题《课程标准》是教学与评价的依据,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途径和形式。因此,在
题和解决问题, 以及尝试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它按能力层次可分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按能力范围则分为一般运用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人文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内容上看,试题应该生活化、
个性化 ( 选择性 ) 、有地方
特色等;从形式上看,试题应该图文并茂、题型多样、语言富有亲和力等。开放性一是指考
结合,学以致用,考查实践能力,克服
“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和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倾
向。
3. 体现“四性” ,即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综合性就是要着重考查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指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把学
科内或学科间有关知识整合在一起, 并应用这些知识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括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运用能力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有关知识分析问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时代性就是要结合时政热点, 贴近社会实际。 特别是非选择题应根据当前形势, 与时政
热点、社会实际紧密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业考试试卷分《历史与社会》和《思想品德》两部分,可采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