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电子教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对照理解诗意,能正确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1.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四、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五、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单元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56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认识15个偏旁,学会7种笔画,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二、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并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读、写,识记生字的音和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
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单元
课时
安排
1、 《画》 2课时
2、《四季》 2课时
3、《小小竹排画中游》 2课时
4、《哪座房子最漂亮》 2课时
5、《爷爷和小树》 2课时
语文园地二3课时
课题
1画
主备人
叶秀萍
授课班级
一年级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
分析
本单元包括五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口语交际”。
《画》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1)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2)这就叫“远看山有色”(3)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4)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5)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二)学习后两行诗句。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4.朗读全首诗。(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问题
1.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2.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3.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4.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语文园地二有六项内容,包括分辨字音、比较形近字、字的偏旁归类、读词语、读句说句和读背古诗。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们的画”。教材配有一副图,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他们有的在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活泼有趣,激发了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也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学生说,学生猜。
二、看图
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学生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图上画了山、水、花、鸟)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感受诗中画面之美,感受四季的美丽,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单元训练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认识56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认识15个偏旁,学会7种笔画。
(2)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了解江南的美丽和富饶,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重大变化给小学生带来的喜悦心情;让学生从文中体会要保护树木。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写江南秀丽的景色,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朗读。
《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首诗歌,共四句话。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指出小学生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学生的自豪感。
《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表现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切、和谐。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