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工艺 (2)(一)、模板安装构造措施 (2)(二)、满堂钢管支模架构造措施要求 (3)(三)、模板的施工 (3)(四)支模架的主要验收内容 (5)(五)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5)(六)模板的拆除 (6)(七)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7)四、后浇带支模体系 (9)1、后浇带施工质量要求: (9)2、后浇带支撑做法 (9)3、对于外墙后浇带止水钢板未固定牢固处理措施 (11)五、施工安全措施 (12)六、附图 (17)一、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海峡两岸(昆山)商贸示范区配套服务设施一期工程建设单位:昆山台湾映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监理公司:浙江天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辽宁金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地址:昆山市沪宁高速陆家出口(北临沪宁高速,西临东城大道)三、施工工艺(一)、模板安装构造措施:1、模板结构构件的长细比,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2、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钢管立柱底部设垫板,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立柱顶端沿纵横向根据构造设置分别设置水平拉杆和水平剪刀撑。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二)、满堂钢管支模架构造措施要求:1、立杆支撑地下室底板和结构板上,支模架立杆基础下设置100mm×100mm垫板,确保立杆基础承载力均匀。
2、可调顶托安装应与钢管架立杆上下垂直,调节可调顶托至支撑架要求的支撑高度,但可调顶托的螺杆丝杆伸出高度必须小于200mm。
3、模板支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必须先搭设扫地杆后才能进行二排架的搭设。
纵向扫地杆离地约200mm。
4、立杆横向间距1000mm,纵向间距1500mm,步距1800mm,每一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并与立杆相交处扣接牢固,外围水平杆设于立杆内侧,其余纵横向水平杆均分别设于立杆同侧,以便剪刀撑和斜杆与立杆相交处的扣接。
5、支模处满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设置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8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部、扫地杆处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0~600。
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用φ48钢管拉结,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0~600,并与地面顶紧,剪刀撑与钢管立杆有效连接,剪刀斜撑搭接长度不少于1000mm,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斜撑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少于100mm。
6、各扣件螺栓均采用测力矩扳手拧紧,使其扭力矩均控制在40~65N·m。
(三)、模板的施工1、施工准备(1)脚手架搭设前对员工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务必使班组和管理人员领会设计意图,保证现场与方案的一致性。
(1)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目标,在材料上选用14厚、1830×915胶板作为结构构件的模板;木方采用50×100的方木;钢管使用Ф48钢管,壁厚不小于3.0mm,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扣件等。
(2)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的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
另外,在外墙、外柱部位,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付条带,并校正其平直。
2、模板的安装:(1)总体施工的流程。
(2)模板安装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关技术要求。
3、支模架的搭设(1)搭设面积根据结构的实际尺寸搭设,特别是立杆位置定位准确,便于梁支撑受力均匀。
(2)扣件有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和对接扣件。
用于连接大横杆的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下,以防雨水进入,扣件的拧紧程度适度。
立杆垂直,并必须采用对接。
大横杆可以采用对接,剪刀撑和其它杆件可采用搭接,搭设长度不少于1m,并不少于3个扣件紧固。
(3)为了保证支模架的整体稳固,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按立杆总数对等交错设置。
(4)支模架搭设完成后须由班组自检,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验收。
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四)支模架的主要验收内容1)检查立杆的间距,检查立杆间距是否按立杆布置图布置。
2)查看垫板是否晃动,检查方法:观察。
3)立杆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卷尺测量,立杆偏差:2m高处不得到大于±7mm、横距偏差不得大于±20mm。
立杆总垂直度不得大于±70mm,用钢卷尺测量。
4)纵向水平杆偏差,一根杆的两端高差不得大于±20mm,同跨内两根纵向水平杆高差不得大于±10mm,用水平仪或水平尺测量。
5)在对屋面梁板混凝土浇注的全过程的支模架体变形进行检查,控制好变形量,确保其部位变形在预期范围内。
4、扣件安装:1)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应大于500mm,用钢卷尺测量:2)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40-65N.m,用扭力扳手检测。
3)检查对接扣件的质量。
5.剪力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45o-60o,用角尺检测。
6.其他未尽事宜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相关要求执行。
(五)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原则:为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本工程拟采用中间向两侧扩展的浇筑方式。
2、混凝土浇筑过程应严格按方案程序进行,在支架下面要安装照明灯,在安全员的监督下,派木工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疏散人员,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加固。
如果支架沉降、位移达到报警值时,安全员应即报告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施工负责人查明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加固措施。
发现险情,安全员、现场施工负责人要及时通知现场作业人员撤出危险范围。
(六)模板的拆除拆模条件:拆模时,以拆模试件到达的强度要求为拆模依据。
后浇带两侧要妥善加支撑。
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条件(通过制作同条件度块并作试验来确定)结构类型结构跨度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表示(%)板≤2 ≥50 >2,≤8 ≥75 >8 ≥100梁≤8 ≥75>8 ≥100悬臂构件-≥100拆模操作: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2、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有关条款。
有专业工长必须申请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除。
3、拆模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面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对于此支模模板的拆除应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延伸。
4、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作业。
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5、模板拆除工艺填写拆模申请单→审批手续完善→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分段片拆除楼板模板、木楞及支柱—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七)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部专业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2、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做好监控措施,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
3、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等节点处采用胶带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为防止柱脚烂根,放线后采用水泥砂浆找平。
4、梁、板模安装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宽度,模板高度,脱模剂涂刷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拼模板精度。
模板安装要求: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轴线位置 5 钢尺检验底模上表面标高±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当梁板跨度≥4m时,模板应起拱,本工程主梁起拱高度为梁跨的1.5/1000。
5、对锈蚀、压扁、裂缝等材料杜绝进场。
6、拆模时,以技术负责人下发的指令书为拆模依据。
7、落实施工技术控制措施、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8、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
可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减少表面气泡,即第一次在砼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砼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振捣,一般在0.5h后进行第二次振捣。
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动棒插入下一层砼的深度,保证深度在50~100mm,振捣时间以砼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
9、在浇筑过程中,为了防止钢筋位置的偏移,在人员主要通道处的钢筋上铺设脚手板。
10、在交叉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允许在模板蹬踩,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11、拆模时注意钢管或撬棍不得划伤砼表面及棱角,不得使用锤子和其它工具剧烈敲打模板面。
用塔吊吊装模板时,要缓慢移动避免剧烈撞击。
12、在砼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严禁超载堆放材料,否则必须经过计算加设临时支撑,保证结构安全。
四、后浇带支模体系地下室底板,顶板,外墙设置的后浇带宽度为0.8m,后浇带HJD1为减少温度应力变形的施工后浇带,HJD2为减少沉降变形和温度应力变形的施工后浇带,HJD1混凝土浇筑后二个月在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封闭浇筑,HJD2混凝土浇筑后二个月且主体结构封顶后在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封闭浇筑。
其强度等级需高于两侧混凝土一级。
1、后浇带施工质量要求:(1)必须垂直。
(2)梁、板钢筋上、下面保护层的厚度必须按要求作准,钢筋间距严格控制好尺寸。
(3)断面必须垂直于水平面,严禁留成斜坡状。
(4)堵缝用的木条尽量使用下角料,但必须符合尺寸。
(5)梁板后浇带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6)砼初凝能上人时,应速拆除施工缝的材料,拆除时严禁破坏砼棱角,拆除后必须立即把垃圾清扫干净用水冲洗,并用麻袋或毛毯敷设严密。
2、后浇带支撑做法梁板后浇带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与主体架体一起搭设,主体模板拆除时后浇带部分架体不拆,模板就不受影响,从而保证后浇带两侧沉降一致,后浇带浇筑后无错台、下沉、漏浆现象。
3、对于外墙后浇带止水钢板未固定牢固处理措施对现场可能存在侧墙后浇带止水钢板因侧墙浇筑前一天未固定牢固与墙体分离情况,采取另加设一道附加防水卷材,其长度超过脱落止水钢板40cm,同时相应加长外侧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