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祝考试顺利★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闻令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逆行出征,血肉之躯筑起抗疫堤.坝;枕戈待旦,坚守点亮希望之光……在这场战役中,无数人以担当之勇、奋斗之志,书写下一曲曲()的乐章,在挑战中挺起不屈的jǐliáng。
山河无恙,英雄归来。
援鄂医疗队撤离时,武汉市民在窗口挥手高呼:谢谢你们,为我们拼过命。
而各地也以最高礼遇,致敬最美身影。
贵州援鄂医疗队车队所经之处,市民自发鸣笛迎接;深圳全城亮灯,迎接援鄂医疗队回家;济南机场用“水门礼”,迎接山东医疗队员的航班……就在疫情刚刚发生时,听闻战斗号角吹响,同样是这群身影,有的父母年事已高,有的孩子嗷嗷待哺.,还有的新婚燕尔,却依然()冲向疫情防治最前沿。
人们感谢的,是一种舍己为人:人们致敬的,是一种悬壶济世。
正是各行各业、千千万万个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奋斗者,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聚涓滴之力,护山河无恙。
在这场战疫中,不仅医护人员还有民警辅警,不论是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还是志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身影;“我不能哭,护目镜花了就没办法工作了”,是一位护士面对采访镜头时的坚强;“万家灯火,就是战疫路上最大的动力”,是社区工作者不惧风雨的独白……疫情当前,有人远征前线,也有人守护家园;有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英雄,也有默默无闻、点滴奉献的身边好人。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担一份责,献一份力,筑起了阻击病毒的tóng qiáng tiěbì,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摘选自《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勇于担当甘于奉献>》1. 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tíbǔB. típǔC. dībǔD. dīpǔ2. 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脊梁铜墙铁璧B. 脊梁铜墙铁壁C. 脊梁铜墙铁壁D. 脊梁铜墙铁璧3. 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荡气回肠 义无反顾B. 荡气回肠 义不容辞C. 如泣如诉 义无反顾D. 如泣如诉 义不容辞4. 文中波浪线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致敬的,是一种舍己为人;人们感谢的,是一种悬壶济世。
B. 人们感谢的,是一种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人们致敬的,是一种悬壶济世的责任担当。
C. 人们感谢的,是一种悬壶济世的责任担当;人们致敬的,是一种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
D. 人们致敬的,是一种悬壶济世;人们感谢的,是一种舍己为人。
5. 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排列如下。
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②用辛劳书写着奉献③用行动诠释着担当④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A. ①④②③B. ①④③②C. ④①③②D. ④①②③【答案】1. C 2. B 3. A 4. C 5. C【解析】【分析】【1题详解】堤——dī,堤坝:堤和坝的总称,亦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
哺——bǔ,嗷嗷待哺: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故选C 。
【2题详解】jǐ liáng ——脊梁,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
tóng qiáng tiě bì——铜墙铁壁,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
也比喻团结一致。
故选B 。
【3题详解】第一空: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因为是用来形容乐章,所以应用“荡气回肠”。
第二空: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联系后面的“冲向疫情防治最前沿”,可知此处应用“义无反顾”。
故选A。
【4题详解】考查病句修改。
画线句成分残缺,缺少“感谢”和“致敬”的宾语,应改为:人们感谢的,是一种悬壶济世的责任担当;人们致敬的,是一种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
故选C。
【5题详解】考查排序。
从语义逻辑上分析,应先表述其行为,然后赞美其品质。
第一句和第四句说的是行为,第二句和第三句说的是品质。
分析行为,应先在关键时刻冲上去,冲上去之后遇到了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
所以前两句是④①,赞美品质;第三句中的“行动”紧承前两句中的“冲得上去”“豁得出来”,所以③为第三句;②为末句。
故顺序为:④①③②。
故选C。
6. 综合实践。
共青团阳新县委准备举办一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表彰活动,你被选为活动志愿者,请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和你同社区的社区干部刘阿姨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表现突出,团县委任命你为小记者去采访刘阿姨,采访目的是“了解刘阿姨在疫情防控中的工作情况和所思所感”,请你根据采访目的拟写两个采访问题,注意提问要得体。
【任务二】:疫情期间,刘阿姨每天起早贪黑,通过广播、锣鼓、微信平台等多种手段,宣传“防疫须知”,每日三查,问询社区内每个家庭的健康状况,及时送水送菜,保障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两个多月,居家的我们都胖了,刘阿姨却瘦了……请你代表社区居民编辑一条微信,发给刘阿姨,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答案】[任务一]例如:(1)您在疫情防控中承担那些工作?(2)疫情防控中让您感触最深的有哪些事?(3)您在疫情防控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4)经过这次疫情防控,您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哪些新的理解?对同事、社区居民等有哪些新的认识?[任务二]例:亲爱的刘阿姨:疫情防控期间您起早贪黑地宣传,苦口婆心地提醒,事无巨细地帮助,您辛苦了!您让我们在特殊时期能安居、安心,感受到了来自社区的温暖,谢谢您!【解析】【分析】【详解】(1)拟写采访的问题。
要根据本次采访的目的“了解刘阿姨在疫情防控中的工作情况和所思所感”,可设计问题:刘阿姨在疫情防控期间从事什么工作?在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的?工作中感触最深的事有哪些?如何看待疫情防控工作?通过自己的工作又有什么新的体会等。
答案是多元的,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和问候语(亲爱的刘阿姨,您好!);其次要概述刘阿姨在疫情防控中的出色表现,同时还要表达对刘阿姨真诚谢意。
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做到文明礼貌,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7. 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塞上燕脂凝夜紫,_____________(3)晏殊在《浣溪沙》中抒发繁华易尽,旧识重来,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透露出某种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4)朱敦儒在《相见欢》中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充满无限悲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李清照在《渔家傲》中一答一叹,抒发人生迟暮的伤感以及空有才华、无力施展的痛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夕日欲颓(2). 沉鳞竞跃(3). 角声满天秋色里(4). 无可奈何花落去(5). 似曾相识燕归来(6).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7). 我报路长嗟日暮(8). 学诗谩有惊人句【解析】【分析】【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颓、鳞、竞、燕、扬州、嗟、谩。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共10分)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春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埔妻有遗男,始此,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蹶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①治:修建。
②颠蹶:被东西绊倒。
8. 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B.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C.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D.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中智叟的“笑”,是对愚公移山不屑一顾的轻蔑情态;智叟的“止”,是对愚公移山不以为然而进行粗暴的干涉。
B. 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因此,【甲】文采用了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C. 【乙】文中鲁公最终没有建成园子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小女儿被东西绊倒。
D. 鲁公行事缺乏主见,最终一事无成;愚公行事目标清晰,迎难而上,所以最终获得帮助移山成功。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答案】8. D 9. C10. (1)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这两座)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通到汉水南岸。
(2)鲁公犹豫不能决定,(凿池的)事又停止了。
【解析】【分析】【8题详解】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语句的意思是: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值得考虑啊。
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故选D。
【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项表达有误,依据“公遂止”“公复止”“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可知,鲁公最终没有建成的原因是犹豫不决,而“担心女儿被东西绊倒”只是中间阻止他建园子的想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