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第九组 关键术语

(北师大版)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第九组 关键术语

第九章知识的学习
知识(knowledge)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的反映,他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结构良好领域知识(well-structured domain knowledge)有固定答案的知识。

结构不良领域知识(ill-structured domain knowledge)是指生活中比较复杂的知识,不是简单回答就能理解解决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是能用词汇或其他符号系统表述的知识,用来解释“是什么”的问题。

程序性知识(productive knowledge)指“知道怎样做”的知识。

模式识别(pattern-recognition)指对特定的内部和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认和判断。

动作序列(action-sequence)指顺利执行、完成一项活动的一系列操作序列,它主要是对产生式的动作项的学习。

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 knowledge)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用陈述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

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表述的知识,通常是用言语等认为的方式,通过表述来实现的,所以又称为“言明的知识”(articulate knowledge ,明确的知识)。

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指尚未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是“尚未言明的”、“难以言传的”知识。

命题(proposition)是意义或概念的最小单元。

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通常由一个关系和一个以上的论题组成,关系限制论题。

命题网络(propositional network)两个或多个命题常常因为有某个共同的成分而相互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命题网络,或称为语义网络。

命题按层次网络结构存储,相互有联系的信息组成网络。

表象(image)是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与现实世界的情境相类似的心理图像,是对事物的物理特征做出连续保留的一种知识形式,是人们保存情境信息与形象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图式(schema)是指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是对范畴的规律性做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律既可以是知觉,也可以是命题性的”。

脚本(script)即各事件发生的及各过程间的关系的图式。

产生式(production rule)包含了“如果某种条件满足,那么就执行某种动作”的知识,它表明了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发生这种活动的条件。

概念(concept)代表着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代表一类享有共同特征的人、物体、事件或概念的符号。

特征表理论(feature list theory)认为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两个因素构成的。

定义特征是概念的实例共同具有的特征。

概念规则是指一些定义特征之间的关系或整合这些定义特征的规则。

概念规则有肯定、否定、合取、析取、关系等。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和与原型有相似性的成员构成的。

原型(prototype)就是某一类别的最佳实例。

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可以由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

概念同化(concept assimilation)就是利用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是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

概括不足(undergeneralization)把属于这个概念本身的成员排除在外,认为虽小概念的范围。

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把不属于概念本身的成员包含进来,认为扩大概念的外延。

概念关系图(concept mapping)它是一种图表的形式表征知识的技术,是一种按照概念之间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将一个概念和与其相互关联的其他概念组织在一起形成概念网络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视化。

错误概念(misconception)或称为另类概念(alternative conception)指与当前科学理论对事物的理解相违背的概念。

概念转变(conceptual change)就是认为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缘由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迁移(transfer)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顺向迁移(forward transfer)先前的学习对后来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backward transfer)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积极的影响。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消极的影响。

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是某一领域或课题的学习直接对学习另一领域或课题所产生的影响。

非特殊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则是指迁移产生的原因还不明确,既可能是原理原则的迁移也可能是态度的迁移。

近迁移(near transfer )指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学习情境比较相似的情境中。

远迁移(far transfer)指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初的学习情境不相似的其他情境中。

低通路迁移(low-road transfer)指反复练习的技能自动化的迁移。

高通路迁移(high-road transfer)指有意识地将在某一情境下习得的抽象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形式训练说(formal discipline theory)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faculties).某些官能如果收到训练,就自动的强化了其他官能的作用。

相同元素说(identical elements theory)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元素(identical elements).
共同要素说(common components),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不仅包括内容或实质上的相同(identity of substance),还包括程序的相同(identity of procedure)。

概括化理论(Generalization theory)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任务之间的表面相似性,而在于是否获得对有关知识的概括化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