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五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这一基本治国方略。
A、依宪治国
B、依法治国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燃烧了16 天的亚运圣火,在仁川亚运主体育场缓缓熄灭,()亚洲运动会于10 月4日晚在韩国仁川落幕。
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51 金、108 银、83 铜,共计342 枚奖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位列第一,并打破5 项世界纪录。
A、第十五届
B、第十六届
C、第十七届
D、第十八届
3、人类探测器终于登上了彗星!经过十年的飞行,11月12日,欧洲航天局的“( )”号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菲莱”在彗星“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核上成功登陆。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A.罗塞塔
B.乔托号
C.探路者
D.海盗号
4、“键盘时代”越来越多人患上“失写症”,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一场汉字保卫战,人们重新审视汉字的魅力:正楷的端正,行书的流畅,篆书隶书的古色古香。
美国“汉字叔叔”花费20年研究“方块字”,还创办了“汉字字源网”。
据此回答青少年积极参与手写并感受汉字,这有利于()
①倡导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②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之最④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民族文化的精髓是()
A.文化典籍
B.道德思想
C.科学文化
D.民族精神
6、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洋”成了“好”的代名词。
似乎洋东西总是先进的。
于是,“王老五”变成了“迈克尔•王”,“明珠花园”变成了“东方曼哈顿”;家具到保税区转了一圈就成了“达芬奇”,甚至连孔子,也要被唤作“中国的亚里士多德”……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要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拒绝一切外来文化
B.凡是外来的文化都是先进文化
C.民族文化已难以再传承,将被逐渐淘汰
D.要宣传、弘扬、保护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
7、中华民族曾经历无数考验:近代史上西方列强曾先后对中国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战争,自然灾害更是不胜枚举。
天灾人祸,没有动摇中华民族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
这是因为()
A.中国人太多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中国地盘太大了!东方不亮西边亮
C.西方列强钩心斗角不团结
D.伟大的民族精神是鼓励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8、“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经这一栏目的曝光,很多悬而未决的维权事件迎刃而解,这体现出()
①新闻媒体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有效途径
②新闻曝光对违法行为的打击比法律更有效
③我国的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已越来越得到重视
④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最快捷的唯一的渠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全国人大每年都要进行执法大检查,代表人民督促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
A、最高监督权
B、最高决定权
C、最高立法权
D、最高决定权
10、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A、国有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
C、国民经济
D、公有制
11、下列事项中属于国家机密的是()
①国务院正在讨论中的国民经济预算方案
②我国驻某国大使馆向国家外交部发送的密电
③解放军某部进行战备施工的图纸
④某食品企业配制产品的秘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
①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②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
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④人人都要和各种政府部门打交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下列属于不合法致富途径的是()
A、炒股
B、经营水产养殖场
C、开办公司,搞农产品出口
D、自办六合彩赌博公司
14、小张在某国有企业工作,去年工资收入4万元,出租房屋收入0.6万元,炒股收入1万元,材料表明()
A、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
C、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D、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5、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职工再就业、扶贫帮困、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国家采取这些措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A、加快经济建设
B、深化改革开放
C、实现共同富裕
D、提高综合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其中16题14分,17题15分,18题14分,19题12分,共计55分)
16、2011年10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
辛亥革命100年来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4分)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有哪些?(4分)
(2)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3)这种精神在当代有哪些丰富和发展?(至少写出三种)(6分)
17、三言两语,随时随地,发发言论,“晒晒”观点……继论坛、博客之后,“微博”作为又一个网络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正日渐流行。
“您织围脖(与”微博“谐音)了吗?”成了网民间最时尚的问候语。
由于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发表简短言论,“微博”也成为2010年“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参会记者们传递民意、发表意见、反馈信息的一种新渠道。
(15分)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微博”的流行说明了什么?(4分)
(2)有人说:发表“微博”是我们的权利,这种权利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5分)
(3)如果你要发表“微博”,说说你会注意些什么?(6分)
18
(1)上图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3分)
(2)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现阶段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3分)(3)上图所示的所有制经济中哪些属于公有制经济?(4分)
(4)现阶段我国是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4分)
19.材料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材料二:我国刑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均特别写明“以宪法为根据制定本法”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其他法律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12分)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从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8分)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