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调节课件

免疫调节课件


归纳整合
一、免疫的种类
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等
免 疫 的 作 用
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 (先天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 主要是淋巴细胞
2.吞噬细胞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
(1)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充当非特异性免疫的第 二道防线。 (2)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 吞噬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可以伸出伪足,将抗原摄 入胞内,在胞内溶酶体中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清除抗原, 有少数抗原被分解成保持抗原活性的多肽片断(抗原决定 簇);抗原多肽与吞噬细胞中的MHC(主要组成相容性复合 体)分子结合后,转移至细胞膜上,被T细胞膜上相应的受 体识别并与之发生特异性的结合,最终在其他信号刺激和 这种结合的共同作用下,引起了B细胞、T细胞的增殖分化 (以上过程也被称为抗原的呈递),从而引发了机体的体液 免疫和细胞免疫。需要说明的是,抗原的来源和性质不同, 其被加工、处理和呈递的机制也不同,所引发的免疫应答 方式和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
性 能 反应原性:能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
特异性结合反应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抗原物质的 一些化学基团。它们是免疫 细胞和抗体识别的标志。不 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 簇数目和分布不同。有的抗 原的抗原决定簇数量多且分 布在表面,有的则数量较少 或分布于抗原内部。只有暴 露的抗原决定簇能为免疫系 统识别。
抗原 机体受_____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 免疫球蛋白 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___________
主要分布于血浆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 液中,如乳汁中,所以新生儿在一定时间内 可由于获得母体乳汁内的抗体而获得免疫。
4.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项 种 目 类
非特异性免疫 液免疫
细胞免疫
图解
跟踪训练
1.(2009 年浙江卷)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
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
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归纳整合 一、免疫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识别“自己”、排除“非己”成分的
保护 性功能。概括如下: 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患病 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随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2.组成 免 免疫器官:骨髓、脾脏、胸腺、淋巴结、扁桃体 疫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系 淋巴细胞 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的 组 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 成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溶菌酶等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基础梳理
骨髓 胸腺 1.免疫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脾脏、淋巴结、 扁桃体等。 2. 免 疫 细 胞 : 吞 噬 细 胞 、 淋 巴 细 胞 ( 主 要 是 __________________)。 T细胞、B细胞 抗体 3.免疫活性物质:__________、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细胞免疫过程中也需要吞噬细胞的参与。实际上,除 了某些抗原可直接由T细胞识别外,其他大多数抗原都要 经过吞噬细胞加工、处理和呈递。 3.抗原和抗体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
异物性:一般指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 A. B. 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如 特 性 蛋白质,但当其水 解为小分子物质后,即丧失抗原性 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 特异性结合,这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4)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以艾滋病为例) ①原因: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IV攻击免疫 T细胞 系统,使__________大量死亡,最终导致患者丧失 一切 __________免疫功能; ②主要传播途径:性滥交、毒品注射、使用感染者的血 液制品或未消毒的医疗器械; ③预防:洁身自爱,不共用卫生用具等。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免疫学的相关知识。题中A、B、D 选项均涉及免疫过程,其中A、B主要涉及特异性免疫过 程,而D选项主要涉及非特异性免疫过程。骨髓瘤细胞与 B淋巴细胞的融合与免疫过程无关。 答案 :C
2.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是( A.T细胞 C.效应T细胞 B.B细胞 D.效应B细胞
来 遗传而来的,人人都有 源 的先天性免疫
对 对所有病原体起作用 象
出生后与病原体斗争过程中 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 人都有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起作用 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
区 别 特 无特异性、作用弱、 点 时间短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 基 膜);第二道防线(体液 础 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 胞) 联系
第三道防线(发挥作用的主要 是淋巴细胞)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 形成的,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概念 对象 作用 方式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抗原被体液中的相应抗 抗原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的过程 体消灭的过程 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 (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 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细胞免疫作用 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但抗原一旦侵 入宿主细胞内部,就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抗原暴露,再由抗 体消灭和消除,因此,两者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相互 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下页)
解析:当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更快地作出反 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 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它比初次反应更 快、产生抗体更多、也更强烈;B细胞增殖分化能形成两种 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浆细胞(或效应B细 胞);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
2.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
细胞名 称 来源 功能 所参与的免疫类型
吞噬细 胞
B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在骨髓中发 育 造血干细胞 在胸腺中发 育 B细胞或 记忆细胞 T细胞或 记忆细胞 B细胞或 T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 抗原抗体复合物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 浆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增殖 分化为效应T细胞、记 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 效应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 相应的效应细胞
T细胞 _________,然后再传递给相应的B细胞。B细胞增殖分 化能形成两种细胞,其中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甲)是
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同种抗原作 __________
记忆细胞 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应能力的细胞(乙)是__________; 当机体再次受到V1和另一种病原微生物(V2)感染时,细胞 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而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的原 两种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不同,免疫具有特异性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而成的淋巴细胞是
B细胞。T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的。效应T 细胞来源于T细胞或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
记忆细胞。
答案 :B
免疫调节方式
基础梳理
皮肤、黏膜 1.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组成。 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 细胞 体液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包括_______免疫和_______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
T细胞 浆细胞 效应T 细胞 记忆细 胞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 分别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 免疫
跟踪训练
1.(2008 年四川卷)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细胞乙只能对V1发生免疫反应,而不能对V2发生免疫反应
的原因是两种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不同,免疫具有特异性。 答案:(1)第二次免疫反应 (2)吞噬 抗原决定簇 T细胞
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 两种病原体的抗原决定簇
不同,免疫具有特异性
免疫学应用
基础梳理
1.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 破坏 衰老 __________或因其他因素而被__________的细胞,以 癌变 及__________的细胞。 2.防卫功能失调 (1)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__________接受 再次 相同的抗原 发作迅速 _________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__________ 、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 会引起组织__________;有明显的__________和个体 严重损伤 遗传倾向 差异。
(2)自身免疫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过于灵敏、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作 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 组织和器官损伤 疫反应,造成_________________并出现症状。如类风 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3)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免 疫缺陷病,如先天性缺乏T细胞或B细胞。
解析:题目中明确阐述“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 殖”,所以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若为皮肤表 层可以看作为有氧呼吸),并且病原体已经侵入细胞内部, 所以必须借助细胞免疫的过程使靶细胞裂解。 答案: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