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第一讲_A

《集成电路设计实践》第一讲_A


课程进度安排(续二)
第9周:Cell-based设计方法及工具 3.1 Cell-based设计流程介绍 3.2 Verilog简介 第10周: 3.3 电路综合 第11周: 3.4 布局布线 3.5 DRC与LVS
课程进度安排(续三)
第12周:项目设计——CYCLIC ADC的设计 4.1 CYCLIC ADC原理 4.2 CYCLIC ADC电路设计 4.3 版图设计考虑 4.4 ADC性能仿真 4.5 设计报告要求 第13周: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5.1 按比例缩小原理 5.2 短沟道效应 5.3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设计讨论 5.4 SOC设计 第14~16周:项目设计与辅导
课程进度安排(续一)
第5周:Full-custom设计方法及工具 2.1 Full-custom设计流程介绍 2.2 原理图输入与电路网表导出 第6周: 2.3 HSPICE电路仿真 第7周: 2.4 版图编辑 第8周: 2.5 设计规则检查(DRC)与版图电路比对(LVS) 2.6 版图参数提取和后仿真 2.7 分层设计讨论
一.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1.2 版图的基本概念
版图结构
集成电路加工的平面工艺
制 版 加 工
芯片的剖面结构
从平面工艺到立体结 构,需多层掩膜版,故 构,需多层掩膜版,故 版图是分层次的,由多 层图形叠加而成!
一个简单的例子
Vdd 版 图 in metal1
N+ 剖 N-阱 面 N-阱 图 P-substrate N+ P+
逆向电路提取 逆向电路提取
解剖照相 拼图 电路提取 分析与仿真
集成电路分类
集 成 电 路 按用途 数 字 集 成 电 路 模 拟 集 成 电 路 数 模 混 合 集 成 电 路 按集成规模 ULSI ULSI GLSI GLSI 大 规 模 超 大 规 模 集 成 电 路 按制作工艺 GaAs GaAs MOS MOS Bipolar Bipolar 集 成 电 路 集 成 电 路 按生产形式 标 专 准 用 通 集 用 成 集 电 成 路 电 路 ASIC ASIC
课程概况(续三)
设计环境
1. 参考工艺:无锡上华0.6um DPDM CMOS 工艺 2.软件:HSPICE,CADENCE,SYNOPSYS. 3.上机地点:东主楼9区315 EDA机房 或 校园网内远程登录使用 4.上机时间:5~16周。每人50小时 (自由时间)。
课程概况(续四)
课程考核
主要分平时考核和设计报告两个部分。 平时考核包括上课出勤和实验工作,约占 20%; 课程设计报告约占80%
版图流程(2)
版 图
active
active
active
active
P-substrate
FOX FOX
剖 N-阱 面 N-阱 图 P-substrate
P管 有源区
N管 有源区
硅栅CMOS工艺版图和工艺的关系
1 阱——做N阱和P阱封闭图形处,窗口 注入形成P管和N管的衬底 2 有源区——做晶体管的区域(G,D,S,B 区),封闭图形处是氮化硅掩蔽层, 该处不会长场氧化层 3 多晶硅——做硅栅和多晶硅连线。封 闭图形处,保留多晶硅
原理图输入与电路网表导出 HSPICE电路仿真 版图编辑 设计规则检查(DRC)与电路网表比对(LVS) 寄生参数提取和后仿真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二)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设计一个CYCLIC ADC的模拟电路部分的版图。 任务:分析其工作原理;用HSPICE仿真电路性 能;版图编辑和验证;版图提取和后仿真,对比前 仿真和后仿真的结果,分析原因。
版图流程(3)
P-substrate 栅 剖 N-阱 面 N-阱 图P-substrate
poly1 栅氧
FOX FOX
硅栅CMOS工艺版图和工艺的关系
4 有源区注入——P+,N+区。做源漏及阱或衬 底连接区的注入 5 接触孔——多晶硅,扩散区和金属线1接触 端子。 6 金属线1——做金属连线,封闭图形处保留 铝 7 通孔——两层金属连线之间连接的端子 8 属线2——做金属连线,封闭图形处保留铝
一.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1.1 集成电路背景知识
什么叫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就是将 有源元件(二极管、晶体管等)和无源元件 (电阻、电容等)以及它们的连线一起制作 在半导体衬底上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 集 成电路的各个引出端就是该电路的输入, 输出, 电源和地.
集成电路产业特点
设计与加工分离 知识产权归设计者所有 设计是关键、是龙头
性能由设计决定 制作周期由设计决定
设计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瓶颈 人才是设计产业发展的瓶颈
集成电路设计基本流程
正向设计过程 正向设计过程
composer 电路输入 Hspice 电路仿真 virtuoso 版图编辑 dracula DRC和LVS dracula 寄生提取LPE 后仿真 GDSII 源码输入 Verilog 逻辑仿真 Verilog-xl Design 逻辑综合 Compiler 布局布线 Silicon Ensemble 制版和加工 电原理图 schematic 版图 layout 芯片 die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三)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设计输入与仿真 电路综合 布局布线 DRC与LVS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四)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设计一个CYCLIC ADC的数字部分电路。 任务:代码仿真;电路综合;布局与布线;DRC与 LVS;最后将数字后端与先前设计的模拟部分连接 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ADC版图。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五)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深亚微米工艺对设计流程的影响 完整的数字电路设计流程
课程进度安排
第1周: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1.1 集成电路设计背景知识 1.2 版图的基本概念 1.3 CMOS工艺中元件和版图结构 第2周: 1.4 版图设计规则(topological design rule) 1.5 版图设计准则(‘rule for performance) 第3周: 1.6 版图电路提取与分析 1.7 版图编辑起步 第4周:“十一”放假停课
MOS集成电路的发展
• 集成度提高
– 高达几亿个晶体管
• 圆片直径增大
– 6英寸-》8英寸-》12英寸
• 特征尺寸减小
– 0.6-》0.35-》0.13-》0.09-》0.065um
• 互连线层数增多
– 2层-》5层-》8层-》9层-》10层
MOS集成电路设计的发展
• 设计规模增大,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程度提高 • 模拟(analog)与数模混合(mixed signal) 集成 • 射频(RF)集成电路,工作频率不断提高 • 集成电路IP(知识产权模块)的开发和 复用 • 片上系统(SOC)设计
LSI LSI
集 成 电 路
VLSI VLSI
几个名词解释
集成度: 每个芯片上所包含的元件数或等效门数(一个 等效门指二输入端与非门,共四个元件) 规模: 按芯片上的元件总数来讲,有LSI(103-5), VLSI(105-7), ULSI(107-9), GLSI(>109) 密度: 单位面积上所含的元件数 特征尺寸(线宽): 集成电路中器件的最小尺寸, 一 般指最小沟道长度 摩尔定律(集成电路发展趋势的预见): 每隔3年集成度 增加四倍, 特征尺寸缩小20.5倍, 到2004年集成度为GLSI, 特征尺寸为90nm.
in
版图流程
Vdd out Gnd
in 栅
N+ 剖 N-阱 面 N-阱 图 P-substrate N+ P+ P+
栅氧
FOX FOX N+ N+ N+ N+
Si3N4 3 4
P+
P管 源漏区
N管 源漏区
硅栅CMOS工艺版图和工艺的关系
1 N阱——做N阱的封闭图形处,窗口注 入形成P管的衬底 2 有源区——做晶体管的区域(G,D,S,B 区),封闭图形处是氮化硅掩蔽层, 该处不会长场氧化层 3 多晶硅——做硅栅和多晶硅连线。封 闭图形处,保留多晶硅
P-Type Implant
课程内容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集成电路背景知识 版图的基本概念 CMOS工艺中的元件 版图设计规则 版图电路提取
Full-custom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一 Cell-based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二 深亚微米工艺下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课程内容(续一)
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基础 Full-custom设计流程
将以往所学的各门课程独立的内容综合起 来,通过实际的流程设计学习,来加强它们 之间的关联,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 系,最终使得学生在掌握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的同时,加深对以往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能力。
课程概况(续一)
选课要求: 先修课程要求: –微电子器件电子学; –半导体工艺; –模拟电路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制作过程
集成电路设计 制版 流水加工 划片 封装 封装后的芯片 版图 layout 掩膜版 MASK 硅圆片 Wafer 裸片die
集成电路制作过程
集成电路设计 版图 制版 流水加工 划片 裸片 封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