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未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杭州有一家要求很高的外资企业招工,一些学历水平、身高相貌等客观条件都很不错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最后一关——面试,可是,未曾想到,没有提问,没有出题,短短10分钟,他们都失败了。

原来公司面试官故意在门口放了一把倒地的扫把,但这些年轻人没有一个进门的时候把它扶起。

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好的习惯和关注细节往往能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不经意间,助你一臂之力。

一个坏习惯也常常能让你从悬崖上重重地摔下。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在有家长的监督和教育下,我从不怀疑小孩自觉性,但如果在没有人的监督下,大家是不是也能做的这样好?更何况是个幼童啊。

人的惰性和劣根性是与生俱来的,习惯和细节决定命运,可是好习惯并非自然而成的,自然而成的常常是懒惰、生活无规律等等坏习惯。

所以我们才要自我控制来培养好习惯,而且这样的培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以完成的。

它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不易抛弃的真正的习惯。

因此,在平时我要求女儿做到文明礼貌,微笑对待每一个人;学会尊重,耐心听家人把话说完;别人的东西不乱动,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诚实守信,说到做到;待人友善;遵守规则,行走右行;讲究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气量大等好习惯好现象。

所以,我在想既然人有可能养成一种好习惯,那肯定他也有能力改掉这种习惯。

奇怪的是,养成好习惯很难,但是一个坏习惯却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形成了。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还要看一个人的毅力和对自己小孩的教育及引导吧。

作为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并不优秀,但对她许多的习惯,我还是对她认同的,这肯定离不开我们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如何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呢?
我的想法如下几点:
1.第一是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一个人的习惯好不好,往往反映在小事上。

要明辨是非,随时提醒自己。

比如,注意自己女儿的站相、坐相、走相、吃相,注意待人接物的礼仪等等。

一开始可能有点儿“累”,但用不了多久,她就习惯了,而且让她一辈子受益。

2.第二是开好头不开坏头。

习惯是通过过程养成的,而过程都有开头。

只要是想好了准备做的事,就要果断地开头,不要拖,不要等。

比如:认字,开始让女儿在带有各种图片认识文字,每天不能太多,一个或二个,然后到路边的而且是健康的广告牌或路牌等。

一段时间以后,女儿每天会在路上问你那是什么字或那个字我认识,而且表现的很兴奋,特别是看到她认识的字,。

因此你觉得它已经成为你女儿生活的一部分了,甚至没有什么觉得不觉得,到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去做了,好习惯就养成了。

相反,坏事千万别开头。

因为开了头就会对自己放纵了。

3.第三是创造好环境。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

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所以作为家庭给孩子一个好环境是很重要的,比如我女儿在没上幼儿园之前很喜欢边吃饭边看电视,产生的问题就是她吃饭的动作会很慢,因此我们大人就和她约定,吃饭的时候家长也不看电视,她也不能看,现在她放学回家也自己去开电视看,但只要是到吃饭的时间,她就会主动地关电视了,所以我和家人都在想好环境是依靠家里的大人创造的。

4.第四是不找借口。

据说美国西点军校有一条规矩,就是:不许找借口!这对于养成好习惯非常有帮助。

人最容易原谅自己,事情没做好,想办法找一些原因,让自己心安理得,这是一种坏习惯。

它会让你软弱,会让你偷懒,会让你逃避,结果你丧失了勇气。

现在有许多小孩都有找借口不做某些事情这种坏习惯,有时候我女儿也有啊。

比如上学,有时候,女儿听说我俩要去临安等地方去,她就不想上学,会告诉大人许多理由不上学的原因,因此我就和她妈妈约定,不能轻易的放假和满足她。

所以现在她就不会找很多理由来和我谈了,
改变较多了。

5.第五是要利用一切机会来锻炼自己,习惯于为他人服务。

前段时间,我女儿和我说当组长了,而且很高兴,我就告诉她,要好好做啊。

同时在家的时候,大人搞卫生,我们都会叫上她一起干。

并不是她能做的多好,而是锻炼自己责任意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工作能力的好机会。

这些东西形成了,也是一种好习惯。

6.第六是咬牙坚持。

开了好头就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要咬牙坚持,千万不能松劲。

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小孩都应该这样啊。

特别注意的是,家长是小孩模仿的对象啊,你有这样的态度,你小孩未来的路上也有这样的精神支持的。

这些是我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身为教师,知道教育是个难题,我们不仅要面队形形色色的家长,还有形形色色的小孩,用心对待,用行动重视。

身为家长,会关注自己小孩的健康成长,关注细节,重视习惯。

附例:
小象出生在马戏团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马戏团中的老演员。

小象很淘气,总想到处跑动。

工作人员在它腿上拴上一条细铁链,另一头系在铁杆上。

小象对这根铁链很不习惯,它用力去挣,挣不脱,无奈的它只好在铁链范围内活动。

过了几天,小象又试着想挣脱铁链,可是还没成功,它只好闷闷不乐地老实下来。

一次又一次,小象总也挣不脱这根铁链。

慢慢地,它不再去试了,它习惯铁链了,再看看父母也是一样嘛,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小象一天天长大了,以它此时的力气,挣断那根小铁链简直不费吹灰之力,可是它从来也想不到这样做。

它认为那根链子对它来说,牢不可破。

这个强烈的心理暗示早已深深地植入它的记忆中了。

一代又一代,马戏团中的大象们就被一根有形的小铁链和一根无形的大铁链拴着,活动在一个固定的小范围中,永远,永远,无法挣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