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种优质牧草和栽培技术

十种优质牧草和栽培技术

十种优质牧草及其栽培技术前言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产业的发展,种草养畜已成为广大农村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的重要容之一,种优质草,养优质畜也已成为广大养殖户的共识,那么具体应该种什么草?如何种植?如何管理利用便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结合近几年我市种草的情况,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择优汰劣,汇总编印了这本小册子,向大家推荐10种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质牧草品种,限于篇幅,材料中对牧草的植物学特性未作说明,重点介绍了其生产特性、栽培、管理、利用技术要点,以便大家参考,由于时间和我们的水平所限,材料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 )白三叶为多年生豆科牧草。

原产欧洲,目前广泛分布在气候湿润的温带和中亚热带地区。

其主要特点是(一)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高温,能抗-20℃以下低温。

(二)在贫嵴的新垦土地上是很好的先锋牧草,能生长在粉砂壤和粘壤土上。

(三)能耐阴、耐淹、不耐盐碱。

(四)繁殖力和竞争力很强。

是建立放牧草场和补播改良草地的最优良草种。

此外,还是优良的草坪植物和蜜源植物。

(五)草质柔嫩,适口性好,粗蛋白含量20%以上。

(六)四季青绿,可常年补充青绿饲草。

栽培技术要点:1、春播秋播均可。

春播宜早,秋播更好。

2、单播时可条播,行距20-30厘米,混播时条播撒播均可。

3、整地宜精细,覆土不超过1厘米。

4、新垦的贫嵴土地,播种时应每亩施用厩肥1000公斤或磷肥20-25公斤。

5、第一次播种的土壤,有条件应接种根瘤菌或用种过三叶草地的土壤拌种。

6、建立白三叶放牧草地,可与优良禾草如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等混播。

收获与利用:1、放牧或刈割均可,每亩可收鲜草3000-5000公斤。

亦可青贮、晒制干草。

2、为各类草食家畜所喜食,放牧高产奶牛可获得营养的65%,饲喂肉牛、肉羊不需补饲即可达肥育之目的。

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 L)红三叶为豆科三叶草属植物,原产小亚西亚及西欧。

现广泛分布在气候湿润的温带和中亚热带地区。

为短期多年生豆科牧草,平均寿命6-10年。

其主要特点是:(一)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地区生长最为适宜。

(二)种植在土质肥沃、富含钙质的粘壤土壤最为相宜,喜中性和微酸性土壤。

(三)耐湿不耐旱,不耐盐碱。

(四)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16%以上。

(五)四季青绿,刈牧均可,以刈割为佳。

栽培技术要点:1、春播、秋播均可。

春播多在三月,秋播多在九月,以秋播为好。

2、整地宜精细,要注意排水。

3、土地过于贫嵴应施基肥,每亩可施厩肥1000公斤或混钙镁磷肥20-50公斤。

4、第一次播种红三叶的土地,应接种根瘤菌或用种过三叶草地的土壤拌种,无条件者,也可直接播种。

5、播种方式以窄行条播为好,行距20-30厘米,覆土深度1-2厘米。

收获与利用:1、产草量:早春播种当年可刈割2-3次,每亩产鲜草4000-5000公斤或更高。

2、利用:用以青饲、放牧、制青干草或作青贮料都很适宜。

为牛、羊、猪、禽、鱼等家畜所喜食。

牧草之王——紫花苜蓿紫花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世界上誉为“牧草之王”,它的主要优点是:(1)适应性广,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生长。

(2)产量高而稳,一年可刈割3-4次,亩产青草3000-4000公斤,高者达5000公斤,利用年限5-8年。

(3)饲料价值高。

粗蛋白含量高达23%,可代替部分精料。

(4)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5)用途广,不仅可饲用,也是很好的绿肥作物、蜜源作物,幼嫩茎叶还可以作蔬菜食用,各种畜禽均喜食。

栽培技术要点:1、整地:播种前或同时要先翻耕、耙地,使之平整、精细,并施足基肥。

2、播种:以条播为好,收种用行距20厘米,收草用30厘米,播深不超过1-1.5厘米,播期宜秋播(9月上旬、中旬),播种量每亩1.0-1.5公斤。

3、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水、排水、除杂草、防治病虫害等。

4、利用:苜蓿用于放牧、青饲、调制干草、青贮或干草粉均属上等草料。

多年生黑麦草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喜温良,湿润气候,我国南方、华北、西南地区大面积种植,生长速度快,株高达1米以上。

适口性好,可饲喂多种畜禽及鱼类,粗蛋白质含量达9.2%,可多次刈割,年亩产鲜草3000-5000公斤。

绿期长,一次种植可利用5年以上,是解决冬春季节青绿饲草缺乏的优良牧草。

栽培利用技术要点:1、整地要精细,有条件的要施足底肥。

2、春秋均可播种,春播3-4月上旬,以早秋9月初播种最好。

3、播种量:每亩1.5-2公斤,条播为宜,行距20-30厘米,覆土1厘米。

混播比例为:苜蓿1公斤+750克黑麦草;红三叶850克+黑麦草950克。

4、苗高10厘米左右应进行中耕,除杂草,施追肥。

5、刈割:晒制干草盛花期刈割为宜,收鲜草两次刈割间隔3-4周,留茬5-8厘米,以利再生。

多花黑麦草多花黑麦草又名意大利黑麦草、一年生黑麦草。

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地区。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大面积栽培。

草质好,柔嫩多汁,适口性好,为各种家畜及鱼类所喜食,生长迅速。

秋播次年可刈割4-5次,亩产鲜草5000-7500公斤。

喜壤土或沙壤土,在肥沃、土层深厚的地方生长极为茂盛,产量很高。

栽培技术要点:1、较精细整地,清除杂草,施足底肥,每亩用厩肥1000公斤。

2、播种:宜秋播,9月中、下旬-10月上旬,条播为好,行距15-25厘米,播深2厘米。

每亩用种量1.5-2公斤,亦可与红、白三叶草等混播。

3、播种后应保持地表湿润,一周齐苗,幼苗期除杂草一次。

4、收获利用:当草高30厘米以上即可刈割,每次刈割留茬5厘米,有条件的地方刈割后可施氮肥以加快生长,提高产草量。

冬牧—70黑麦(Winterrgrazer-70)冬牧-70黑麦,又名冬长草、冬牧草,原产美国,我国的、、、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该牧草系一年生禾本科牧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生物学与生产特性可概括为:速生、高产、优质、高效、适宜生产围广。

它适应温度域大,能抵御-20℃至-30℃、甚至-40℃的冬季低温。

抗旱、抗病虫害能力强,至今尚未发现病虫害侵袭个例,分蘖力强,再生性好,丰产性能高,据报道,单株分蘖多者可达25-30个,秋播至翌年4月初可收获4-6次,亩产鲜草4000-5000公斤,亩产种子250-300公斤,并且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加工产品质量高,其鲜草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可达17.9%。

为冬季牛、羊、猪、、兔、、鹅都喜食的青绿饲草,也是加工草粉的优质原料。

其栽培利用技术与多花黑麦草大致相同,唯播种量较大,每亩需4公斤籽种。

高丹草全国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牧草新秀——高丹草,为一年生禾本科牧草,该草综合了高梁茎粗、叶宽和丹草分蘖力、再生力极强的特点,杂种优势非常明显。

4-10月生长期中一次播种亩产鲜草达0.8-1万公斤,肥水条件充足总产量可达1.4-2万公斤,粗蛋白质含量15%以上,含糖量高,适宜青贮,是牛、羊、兔、鱼等多种畜禽的优质青饲料。

栽培技术要点:1、深翻土地,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1000公斤。

2、适时播种,4月初-5月中旬最佳,条播、行距30-40厘米,播深4-5厘米,每亩用种4公斤。

播种前晒种1-2天后用30℃以下温水浸种6-8小时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

3、苗高10-15厘米时,除杂草一次,分蘖、拔节、刈割后应及时灌溉施追肥。

4、刈割利用:株高50厘米时即可刈割,留茬7-8厘米,以后每次刈割再向上增加2厘米,以利再生。

墨西哥玉米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等特点,株高3.5-5米,茎杆粗壮、叶片宽大、分蘖力强、每株分枝30-60枝,最多可达90枝以上,18-33℃时生长迅速,一昼夜可达15cm 以上,适宜种植在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的大田,生长期200-230天,一年可刈割6-8次,亩产鲜草2-3万公斤,是饲养牛、羊、猪、兔、鱼等多种畜禽的优质高产牧草。

栽培技术要点:1、以优质有机肥料做基肥、深耕、细耙。

2、播种:4月初-5月中旬最好,可育苗移栽也可穴播,育苗移栽每亩用种250克,穴播每亩用500克。

播种前将种子在28℃温水浸泡24小时,有条件的也可用塑料温棚育苗后移栽。

3、移栽:当苗长出5片叶时可进行移栽。

每亩3500-3000株、株距40-45厘米。

4、每次刈割后应施追肥,并清除杂草。

5、刈割利用:苗高90厘米即可刈割利用,第一次留茬10厘米,以后每次刈割再向上增加2厘米以利再生高产。

高产优质牧草——菊苣菊苣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广泛用作饲料,蔬菜及香料。

具有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粗蛋白含量可达17-23%。

供草期长,高产、优质、适应性强,抗病虫害的特点。

一次播种可利用10年以上,亩产鲜草1-1.5万公斤。

各类畜、禽、兔及鱼类均喜食。

且具有收敛、止泻功能。

栽培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每亩施厩肥2500公斤作基肥,同时挖好排水沟。

2、播种:春、夏、秋均可播种,以9月下旬-10月下旬为最佳,既可大田撒播,也可育苗移栽,每亩用种量0.5公斤,播种深度1-2厘米。

3、田间管理:播种后应保持表土湿润,4-5天苗齐,幼苗期注意防除杂草。

4、收获利用:当株高50厘米左右即可刈割,全年可刈割6-8次。

嫩叶是高营养蔬菜,可炒、可凉拌,根中提取菊糖、香料,花期长,又是良好的蜜源和绿化植物。

饲用甜菜饲用甜菜属菊科甜菜属越年生植物,适宜种植围广泛,长日照植物,喜冷凉半湿润气候,最适生长温度15-25℃,是优良的多汁高能饲料,极适于饲喂奶牛、猪、兔、禽类等,利用形式多样,块根可直接饲喂,也可切碎或切丝或打浆,也可切块后青贮,叶子可直接鲜喂,饲用甜菜亩产鲜块根8000-10000公斤,鲜叶2000-3000公斤,其块根的干物质含量8.8-10.8%,适宜条件时可达13-16%,粗蛋白含量12.8%,消化率可达80%以上,利用价值极高。

栽培利用技术要点:1、土壤:适于在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又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种植,喜偏碱性土壤。

2、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为宜。

3、播种方式:单粒或复粒穴播,每穴1粒时,播种间距10厘米,播种量8000粒/亩,成苗后可间苗,保苗率4000-5000株/亩,间距20-30厘米,行距40-50厘米。

4、田间管理:种前需深松土壤,细致整地,平整有墒,施农家肥2-3吨/亩,生长期再追施1-2吨农家肥,此外每年应补充一定量的硫酸锰(0.3公斤/亩)及硼(0.3公斤/亩),在块根生长期需水量大,同时注意防涝(应避免低洼易积水的地方种植甜菜),另外还需注意及时防除杂草(尤其是苗期)和病虫害。

5、收获和贮藏:在北方一般在霜降前收获,可直接窖藏或起收的块根可在田间临时贮藏一段时间,等块根散失一部分水份后,再行窖藏,可增加耐贮性。

相关主题